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蓪草创作艺术 文化瑰宝风华重现

人气: 35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2年05月17日讯】(大纪元记者邹莉台湾新竹报导)近年来,随着各国对文化资产保存观念及环保永续意识的兴起,属于传统工艺又天然无毒的蓪草产业更显独特珍贵,老一辈艺师已逐渐凋零,传承的工作却刻不容缓。为此,新竹市文化局于5月16日至27日,举办蓪草艺术创作展,让被遗忘的文化瑰宝重现风华。

蓪草不是草,而是五加科灌木,又名通脱木,目前台湾许多山区都有植株分布,极易成长蔓延,越砍越多。最大特色是拥有巨大的白色髓芯,药理学发现,其具有抗发炎、解热、利尿、通乳的用途,还可以用于儿童美劳、插针、制作钓鱼用的浮标等。

现场介绍用蓪草纸制作油桐花(摄影:邹莉/大纪元)

从古代秦始皇令三妃九嫔插五色蓪草苏朵子开始,蓪草纸花工艺至今已超过2千年。而清朝时的蓪草画,更是西方人到中国最佳的纪念品,至今仍有专家持续研究收藏。

它也曾是台湾重要的经济作物,因触感柔顺容易染色及定型,被誉为最佳的造花材料,而新竹地区正是蓪草产业的中心,据记载,百年前新竹市大约每8户就有1户从事蓪草相关工作。但在塑胶兴起后,需求量日益滑落,至今已被大多数人遗忘。

本次展出创作的花草与工艺品,是由国内外多位艺术家如台湾的黄德河、林信枝、罗景霞与美籍艾捷音等,还有英国皇家邱植物园、美国纸博物馆及依凡威廉斯,提供收藏研究多年,内容丰富的蓪草资料等。希望激发民众对此天然材料的重视,共同发挥创意,让蓪草产业精彩重现,再度跃上国际舞台。

(责任编辑:邱兰芬)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