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画像:中国人人“遭遇警察”

人气 54
标签:

【大纪元2012年06月25日讯】中国知名公共知识份子徐友渔和纪录片导演华泽编的一部新书——《遭遇警察—“和谐社会”里的故事》,由香港开放出版社出版。出版时标题改成了《遭遇警察—中国维权第一线亲历故事》。全书共收集了21位作者的22篇文章,作者们娓娓而谈亲身所历,既引人入胜,又让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让人获得一种悲壮感,产生一种感同身受的命运感。因为该书的作者和编者本身就是受害者,本身就是见证人。

衣食住行随时可能遭遇警察

法广的报导说,中国的现实社会里警察无处不在,编者在前言中这样勾勒出中国独特的警察现象:“与苏联东欧秘密警察的活动方式不同,中国警察既不神秘,也不威严,中国公民遭遇警察不是偶然、个别、例外的,而是大量、经常的,不是在暗处,而是在明处”。于是,那些本来与熟人、与朋友交往的日常情景:喝茶、吃饭、旅行、渡假,在这里都具有了特别的含义,恐吓和威胁在这里明目张胆,但警察表面上似已失去了昔日的威严,以日常生活的方式向你“打招呼”。请你免费住旅馆,原来你已被失踪。请你住进渡假村,原来你已经寸步难行。

作者们用笔把自己在这个警察社会中奇特而又日常的遭遇记录出来,作者笔下那些罪恶的瞬间,黑暗的片刻会永久性的让人触目惊心:华泽女士拍完记录片回家途中突然遭遇警察蒙面绑架,滕彪从书店出来,突然间被塞进警车带走……这些日常而又不平常的场景,不仅是现实的、也是历史的,不仅是社会的,也是启发人思索不已的当代寓言。这一段段珍贵的记录,作者把它们记下来,让活着的人战胜遗忘,让未来的人不要忘却。

警察国家:中国之外 只有纳粹德国和前苏联

本书的编者之一华泽接受法广采访时说,“我们一开始就定下了这个题目。对于‘警察’这两个字,后来有人提出应该叫‘遭遇公安’,‘遭遇国保’等等。其实,‘警察’这两个字的意义就是我们在书的前言里说的,就是现在这个国家已经是一个警察国家了。放眼国际社会,能够称得上警察国家的,在现代可能就只剩下纳粹德国和前苏联。用这个词,就预示着这是一个警察国家,用公安什么的,这个词就不能有国际化的视野。就无法让别人明白。”

“我们在‘遭遇警察’这本书里选择的是各种各样不同的人,有一点样本的意思。比如有维权律师,也有普通网友,还有知识份子和天安门母亲。各种各样的人的遭遇,程度也不一样。有的是坐牢的经历,有的被绑架过,有的就被‘喝喝茶’,有的被传唤了几个小时。这些不同的经历,我们想通过它来反映,在中国社会,警察已经深入到每个公民的生活当中,每一个人都可能随时随地遇到警察。”

不只是残忍

“我们编这本书时并不是想说这个警察国家它有多么地残忍。关于残忍,几十年在中共统治下,已经表现得淋漓尽致了。这本书主要想反映警察的无处不在,他的触角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细胞。文革期间,我们说这是一个专政的国家,现在说这是一个警察国家,就是说他的触角深入到每一个细胞里面,只要你稍微有一点让他们觉得不满的,你就可能会遭遇到警察。”

“还有一个特点,它的这种无处不在表现得不像过去那样,就是说他代表着一种意识形态,他来就是非常威严地告诉你,你如何如何触犯了法律。不是这样的,现在很多情况下,他就直截了当地告诉你说:你不要给我谈法律,我也就是靠这个吃饭。变成这样了:有的人把它当成项目,有的人把它当成养家糊口的方式。”

(责任编辑:李晓宇)

相关新闻
长沙有这样一个“刁民”
闽三网民因言获罪案 逾千网友总动员声援
徐友渔:恶法和恶政下的惨剧
张三一言:暴力还是非暴力能吸引国内民众?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