雪域星辰系列(六)雪域星辰光耀万代

琴心
font print 人气: 22
【字号】    
   标签: tags: , ,

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联姻创造了唐蕃友好的奇迹,期间中原与吐蕃之间关系极为融洽,松赞干布对唐朝皇帝以外甥自居,行子婿之礼,30多年里边塞无战事。文成公主去世后,吐蕃的扩张直接损害大唐的安全和利益,所以边境战争逐渐增多升级。金城公主嫁入吐蕃后,大小战役仍然不断,在金城公主的努力下,争锋局面相对缓解,还曾使唐蕃在赤岭立碑约定和解,但四年后,战役重开。直到金城公主去世,吐蕃向唐朝告丧,战争还在进行中。可以说,在吐蕃王朝200多年中,吐蕃与唐朝时战时和,友好交往和兵戎相见相交错。

尽管真实的历史并不像教科书上营造的那样温情——桩婚姻换来了世代的和睦,但是大唐公主的美德曾经开拓了一片繁荣安宁的绿洲,更把“一家亲、和为贵”的种子撒在了雪域高原。当两个王朝在经历了利令智昏的争战之苦后,曾有的和睦总会令人向往“化干戈为玉帛”的美好日子,毕竟战争有悖于人性善的愿望,于是就有了会盟。为了解决边地争端,从公元706年到822年,唐和吐蕃进行的会盟达8次之多。

甥舅和盟碑

公元821(长庆元年)年唐穆宗李恒接位登基后,吐蕃赞普赤祖德赞(赤松德赞的孙子,三大法王之一),也称热巴巾,先后两次派使臣向唐皇帝表示祝贺,随后又派人到长安请盟,唐穆宗表示同意。据西藏史料说,这也是由诸佛教大德从中调停的结果。是年九月,唐穆宗命宰相及大臣共十七人,与吐蕃的使团会盟于长安西郊。唐朝又派专使跟随吐蕃使者于公元822年4月抵达拉萨。5月,在拉萨设盟坛,达成最终的协议。823年,唐蕃会盟碑落成,唐朝派使臣杜载,带领使团参加2月14日的典礼。这一天,拉萨全城张灯结彩,僧俗市民倾城而出,欢歌载舞,庆祝和盟碑落成。这块石碑高丈余、宽近三尺、厚盈尺,上有顶盖;四面刻字,其正面和左右两面的碑文同时刻有藏汉两种文字。背面是藏文盟誓,这就是人们常称的长庆会盟碑,也叫甥舅和盟碑。

碑文记载:“舅甥二主,商议社稷如一,结立大和盟约,永无渝替!神人俱以证知,世世代代,使其称赞。”碑文中强调了唐文成、金城公主出嫁吐蕃赞普,缔结了舅甥姻好之事;追溯唐蕃的历史和功业,并记载了这次会盟的经过、立石年月以及双方参加登坛会盟的官员名单。

碑文还检讨了过去某些“弃却友好,代以兵争”的不愉快的事件,谴责了“开衅”的“边将”。最后点题:“……圣神赞普赤祖德赞陛下……乃与唐主文武孝德皇帝舅甥和叶社稷如一统,情意绵长。结此千秋万世福乐大和盟约于唐之京师西隅兴唐寺前。”

甥舅和盟碑的碑文,虽经一千多年的日晒雨淋雪打,文字仍能辨认,已被记录在《西藏地方历资料选辑》之内。

这块会盟碑表达了汉藏悠久的亲密关系,是汉藏历史上一件可贵的文物。至今仍巍然屹立在大昭寺门前。

甥舅和盟碑的两侧种有著名的“唐柳”,相传是文成公主把皇后在长安灞桥所赐的柳枝带来西藏,亲手种植在大昭寺周围,所以也称“公主柳”,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据说,西藏原来没有柳树,现在藏地的柳树都是“公主柳”的树苗生成的。

自从这次和盟以后,大唐和吐蕃之间战事基本平息,两地边贸重新繁荣。

藏王与公主常青的秘密

古老而神奇的雪域高原,冷藏了原始的独特。时光仿佛在这里放慢了脚步,大唐公主、松赞干布与赤松德赞等藏王的身影似乎还没有消失,他们的故事沉淀在雪域子孙的生命里,他们的风采飞扬在虔诚香客的记忆中。

掸去历史的封尘,不难发现他们生命常青的秘密——他们与藏教文化同在。

吐蕃人本来剽悍好战,与大唐的“修文德以使远人来服”不同,吐蕃是用武力征服周边邦国,包括激战大唐、大食(阿拉伯)。好战带给百姓的是灾难和不幸。松赞干布等藏王弘扬佛法时期,国王率先礼佛向善,讲信修睦,吸纳大唐先进的制度和文化,开创了西藏历史上的盛世。证明以仁德治国、以善信教化百姓才是国富民强的根本。当然这与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的影响分不开,而两位公主的智慧与信念则来源于崇尚神传文化而强大的礼仪之邦——大唐。

