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古时的牌楼和“诽谤木”

人气: 4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2年04月02日讯】相传尧舜时代,在交通大道的路口设立木桩,上面用两根横木相交,让人们“书其善否”,这就叫“诽谤木”。用来表示君王向人们纳谏的诚意,同时也便于人们识别方向。“诽谤”当时的意思为“言其过失”。后来才转化为无中生有,捏造罪名之意。有传说这种“诽谤木”是中国华表的始祖。

而牌楼的产生跟华表有一定的关系。隋唐时代,曾在大城市实行“里坊制度”。 里坊的四周设围墙,墙中央设坊门,而坊门就是在一对华表中间加一根横梁构成一座门,如果某个里坊在伦理道德或科举方面有值得表彰的地方,就张榜于门首,叫“表闾”。随着里坊制度被取消,坊门单独立于街口,成为最早装饰性建筑——牌坊。牌坊保留了坊门旌表的功能,所以古代常为贞女、烈妇、孝子、忠臣及状元立牌坊。

牌坊经过进一步发展,演变为牌楼。牌楼仿造阁楼造型,在横梁上修造斗拱、飞檐和翘角等,成为一种阁楼式的门。而且可采用多开间,一般三到五间,中间最大,用于车马通行。北京城旧时牌楼最多,安徽省歙县也是牌楼比较集中的地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