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恋童玩

儿时记趣 扯铃的“回”忆

刘晏汝、陈柏州
font print 人气: 19729
【字号】    
   标签: tags:

记得童年时,双手上下抖动细棍撑起快速飞旋的扯铃吗?那嗡嗡声回荡起多少儿时回忆。在过去,不论是农闲、庙会或赶集,男女老幼都能一铃在手。现今,扯铃因其小巧的造型、简单易学,除了娱乐之外,还有强健体魄的效果!

扯铃流传已久,但记载却十分少,只在坊间丛书记有“扯空竹,逢庙集,以经抖响,抛起数丈之高,又以绳承接,配合各种身段表演”。明代的《帝京物纪卷上》内有一首歌谣:“杨柳儿活,抽陀螺;杨柳儿青,放空钟;杨柳儿死,踢毽子;杨柳发展儿,打拔儿。”所谓的“放空钟”就是扯铃。

扯铃是从古时“空钟”发展而来,明代《帝京景物略》就记载:“空钟,玩具名,以竹木制,两端具二圆盘中,有横木,以绳扭搭而抖转,即嗡嗡作响,益称风筝、地龙或天龙。”中国的民俗技艺,以往在杂耍表演中,有耍、变、练三大技艺;“耍”是耍罐子,“变”是变戏法,“练”是练扯铃,可见扯铃在中国的民俗技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8世纪扯铃传入英国之后,霎时让英国人迷上这个特别的小玩具,他们称它为“两根棍子上的精灵”。近几年,民俗技艺已重新复兴,旧时童玩也发扬光大;时至今日,扯铃依旧长存,并进一步流传于世界各地。◇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纪元记者李晴玳高雄报导)高雄县昭明国小扯铃队,16日赴,历经 4天赛程竞技,终于自日本、马来西亚等国14队伍中脱颖而出,赢得男子组8人团体不分龄冠军,优异的表现令观赛者赞不绝口,日前小选手们载誉回国,全校师生欢喜庆贺。
  • 中华民国侨务委员会2011年文化巡回教学活动,特遴派詹益淦老师前来雪梨教授扯铃,除了介绍扯铃的历史源流和基本招式,并搭配游戏教学和道具运用,让海外儿童及青少年亲自体验基本扯铃与花式扯铃的变化,更深刻认识中华传统民俗技艺。
  • 【大纪元5月12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江今叶洛杉矶11日专电)基隆中正国中民俗表演团今天与洛杉矶高中文化交流,扯铃、跳绳、打陀螺,精彩的表演,看得这群美国高中生惊呼连连,直喊酷。
  • 为了庆祝亚太裔传统月,麦当劳邀请两位扯铃大赛获奖高手─郭立中和徐宇成5月17日到华埠公校130小学,在由华人策划协会所开办的课后班,表演中国扯铃。两人表演前展示了基本动作,并解释说,玩得对时,会听到周边空气的嗡嗡声。礼堂内,两百多位小学生看得乐开了怀。之后,两位青年教导小学生扯铃。他们还介绍东西方扯铃的不同。
  • 勒星顿中文学校于1月29日举行龙年联欢会﹐全校学生先在各班听老师介绍中国新年的由来并领取红包﹐然后进入大礼堂欣赏表演。校长陈燕贞和经文处洪慧珠处长均致词向大家贺年。由各班提供的21个精彩表演节目﹐在王之宇、陈叡和黄语嫣的主持下﹐进行的井然有序﹐时间控制得宜。最后并颁发各项学艺竞赛奖状。
  • 黄历元月十五夜称“元宵”是从什么朝代开始的呢?中原大陆幅员广,南北两地的风俗也常有差异,以“元宵”称圆子(汤圆)是起于何时呢?元宵吃圆子从何时成为流行的食尚呢?有些人说圆子在北方叫“元宵”,南方叫“汤圆”;还有人说有馅的圆子称“元宵”,无馅的圆子称“汤圆”,真是如此吗?
  • 黄历新年伊始,万象更新。今年是龙年,岁次甲辰,在今年出生的都是龙子、龙女,生肖属龙。然而,黄历新年和十二生肖并非华人专属,不同国家对于生肖的解读也不尽相同。在中亚国家哈萨克,今年的生肖是蜗牛而不是龙,属龙的人到这个国家就变成属蜗牛了。
  • 秋风起兮,七夕节又将来到。牛郎(牵牛)、织女与中华儿女相伴几千年,有情有义的婚姻,相许相牵的爱情,千百年来代代相传。七夕的一年一会,让人感叹之外,也让我们反思什么吗?
  • 黄历的五月五日端午节,又叫端五、重五、重午、端阳。“端午”处于纯阳之端。民间有俗谚“吃了端午粽,再把寒衣送”,古人也把端午作为夏令时节防瘟辟毒的启动日。端午节的节俗很多,来源久远,背后蕴藏丰富的文化典故。一起来文化寻根:回顾端午节的九大节俗与故事。
  • 端午“五红”、“十二红”的养生饮食,都是观察时令,巧用时鲜,以促进身心健康的传统中医的养生方法,同时五行养生的原理也在其中体现。不管时代怎么推进,注重天人合一,顺应节令过生活,上天自然赐给人最鲜美的生活滋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