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遇险小孤山 幸得仙人帮助

明古
font print 人气: 16
【字号】    
   标签: tags:

在安徽宿松县和江西彭泽县彭郎矶之间烟波浩淼的长江上,有一座风姿秀逸的山兀立其中,此山名为小孤山。其山孤峰独立,高百余米。常言道:地以人传,此山面积虽小,名声却大,唐代李思训的《长江绝岛图》,画的就是小孤山与鄱阳湖上的大孤山。就连明朝太祖朱元璋也有一个与小孤山有关的故事。

据说,元末明初,朱元璋与陈友谅争夺天下,逐鹿中原。朱元璋亲率水师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展开大战。有一次战斗失利,朱元璋率部下突围,时值秋夜,风急浪高,船在江心打着旋转,不辨方向。眼见战船将要被江水吞没,正在危急之中朱元璋忽然看见前方不远处闪现出一对明亮的灯笼,朱元璋大喜,因为有灯必有人,有人必有岸,于是他率领众人奋力向着灯光划去。说来也怪,那灯光好像在前面引领朱元璋的战船,越靠近它风力也逐渐变小,行着行着,只听“喀嚓”一声,船搁浅了,泊在小孤山边。

脱离险境后的朱元璋,疲惫不堪,合衣而睡,似睡非睡之间,看见一位仙女告诉朱元璋:她闲居小孤灵屿,刚才见朱元璋遇险,特使双灯引领到此脱险。脱离险境的朱元璋,重新组织力量,卷土重来,最终打败了陈友谅,建立了大明王朝。做了皇帝的朱元璋有感于小孤山的灵性和那位仙女的救驾之功,就下旨命官府在小孤山为仙女建造庙宇,表彰功绩,让她永享人间香火。现在在小孤山梳妆亭里还有一块刻有“圣旨”的石碑,倒置在亭内,美其名曰“圣旨到”!

朱元璋在小孤山遇仙得救的故事在不同版本的小孤山志中都有记载,不过细节之处略有不同罢了。

那么,在正史的记载中朱元璋到没到过小孤山呢?据《明史》记载:元顺帝至正二十二年,明太祖进剿陈友谅时曾夜宿小孤山。明洪武二年七月,朱元璋遣工部侍郎携牲牢香酒等祭品至小孤山,并作《祭小孤山文》以祭奠此地神灵。由此可见,朱元璋确实与小孤山颇有渊源。正史中虽未记载朱元璋于小孤山遇仙之事,但此事一直在民间流传甚广,而且朱元璋以帝王之尊为何专门派中央政府的官员到小孤山去祭祀神灵呢?可见此传说很有可能是有事实依据的:当年朱元璋的确在小孤山遇见过神仙。

朱元璋与陈友谅打仗,只是他们俩人在争夺天下而已,那么仙人为何要帮朱元璋呢?其实改朝换代都是由天意决定的,朱元璋得天下是天意注定,仙人这么做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顺应天意。

-转载自正见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新媳妇上门那天,夫妻交拜后傧相才揭开新媳妇的红盖头。富家女婿一看见夫人满脸麻子,浑身赘肉,大惊失色,觉得自己终身幸福被毁,竟然逃走。
  • 清代高官汤金钊在北京的时候,乘车经过北京宣武门大街,不小心碰了一个卖菜翁的担子,蔬菜掉了。卖菜翁大怒,将车伕揪下来又骂又打,要汤金钊赔钱。
  • 唐次为人正直,他无辜不幸的被贬到偏远的蛮夷所在之地,内心孤苦抑郁。于是收集自古以来忠臣贤士遭到流放,有的甚至招致杀身,而君王并没有醒悟的事例,写成了三篇文章.叫做《辨谤略》。
  • 唐次为人正直,他无辜不幸的被贬到偏远的蛮夷所在之地,内心孤苦抑郁。于是收集自古以来忠臣贤士遭到流放,有的甚至招致杀身,而君王并没有醒悟的事例,写成了三篇文章.叫做《辨谤略》。
  • 乾隆庚戌年,邓石如客居曹文埴幕府时,曹文埴因祈福一事进京,强拉邓石如一起去。邓石如独自戴着草帽、穿着草鞋、骑着毛驴,后曹文埴三天出发。
  • 武则天主朝政后,排除异己,严刑峻法。唐献可希望自己被武则天认为是她的忠臣,就诬告自己的舅父裴行本,请求杀死裴行本。
  • 明朝人王士嘉生性敏锐,他出任山阴县令时,有一个瞎子喝醉酒躺在山阴城南大荆树下睡觉,酒醒发现自己怀里的一百吊钱不见了。告到官府,王士嘉说:“这一定是荆树做怪。”于是带领衙役出城来审问。百姓很好奇,都出城来围观。王士嘉命人排查,谁没有前来观看,发现了一个人,神情仓皇,在他家找到了瞎子的一百吊钱。代王府银库丢失钱钞,但是银库门窗封存依旧,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王士嘉来了观察现场,发现气楼(排气孔)好像有物进出的痕迹。于是在院子里摆上钱钞,将城里的猴子都带来,让它们从旁边经过,有一只猴子伸手抓钱,于是审问那只猴子的主人,找到了失窃的钱钞。
  • 汉代的留侯张良,后来从游赤松子;唐代的邺侯李泌,后来进入衡山学道。有人说:“桥上仙风,锁子道骨,各有所得,没有什么奇怪的。”但是,像尉迟恭,他本是一介精猛武夫,曾经拳打过李道宗,几乎死于唐太宗的刀下。
  • 有一天, 他责骂李贤说:“你平日诽谤程不识(汉武帝时名将,与李广齐名),把他贬得一钱不值。今天,你却又像家庭妇女那样,唧唧咕咕地跟别人咬着耳朵说话。哪里像个大丈夫?”
  • 据清代古籍《亦复如是》记载:清朝时,扬州有一个人通晓算命之术,给人算的很准确。当时扬州商会的总长,一个当地很有名的大富商专门请他为自己算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