松赞干布、赤松德赞和赤祖德赞三位藏王去世后,佛教遭到苯教长期贬抑和两次大的灭除。理由是,佛法宣扬的不杀生、敬佛修善等理念会使吐蕃人丧失斗志,遇到外族来侵,吐蕃就会灭亡。在这种反对佛法慈悲而愚迷暴力兴国的思想下,苯教统治者视佛教为寇仇,逼僧人还俗,流放,甚至杀戮。然而武力和暴政在逞凶一时之后,却加速了其自身的灭亡。吐蕃到了朗达玛执政时,于841年(唐武宗会昌元年)对西藏佛教进行了空前绝后的镇压,结果导致吐蕃王朝的分裂瓦解并随后崩溃。百年以后,佛法又逐渐回归并兴起,在佛法中修习的吐蕃子孙,又在修善中重新凝成了和解统一的民族。13世纪以后,西藏正式归入中原的版图,接受中原历朝的管辖。

从根本上看,这是西藏佛教文化与中原传统文化血脉相连、相融的必然。文化的融合使民族之间能够理解包容从而和睦相处。如果没有佛法的教化,就没有今天藏民族的文化,或许连藏民族本身都不复存在。正是由于三大藏王和大唐公主大力弘扬佛法,开创并奠定了藏教文化的根基,才引导吐蕃人归向正法,重塑民族个性,最终为汉藏两族的合为一家开辟了道路。

佛法是藏族文化和生命的根本,只要藏人心中还有传统的善信,他们就会永远对传播了佛法的祖先敬拜感恩。换言之,佛法常在,三位藏王和大唐公主的美名就会常在不衰。

历史的大戏一幕幕落了,戏中的故事还传唱在山水间。上天的造化,捧起了雪域高原。在这块圣地上,人与天这般近,静默中仿佛可以听到星辰絮语。在这块圣地上,演绎了人类历史文化的明角,如雪域上空的星辰依然闪耀,启悟着轮回中的民族走向新天地人。

(全文完)@*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国有一句成语“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现在被用来形容女子的美貌,但其实它最早是专指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和杨贵妃。上述成语中的“沉鱼”,指的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美女西施。
  • 东方朔的父亲张夷活到二百岁时仍面若童子。东方朔出生三天后,母亲田氏死了,这时是汉景帝三年。一邻家妇女抱养了东方朔,这时东方刚刚发白,就用“东方” 作了他的姓。东方朔三岁时,对天下任何经书秘文,都过目成诵,还常常用手指着空中自言自语。有一次,养母忽然发现东方朔丢了,过了一个多月才回来,养母就打了他一顿。
  • 武训(1838~1896)是清代平民教育家,今冠县柳林镇武庄人。因在兄姐中排行第七,故名武七,名训则是清廷嘉奖他行乞兴学时所赐。武训7岁丧父,乞讨为生,求学不得。14岁后,多次离家当佣工,屡屡受欺侮,甚至雇主因其文盲以假账相欺,谎说3年工钱已支完。武训争辩,反被诬为“讹赖”,遭到毒打,气得口吐白沫,不食不语,病倒3日。吃尽文盲苦头,决心行乞兴学。
  • 提起“张三丰”,人们就会想到武侠小说和影视中那个仙风道骨、神功盖世的武当派宗师。尤其是金庸笔下的形象,更是令人荡气回肠。但那些描写大多都是杜撰,真实的张三丰在历史上是一位影响深远的修炼大成就者,他发扬了中华道家文化,创立了武当派道统和武功,留下了许多传唱不衰的神奇。
  • 张三丰究竟出生在哪里,众说纷纭,史料上也是扑朔迷离,甚至有网友大谈张三丰是小龙女的儿子,简直到了风马牛要相及的地步。
  • 谢道韫(约376年前后在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她聪慧果敢,才学过人,品味高雅,为东晋女诗人。
  • 西施是施朱太赤、施粉太白,且增之一分太长、减之一分太短的绝色美女,在历史上与王昭君、杨玉环、貂蝉齐名。
  • 中国的农业开创,是与炎帝神农氏分不开的,炎帝是中国农耕文化的创始者。为中华文明作出了伟大贡献,他与另一位伟人黄帝轩辕氏一起,被尊为中华民族的始相神。
  • 在《西游记》中,描绘了一个极其庞大纷繁、五花八门的神佛魔怪世界。诸神怪大多是民间广有影响的。其中护卫玉帝灵霄宝殿的是道教著名的四天师,即张、葛、许、丘四大天师。
  • 相传文成公主是唐宗室之女,名叫李雪雁。她主动应征和亲,巧设各种难题考验求婚使者。其胆识和智慧超群,深为唐太宗喜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