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诸文而后世法 秉笔直书话“史官”

道井然
font print 人气: 92
【字号】    
   标签: tags:

“史,记事者也”,史官,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中扮演着极其独特的角色,他具有历史记载者和行政官员双重身份,对前代和当朝历史进行记载和评点,并将君王言行记录下来,把君王处理的日常事务对今后具有成例性质的事例公开,以便下层官吏处理政务时效法。

史官之制始于黄帝而“仓颉、沮诵实居其职”。唐韩愈说史官所记为“垂诸文而后世法”。宋欧阳修说:“伏以史者,国家之典法也。自君臣功过善恶,与其百事之废置,可以垂训诫以示后者,皆得直书而不隐,故前世有国者,莫不以史职为重。”

通过直书笔录对当朝君王产生制约力量,即所谓“以史制君”,迫使君王自律,慎重从事,尽量使自己的言行不受非议,形成楷模。所谓:“慎言行,昭法式。”

史官,“秉笔直书”者令人敬佩。所以对于史官的保护,虽然中国历史上并没有成文法律,但却以不成文的道德或是规矩约束君主。如:史官是不可以杀的,让君主、臣子警戒,即使自己的污点被历史记载,也不可以杀史官,否则就是逆天不道之举;起居注作为记载帝王言行的档册,“天子不观起居注”。

晋之董狐 齐之南史

“晋之董狐,书法不隐”;“齐之南史,直书崔弑”,是中国几千年来传为美谈的两个故事,也是古代史官“秉笔直书”的两位先驱者。

周匡王六年 (公元前607年),晋国发生内乱,赵穿杀死晋灵公,当时晋国当权者为赵穿之兄正卿赵盾。灵公被杀后,赵盾迎立晋成公为君,也没有追究弑君之事。

晋国的太史董狐认为这事应由赵盾负责,乃在史册上直书“赵盾弑其君”。赵盾见了不服道:“我又没有害死君主,怎么说我弑君?”董狐说:“你身为正卿,事变时你藏起来,事后又不追讨弑君之贼,则弑君的责任你不负谁负?”

后来孔子读史至此,叹道:“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周灵王二十四年(公元前548年),齐国的权臣崔杼杀死他的君主齐庄公,齐国的太史便将这事据实直书曰:“崔杼弑其君。”崔杼大怒,便将太史杀死。太史的弟弟继承兄职,依样直书,崔杼又把他弟弟杀死。太史的第二个弟弟,还是一样,崔杼再把他杀死,于是一连杀死了史官兄弟三人。哪知轮到了太史的第三个弟弟,依然不怕死,依然照实直书,崔杼莫可奈何,终于屈服在正义之下,不再干涉。

这时齐国还有一家史官南史氏,听到这个消息,唯恐没有人再敢直书其事,便手持写有“崔杼弑其君”的竹简上殿。行至中途,闻知太史的三弟得存,历史记录未改,遂欣然而返。

南宋殉国的文山公文天祥,曾特别称颂这两桩事,他在〈正气歌〉中谓之:“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后来,人们称赞正直的史官,把直书其事的文笔,赞为“董狐之笔”。

唐朝史官“起居郎”

唐朝曾置“起居郎”与“起居舍人”的职位,记录天子的言行,凡皇帝每日各项政事活动,均有日讲起居注官将其言行按规定体例记录下来,按年月日顺序装订成册,谓之“起居注”。主持起居注的史官,称知起居注事。

唐太宗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谏谈大夫褚遂良兼知起居注事,太宗询问褚遂良想要看“起居注”。褚遂良道:“史官书写人君言动,向例人君不得自取观看。”太宗问道:“朕有不善之事,你是否也记下?”褚遂良说:“臣职当载笔,不敢不记!”黄门倚郎刘洎在一旁说道:“设令遂良不记,天下人亦当记之!”太宗叹道:“诚然!”

后来宰相房玄龄监修国史,太宗问他:“前世规定史官所记不许人主得见,是什么道理?”玄龄道:“史官的责任是不虚美、不隐恶,恐人主见而愤怒,干涉史官。”谏议大夫朱子奢道:“恐开后世史官之祸,如史官全身畏死,则悠悠千载之下,还有可靠的历史么?”

唐文宗开成初年,有一天文宗和宰相议事,看见起居郎郑朗执笔站在一边作记录,文宗要索取观看,郑朗拒绝,并引述太宗与褚遂良、朱子奢的故事,曰:“史不隐善恶,人主或饰非过失,见之则史官难以自免,亦不敢直笔,昔楮遂良亦称‘史记天子言动,虽非法必书,庶几自伤也’。”文宗说:“朕恐平日言语不合治体,想要参看起居注以便改正。”郑朗不得已而献之。

后来到开成四年,魏暮为起居舍人,文宗又要索阅“起居注”,而魏暮坚持不许,文宗乃引郑朗之例论:“朕曾经看过。”魏暮说:“这是史官失职,若陛下常阅记注,从此史臣执笔,必有回避,后世何以能有信史!”文宗只得作罢。

