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台湾意象大展看台湾水彩画的精进与发展

【水彩行家】作品欣赏选辑(下)

图文由中华亚太水彩艺术协会提供
font print 人气: 243
【字号】    
   标签: tags: ,

2006年1月1日“中华亚太水彩艺术协会”正式立案成立,4月即在国立历史博物馆举办“风生水起2006国际华人水彩画经典大展”。4年来中华亚太水彩画艺术协会两度参与中国大陆、香港的交流展,并在台湾定期举办作品观摩研讨会、写生研讨、发行水彩画杂志,办理推广教育,不断的寻求与公部门合作举办展览。

2008年更促成两场次为纪念台湾水彩100年的大型展览;我们终于发现台湾水彩画界开始有明显的进步,尤其是年轻一代的画家们,没有包袱,勇于创新更令人耳目一新。

2009年“印象风城”展、“马祖百景大展”、“水彩画的波涛壮阔2010两岸交流展”、“游园寻梦-中正园林之美”、“2011杉林溪之美名家水彩画展”、“建国百年-2011中华民国水彩画大展”、“建国百年国家植物园之美水彩画大展”等多场盛大的展出均获得好评,本文为“台湾意象水彩画名家大展”的作品欣赏。


吴冠德 静观 80 x 116.5 cm 2011 吴冠德的静观,表现水面映照池畔的枯木,拉出了长长倒影,直至虚无… 此创作历程,即由“景”入“心境”由“心境”再入“情境”,“情境”升华为“意境”,最后回到“景”中,将心、情、意与景合而为一,无所分别。


王翰贤 八里远眺 76 x 51 cm 2011 王翰贤描写八里由当年的小渔村转型为带着浪漫色彩的左岸风光,由八里远眺淡水,看到栉比鳞次的高楼大厦,依山而建,展现淡水百年老镇的新风貌。


曾己议 菊岛之夏 76 x 112 cm 2011 曾己议的菊岛之夏描写澎湖的仙人掌花卉,在最贫瘠的土地开出最美丽的花朵;在最艰辛的环境结出最甜美的果实。


温瑞和 老竹新笋 2011 温瑞和以台湾刺竹表现台湾人的民族性─吃苦、耐劳、韧性强的特点。在一次的登山途中所见,一欉长得密密麻麻的老竹,从右至左排列,正好是老、中、青三代,还有刚从土里冒出的新笋,正代表着台湾竹一生的过程。


姚植杰 津沙夕照 34.5 x 54.5 ㎝ 姚植杰的津沙夕照是他多年后再次来到马祖津沙的感动,表现小渔港边一条蜿蜒而上的石阶,有着几幢闽东式的石屋,夕阳西斜的照着她们,犹如迟暮老人~啊!真美。


范植正 淡水渔舟 56 x 76 cm 2010 在淡水河口经常停泊许多现代化的新式渔舟中,偶而夹杂着几艘造型古仆的舢舨,别具风格的吸引范植正来描写。


陈显章 紫阳门 76 x 57 cm 2011 描写的是苗栗南庄狮头山的紫阳门,造型优美、庄严肃穆,没有过多的精雕细琢,却是落落大方,气势磅礡的座落于群山之间,显得空灵脱俗、与世无争。


邓诗展 行向鸡笼妈祖宫 56 x 76 cm 2011 邓诗展的行向鸡笼妈祖宫描写的是夏日正午时分,行走在廿年前落脚基隆的这条老街。往事历历在目,以彩笔留下画家心中的印记。


邓国清 和平岛外海 1997 邓国清以辽阔深远广大的空间来表现“和平岛外海”在退潮时所呈现的美好景象。大大小小的渔舟,静静地横搁在沙堵与海水之间,纵列在海滩里不规则的磊石和岩层,从近至远,自然形成一种韵律之美。一弯细流,无声地缓缓地流淌着,划破了沙丘与沿岸的寂静,平添了辽阔海域的自然之美。


陈东元 农村古老仓储(古亭畚) 56 x 76 cm 1997 陈东元描写农村古老仓储的古亭畚是农家为储存稻谷所需,依台湾气候所发展而成的储仓,储存在古亭畚的稻谷可保鲜达一年之久,也能助长稻谷的发芽率,是早期农家广为使用的谷仓。


