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明的妻子使国运昌盛

佚名
font print 人气: 29
【字号】    
   标签: tags:

春秋时代,执掌卫国的卫灵公,在夜里,听到一阵车马行驶的声音,这声音由远及近,可是传到宫门口时,却突然消失了。过了一阵,这车马声,再度响起,由近而远,慢慢地变轻,最后终于消逝。卫灵公感到奇怪,就向她的夫人询问:“你知道车中坐的是什么人吗?”

夫人嘻嘻笑起来,作出了肯定的回答:“这人不会是旁人,肯定是我朝大夫蘧伯玉!”

“你怎么那么肯定呢?”卫灵公不禁奇怪起来,“你是会算命、会预测吗?”

夫人一本正经地说:“我听说:根据朝廷的礼节,臣子经过王宫门前,一定要下车致敬。而忠臣和孝子,既不会在众目睽睽之下,假惺惺地做样子给别人看,也不会在旁人目光涉及不到的地方疏忽自己的行为,他们是“不欺暗室”的。蘧伯玉是我国著名的贤人,讲仁义而有智慧,非常遵守礼节,刚才必定是他经过宫门,有意停下来表示敬意。尽管在夜间,旁人无法见到他的守礼表现,但他仍然会按照礼节去行事。在我们卫国,能够做出这种不欺暗室的行为表现,除了他,还能有谁呢?如果您不相信,可以对此事展开调查,一定能得出答案!”

于是,第二天,卫灵公就派人去调查情况,结果发现:在夜间行车的人,果然是蘧伯玉。这时的卫灵公,既佩服夫人的知人之明,又动了制造滑稽的念头,故意向夫人取笑道:“哈哈,夫人也有猜错的时候,那人竟然不是蘧伯玉!”

夫人听罢,心里非常高兴,素来守礼的她,矜持地斟满一杯美酒,双手捧奉给卫灵公,笑道:“我向国君您,表示十二分的祝贺!”

卫灵公诧异地问道:“这不过是一桩小事,卿为何向我祝贺?”卫灵公不知她这样做的原因。

夫人回答说:“原来我以为卫国只有蘧伯玉是个贤人。现在看来,我们卫国,还有一位大夫与他一般无二,这样一来,您就有了两位贤人。贤人越多,卫国就越会兴旺发达,所以我才向国君祝贺呀!”

卫灵公听了这话后,心里也由衷地高兴,笑着说:“原来如此,你这个女人真是贤良仁智啊!”接着,卫灵公跟她说起了悄悄话,把事情的真相,告诉了她。

此事很快就传播开去。朝廷内外,人们都说卫灵公的这位夫人仁智、贤良、知人、达理;同时又都赞颂蘧伯玉“不欺暗室”的美德故事。卫国的社会风气,开始崇尚忠诚厚道,国运也就昌盛起来。

(事据《列女传》卷三)

--转载自正见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命崔浩和高允共编《国史》。崔浩奉命后,就在皇家祭祀天地的坛场,树立石碑,刻写北魏领导者的祖先们的旧事。有人借此诬告崔浩,讲他“故意张扬魏国的丑事”。太武帝大怒,重治崔浩之罪。
  • 尉迟敬德与其部将寻相、举介(两个人名),在休县(今属山西)归降唐皇。秦王李世民得到尉迟敬德这样的骁将,心中十分高兴,任命他为统军将官,仍然统帅自己的旧部八千余人,与其它各营的士兵混编使用,结果在并州(今山西太原西南)的战斗中,尉迟敬德果真打了胜仗,收复了并州。
  • 陆逊,是三国时吴国名将,孙策的女婿。字伯言,吴郡吴县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曾击败关羽、刘备。官至丞相。
  • 陈寔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能心平气和地去处理。有一次,他看见有人窜到他家里,爬到房梁上。他就叫来子孙们训诫说:“做人应当勤奋自勉,人的生性本没有不好的,只是受饥寒所迫,才会去做不义的事,像梁上趴着的人,就是这样。”
  • 韩系伯认为自己的桑树荫影,妨碍了别人的家,就又向自己的范围内,移退了几尺,邻居接着就侵占过来。
  • 柳公权曾经在竹箱子里,收藏了几个银杯子,竹箱子盖得很严实,而里边的银杯子却不见了。
  • 晋朝时,大将王浚,自以为平定东吴功劳巨大,可是,却受到王浑的抑制。他每次上朝见到皇上,就叙说前线打仗的劳苦,以及受冤屈的状况,以致于不能控制自己的愤怒,说话态度傲慢,极不礼貌。皇上都宽恕了他。
  • 赵忠定,即赵汝愚。南宋大臣。字子直,饶州余干(今属江西)人。乾道年间的进士。光宗时任礼部尚书等职。宁宗时任右丞相。
  • 南朝‧宋时,庾业(人名)的家里很富有,经常设宴请客,菜肴都很丰盛。但是,他在招待宗悫时,却只做很一般的饭菜,说:“宗悫是军人,习惯吃粗菜淡饭。”宗悫也不推辞,也不难过。吃饱后就走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