尊重客观事实,直书其事,是史官的责任,也是史官应有的品藻和史德。中国古代秉笔直书的史官,尽管命运多蹇,或“身膏斧钺”、或“取笑当时”、或“书填坑窖”,或遭秘密杀害而“无闻后代”,面对权势和屠刀,史官们宁可杀身成仁也不肯歪曲史实。他们这种忠实记录历史的工作,可以起到“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的作用,为后世留下一部真实的历史。@*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杭州雅扇”自古有名。尤其是南宋迁都临安(即杭州)后,制扇工艺更为发达,形成了许多的著名商号,如“徐茂之”、“青茂”、“陈家”、“周家”等品牌。自南宋以后,杭州制扇业极为发达,与丝绸、茶叶齐名,被视为“杭产三绝”,也是杭州“五杭”(杭剪、杭线、杭烟、杭粉、杭扇)之一。
  • 中国扇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隋唐之后,羽扇与纨扇大量出现,而这时期的文人墨客喜爱把玩扇子,视其为“怀袖雅物”,一些诗人词人,除了饮酒作诗,经常边摇纨扇边吟诗作赋。历代文人墨客们还在扇面上题诗作画,抒情言志,形成了独特的“扇子文化” 误点成蝇 据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记载,三国时,汉恒帝曾赐曹操一柄“九华扇”,十分名贵,其子曹子建特为此写了一篇《九华扇赋》。 曹操便请杨修为他画扇,不料杨修不小心将一滴墨掉到了扇上,他急中生智,将扇上的墨点画成一只欲飞的苍蝇,曹操看后竟误以为真,忙用手去拍打。从此,“误点成蝇”的典故流传至今。 唐伯虎巧画扇面 唐伯虎很擅长画扇面,他技艺超群,远近闻名,有好事者不服气,就故意出难题刁难。 一天,有人来请唐伯虎画扇面,要求他在小小的扇画上画100只骆驼。唐伯虎什么也没说,点点头就开始画了起来。只见他先画了一片沙漠,又在沙漠中间画了一座孤峰兀立的大山。随后在山的左侧画了一只骆驼的后半身,它的前半身正被山壁挡住;在山的右侧画了一只露出前半身的骆驼,正被主人牵着。画完后,唐伯虎放下了笔。 来人一看就急了,说:“这可不够一百只啊!”唐伯虎立即又拿起笔来,在旁边题了一首诗:“百只骆驼绕山走,九十八只在山后,尾驼露尾不见头,头驼露头出山沟。”来人一看,哑口无言,只好灰溜溜的走了。 没过几天,又一个秀才模样的人让唐伯虎画扇。他自己命了一个题,叫《花香》,但扇面上不要一瓣花。唐伯虎点点头,就在扇面的右边画出几片绿叶来,一群蜜蜂,一只蝴蝶,正飞了过去。然后,唐伯虎在扇面上题了“花香”二字。秀才看了,赞叹不已。◇
  • 【大纪元2011年03月18日讯】箫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箫源自远古时期的骨哨,历史悠久,音色圆润轻柔,幽静典雅,其音量较小,常用于独奏、琴箫合奏或丝竹乐演奏。由最初的四孔发展为现在的六孔(前面五个按音孔,后面有一个吹音孔)。 在秦汉至唐,“箫”一词主要用作指编管的排箫,唐以后方专指竖吹之笛--即直箫。 现代的箫可分为洞箫、南箫和琴箫。传统洞箫沿用古制,五音6孔;琴箫为8孔,为改进后降低声音,适宜与古琴合奏;南箫,由中国唐代尺八发展而来,与日本目前流行之现代尺八分别为唐尺八所不同的两个支派,目前仅见于民间和传统南音音乐。 箫的演奏技巧,基本上和笛子相同,可自如地吹奏出滑音、叠音等,但灵敏度远不如笛,不宜演奏花舌等表现富有特性的技巧。但却适合吹奏悠长、恬静、抒情的曲调,表达幽静,典雅的情感。
  • 古筝作为中国传统弹弦乐器,具有古老的历史渊源和浓郁的民族特色,传统筝曲古朴雅致。
  • 一张八仙桌,或四边摆四张长凳、或两侧放两把椅子,吃饭饮酒、喝茶待客,显得稳定平和。
  • 埙(音同熏),是中国古代很重要的一种吹奏乐器,也是中国民族乐器中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埙一般是用陶土烧制而成。因此又叫“陶埙”。这种乐器除了陶土制成的以外,也有用石、骨制成的。
  • 笙是中国古老的簧管乐器,在古代八音的乐器分类中(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笙属于匏类。
  • 九州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对中国的泛称,其来源于夏、商、周时代的地域区划。
  • 徽州民居的白墙灰瓦,徽州祠堂的底蕴厚重,徽州牌坊的宏大精美,被称为“徽州三绝”,已经成了今天徽州人的三大宝贵遗产。看了徽州牌坊的人都说:“徽州三绝,牌坊为最。”
  • 科举制度萌芽于南北朝时期,创始于隋,又延续至元、明、清三代,前后经历了一千三百年之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