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的精妙养生观

白菘
font print 人气: 75
【字号】    
   标签: tags:

人们说“经”是要“经常”阅读,可以常读常新。将至新年之际,翻阅十三经之一的《礼记》,发现了很多有意思的养生内容,觉得好,拿出来和大家分享。

《礼记》中的养生观

《礼记》是三礼之一,与《周礼》、《仪礼》并列,《礼记》是解释《仪礼》的,说明为什么要行这样的礼?意义何在?“礼”,古人解释为“履”,意为多干活少说话,否则,岂不是一个摆设。

《礼记》认为人世间所“得”的一切都是由这个“德”交换而来的,《礼记.大学》中说:“有德此有人,有德此有土,有德此有财。”《礼记.中庸》里说:“大德者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要想“得”,必须要有“德”才行。

有德身强体健

养生当然也要有德,有了德之后,身体才会强健。《礼记》中的一篇,后来成为《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说:“富润屋,德润身。”有钱的人可以把屋子装潢得漂漂亮亮的,而有德之人则可以把身心调节得很好。“润”是指润泽,用平常的话来讲就是印堂发亮、满面红光、血脉和畅、肌肤荣华之意。好比春、夏之际,万物欣欣向荣,表明了旺盛刚健的生命力。

宋、明的大儒们,他们的学生在旁边常感到有如春风般的和熙之气。佛经中也记载,人们在听闻佛法时,常常会是“惊喜交集”、“目不转睛”,听完后又“欢喜赞叹”、“皆大欢喜”,都是一种大德之相。我本人状态好的时候,也会感觉到面部肌肉异常松弛,全身很轻;而不好的时候,身体发沉。小说中说某位主人翁心情不好的时候,身体像灌铅一样,有万斤重,都是大实话。

“僵”和“枯”缺乏生命力

“润”的反义词是“僵”和“枯”,一般被认为是缺乏生命力的体现,是死亡物质。看看那些枯枝败叶,无不枯黄僵硬。我小时候养过鸡,发鸡瘟的时候,瘟死的鸡不久就会变得像石头一样坚硬。骂人的时候,有时会骂“死翘翘,邦邦硬”这样的话,其实里边也有一个小秘密,是骂人缺德之意,骂人的人倒不一定都知道。

据一些古籍记载,坏人死亡之时,尸体会变得非常僵硬,也就是俗语所说的“死翘翘、邦邦硬”。大德之士临终之时,常会预知日期,端坐而化,逝后四体柔软,面目如生,头顶生暖,俗语说就是要到天上去了,而灵魂要从头顶上出去,不会“邦邦硬”,“僵”、“硬”都是业力大的反映。其实,现代的一些科学研究也发现,人和动物在无理性、发怒、放纵自己的时候,会释放出来一种物质。

比如:把某一个人在发怒的时候所凝结出来的液体,注射在别人或是动物的身上,之后,被注射的这个人或动物一定会很生气或勃然大怒,或是在情绪上产生极大的变化。这样看来,“僵”、“硬”所代表的是一种不好的物质,而“德”则是一种好的精华物质。

养老抚幼古有别

《礼记》中还记载了养老之礼,抚幼之礼,很值得借镜。比如:指出了老年人在各个时期的生理变化,《礼记.王制》里说:“五十始衰,六十非肉不饱,七十非帛不暖,八十非人不暖,九十虽得人不暖。”过去,大户人家常常用童男、童女给老人暖体,也是古人的养老之礼。而古人织帛,原来也是为了敬神养老,不是有钱就可以享用的。

对于老年人的食物,《礼记.王制》说:“五十异粻,六十宿肉,七十贰膳,八十常珍;九十,饮食不离寝、膳饮从于游可也。”意思是人50岁的时候,应该和少壮者分食;60岁的时候,时时备有肉食,莫使缺乏;70岁的时候,要备有零食;80岁的时候,要经常吃一些美味佳肴;90岁的时候,食物应该放在老人的身边。

《礼记.内则》篇里还详细记述专门为老人们准备的8种珍馐佳肴的制作,如:肉要用上好的里肌肉,要制成老人易于吸收消化的粥状食品等等。则可以知道今天中国的烹饪技术世界第一,也是为了孝亲养老,不是为了满足人的口腹之欲。

