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哈佛分享中英文写作心得

人气 43
标签:

【大纪元2012年04月14日讯】(大纪元记者杨天仪剑桥市报导)北美华文作家协会纽英伦分会于7日下午﹐假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二楼举办“哈佛中国文化工作坊”﹐邀请华人作家在春季中国文学演讲会上分享写作历程及心得﹐应邀出席的作家包括著名诗人非马﹑翻译聊斋故事的马德五﹑研究美国天使岛华文遗诗的王性初﹑作家崔卓力及雷启立等。三十多位与会者中﹐本地文化界人士居多﹐会议由张凤主持。

出生于台湾的非马﹐本名马为义﹐是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核工博士﹐在美国阿冈国家实验室从事能源研究工作多年。自小爱好文学的他﹐从为华人读者介绍及翻译美国诗歌开始﹐走上自己写诗的历程﹐著有中文诗集《在风城》﹑《白马集》﹑《非马集》﹑英文诗集《秋窗》(Autumn Window) ﹑散文集《不为死猫写悼歌》及译著《让盛宴开始-我喜爱的英文诗》等多部著作。作品被收入百多种选集及教科书中﹐并被译成十多种文字﹐影响面广。多才多艺的非马还从事绘画与雕塑的创作。

非马认为好诗就是能给予读者想像空间的作品﹐提供一个场景让读者去补充及想像﹐这样的诗是活的。他以美国诗人William Carlos Williams的诗《场景》为例﹐诗歌中写到﹐“玫瑰花﹐在雨中。别剪它们﹐我祈求。它们撑不了多久﹐她说﹐可是它们在那里很美。哦﹐我们也都美过﹐她说﹐剪下了它们﹐还把它们交到我手上。”

非马赞赏该诗留给了读者许多可能性﹐让人们猜测诗中男女主角的关系﹑对剪下玫瑰看法不同的原因﹑以往的经历等。他还以自己的作品《共伞》﹑《越战纪念碑》﹑《鸟笼》为例﹐其中《鸟笼》新颖的断句方式让读者浮想联翩﹐诗中写到﹐“打开 鸟笼的门 让鸟飞走 把自由还给鸟笼”﹐有读者联想到大陆的政治社会﹐有读者联想到被爱情困扰的男女。

非马认为英文翻译成中文不易﹐但中文翻译成英文就更难,他近年来尝试用双语写诗﹐以中文写完立即翻译成英文。斟酌用词后反复翻译﹑反复修改直至满意﹐这就好像用不同语言进行对话﹐创作新鲜有趣。

出生于江苏省﹑在台湾长大的马德五现年八十岁﹐居住在德州休斯顿。他在1964年来美国留学﹐为怀俄明州的英文日报撰写每周专栏时﹐在万圣节期间开始翻译及刊登聊斋故事﹐引起读者的热烈回响﹐从此开始了聊斋故事﹑老子道德经﹑孔子说等的翻译工作。马德五的第十本书“Tutor”(用英文改写《聊斋志异》中的廿一个故事)曾经得到美国“读书人”会推荐为该年度内的一百本好书之一。

近来马老先生还越写越有劲﹐自己动笔创作现代聊斋故事﹐场景也移放在现代的美国社会。马老先生八十岁的高龄却勤奋创作﹐还能用Google搜寻华文出版社﹐并以电邮亲自与之联系出版事宜﹐真是让人敬佩。

来自福建省﹑定居旧金山的作家王性初﹐在会上详细讲述了华裔早期移民被关在天使岛的历史以及他们遗留下见证此艰苦的岁月的诗歌。王性初表示﹐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后﹐由于移民资料被损毁﹐许多华裔借此机会﹐请当地白人律师补领出世纸﹐假称自己出生于美国而能移民来美。由于1910-1940年间人数多达十七万多﹐美国政府将这些移民拘留在近郊的天使岛上进行调查﹐关押时间从数月至数年不等。

移民中有读过私塾﹑受过教育的人士﹐他们在狱中的墙上以中文字写下了诗句﹑对联﹑书法﹑图画等多种文学题材﹐抒发自己当时的心情﹑以诗言志﹐题材包括思乡情怀﹑壮志未酬﹑忧国忧民﹑无奈苦闷﹑仇恨﹑囚居生活﹑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

其中一首藏头诗更是写出不少移民的心声﹐四句诗开头四字合起来是“埃仑待铲”﹐即道出废除天使岛(Island)(这个好像翻译不全,island只是岛的意思)的愿望。

天使岛遗诗除了有文学价值外﹐还有珍贵的历史价值。王性初希望华人后代不要忘记这一段华人先辈的血泪史﹐有机会要多作了解。

此外当日下午演讲的还有崔卓力﹐他是《小贝壳》《最后的钟声》等书的作者﹔雷启立是《传媒的幻象~当代生活与媒体文化分析》﹑《苦境故事~周作人传》等书的作者。

会后还有讨论及书展活动﹐与会者都深感获益良多。◇

相关新闻
海外华文女作家协会举行20周年年会
纽约华文作家将返台参加世界大会
纽约华文作家协会新春团拜
作家:中华文化世界人的骄傲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