苏宪法 垦丁晨牧 水彩、纸 37 x 56 cm 2011 南台湾夏日清晨,薄雾中还带着微微的凉意,垦丁牧场,一批台湾水牛在广袤的原野上信步吃草,牛背映照着晨曦,预告着一天的开始。此作以浅灰与多层次的绿,铺陈出和谐的色调与氛围,牛群姿态各异,以灰蓝色系对比牛背上的晨光,草原以干湿笔触并用,间以活泼杂生的绿草枝,使画面更显生气蓬勃。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熟悉温老师的朋友都知道,老师手边随时都备有写生的纸笔。不论何时何地,只要有三两分钟的空档,铁定提笔写景。时间长,一张精彩完整的速写佳作,就在振笔疾书中应运而成。若时间短促,一支草、半棵树也都能信手拈来。温老师表示:大量且不间断的速写练习,可提高敏锐的观察力和洞悉景物的架构能力。在绘图表现上,能有更精准的造型刻划与表达能力。时常习之,笔法肯定、线条自由。
  • 热爱绘画与教学的温瑞和老师,用艺术的双手,圈紧每一位钟爱画画的学子。将半生绝学揉注其中,让学生在和风的吹拂下成长茁壮。我想,对于温老师和他的学生群来说,都应是一种幸福吧!
  • 2006年1月1日“中华亚太水彩艺术协会”正式立案成立,4月即在国立历史博物馆举办“风生水起2006国际华人水彩经典大展”,4年来中华亚太水彩艺术协会两度参与中国大陆与香港的交流展,并且在台湾定期举办作品观摩研讨会、写生研讨、发行水彩杂志,办理推广教育,不断的寻求与公部门合作举办展览,2008年更促成两场次为纪念台湾水彩100年的大型展览;我们终于发现台湾水彩界开始有明显的进步,尤其是年轻一代的画家们,没有包袱,勇于创新更令人耳目一新。 2009年“印象风城”展、“马祖百景大展”、“水彩的壮阔波涛2010两岸交流展”、“游园寻梦-中正园林之美”、“2011杉林溪之美名家水彩展”、“建国百年-2011中华民国水彩大展”、“建国百年国家植物园之美水彩大展”等多场盛大的展出均获得盛大的好评,本文为“台湾意象水彩名家大展”作品欣赏。
  • 2006年1月1日“中华亚太水彩艺术协会”正式立案成立,4月即在国立历史博物馆举办“风生水起2006国际华人水彩经典大展”。
  • 文徵明以“白描法”钩出娉婷玉立的莲花,用极婉约匀称的细线来钩勒。为了显现花瓣的精气有神,画瓣尖,下笔时先以书法中的“顿笔”为之,再提笔上来,一上来就见真章了。我们看到文徵明的花瓣线条是那么细致温和,好像随手不经意地就画出来似的,柔中带刚,刚中有柔。显得韵味无穷。
  • 南梁 张僧繇《雪山红树图》(台北故宫博物院提供)
    光凸凸的山,除了轮廓线以外,不添加任何线条也就是没画皴法。 这幅画怎么和常见的中国山水画迥然不同呢?
  • 来自比利时的法兰德斯风格画家安东尼‧范‧戴克(Anthony van Dyck,公元1599年–1641年)是一名臻求完美的肖像画家。他最著名的作品是替英国国王查理一世所绘的肖像画,优雅地呈现了查理一世和他的宫廷样貌。范‧戴克也是一位色彩大师,他善于运用色彩和大胆的笔触来表达光线、物体的移动和布料质地。这项特长也让他得以在作品中描绘出高度精准却仍具有绘画特点的蕾丝质地。蕾丝这种非常精致又复杂的布料是16至17世纪时富有的艺术赞助人流行配戴的服饰配件。
  • 华丽夸张的定型角色(stock characters)、简单的情节、即兴对白和户外表演,是即兴喜剧(Commedia dell’Arte,又译艺术喜剧)的核心特征。其幽默剧情常围绕着年轻恋人的种种考验。演员们不受台词限制,可以根据观众的反应调整表演。这些喜剧常含有对时政的讽喻和接地气的幽默,可以巧妙避开查禁。这种意大利民间戏剧形式也成了18世纪洛可可(Rococo)艺术运动的理想题材。
  • 冬天多少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沉闷些,有些人觉得天空乌云密布缺少阳光令人提不起劲来。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算在最昏暗的日子里也有色彩。最近我坐在一家咖啡馆里望向天空,当天刮风下雨天色昏暗,天空不再出现彩虹,反倒像是大理石般带点细微的灰色、蓝色甚至紫色。
  • 意大利伟大的艺术宝藏之一是位于帕多瓦(Padua)的斯克罗维尼小礼拜堂(Scrovegni Chapel)。是什么让小小的斯克罗维尼神妙不凡,且意义重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