对于儿童,《礼记.玉藻》篇里说:“童子不裘,不帛。”“缁布衣。”因为裘和帛过于温暖,会伤了儿童的“壮气”,医家也说儿童是纯阳之体,不用过暖。但是儿童非常爱漂亮,可以在衣服的边上镶上绣锦,这样既合理又合情。三国时的王朗看到魏明帝的子女总是养不大,就上疏说可能是因为衣被太温暖所造成的。

顺应天时防范未然

《礼记》中对日常生活的细节也加以引导。《礼记.玉藻》篇里说“君子无故,玉不离身。”因为可以“观玉比德”,时时激励自己要磨砺品性,像玉一样“温润以泽、坚而不蹙、廉而不刿、鲜而不垢、折而不挠”。《礼记.礼运》里说:“四体既正,肤革充盈。”指出了体正则心正,心正则身体也会变得强壮。

《礼记》认为外在自然节候阴阳的变化,身体也会出现同样的变化,故要顺应天时。《礼记.月令》里说冬至阳始生,夏至阴始生,此时人们应该安静无为,戒除欲望,“以待阴阳之所定。”《礼记.祭义》中说:“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凄苍之心,非其寒之谓也。”指出了人们在天时变化之时,感到了天地升降生杀的运行,而自然生出敬畏之心。

看了这些,真是很惊叹于古人的伟大,正像人们所赞叹的那样,老、庄、孔、佛等古圣贤们,虽然不是医生,却是胜过操刀开方普通医生的“大医”,防疾病淫邪于未然,治病于未发之间。

《礼记》中记载的内容,像中医一样,都是经过了人们数千年的实践,每一句话的背后都有千万个实践者,规定了中华文化的基调。但时易世移,如今《礼记》只剩下空头的文字,变成了考古学、文献学研究的对象。有些在民俗中还可以发现一些蛛丝马迹,老一辈里面也保留一些,只是越来越少见了。

--转载自《看杂志》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春秋时期,卫国有一位贤人,姓蘧名瑗,表字伯玉。他德才兼备,外宽内直,生性忠恕。但当时的卫灵公不用他,却重用着一个叫弥子瑕的人...
  • 在本次文明开始的时候,不同的民族都有着不同的神话和传说,拿我们中华民族来说,从盘古开天地到女娲造人,神农尝百草,仓颉造字再到黄帝大战蚩尤,大禹治水、再到子牙封神等等。在流传过程中这些神话都有着好几种“版本”...
  • 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湖北蕲州(今湖北蕲春县)人。他家世代业医,李时珍从小继承家学,很年轻时就成为一名在当地很有名望的医生。李时珍曾历时二十七年着成《本草纲目》,这部旷世名著的产生说起来还有一段生动的起因。
  • 土地代表着财富,也常有因土地而出现的纠纷,哪能想到会因舍地而得到福报呢...
  • “宽厚”指的是待人接物的宽容和厚道。宽厚能容人之短,容人之过,即便自身需要忍让,需要吃亏,即便自己被误解。民国时期文人林语堂在《中国人的精神》一文中写道:“我认为宽容是中国文化最伟大的品质,它也将成为成熟后的世界文化的最伟大的品质。”
  • 女儿们的幸福秘诀,如果出嫁时的锦囊里只能放进去一个字的妙计,婆婆与妈妈一定建议“忍”这个字...
  • 有句老话说“养儿方知父母恩”,这句话非常正确,没养过小孩的人很难有深刻的体会。另一句老话是“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就值得商榷,因为有很多父母对子女抱着或多或少的愧疚感,总想要孩子得到最好的,却不知道该怎么教养孩子才最恰当;还有很多父母出发点是好的,最后却把亲子关系越搞越糟...
  • 古时候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现代虽不是这么回事,但是饮食男女离不开经济问题,这是古今一致的,也是得第一个拿出来谈的。
  • 称鸡为“五德之禽”,所以大年初一便被定为鸡日....
  • 一年的最后一天为什么要除,除什么?原来古人在这一年的最后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