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互动】高考把中国带向何方?(2)

人气 3

【大纪元2012年06月27日讯】(新唐人电视台《热点互动》节目)主持人:有报导说今年的高考人数累计3年,已经降低了140万了,之前都是超过1千万的,今年只有900万了;另外一方面,中国出国留学的人数却增长了大概有20%这么多,尽管你国内招考的这个,已经从600万增加到700万的招生人数,但是出国的人数更多,像刚才视频里边也提到了,说是在全世界的大学排名榜当中,中国有2千所的高校,但是在世界前200强里面,中国只有3所。

MP4下载收看

陈志飞:那个还是对中共排名最有利的,最不具权威的,可能是英国剑桥的什么排名,才把中国能排到前200名,那个是对中国最有利的一个排名,其它任何排名,包括中国,世界上比较承认的上海交大(世界大学)的排名,我比较喜欢那种东西,中国前300名没有一所学校的,那个其实是虚假的,因为英国它比较喜欢招揽中国的学生去赚钱,它现在有这个想法。

主持人:您认为200强当中都没有一所中国的学校,那为什么中国落后的这么远?

杰森:因为中国本身来说,我有同学在大学里头任教,我自己的感觉上,中国整个大学的这种风气是把社会的整体的风气带进来了,在美国大学里头,事实上教授是最牛的,教授是整个学校的思想领袖、学术的领袖和决策者,当然校长往往也是教授,很好的教授出身的;而在中国的大学里头,官本位的问题极端严重,比如科研处的处长远远比你一个教授要牛很多很多的,甚至财务处的处长都比你教授要牛很多很多。

整个来说,这种官本位的方式决定了中国大学的很多发展目标、方向、具体执行的政策,其实都是有这种非常强的以经济为主导的原则。而且中国事实上不是说没有衡量指标的,它的衡量指标往往比美国这边还严,它要求教授多少篇论文才能评教授、副教授等等,一级一级拼争得很厉害。但是这些东西最后都变形了,比如说可以用钱去买个文章,可以用钱去买通人。

主持人:抄袭别人的论文。

杰森:所有这些社会上的风气全都转到学校里,最后你会发现在各个学校里面,我们不说顶尖的,北大、清华这样的顶尖学校里头,只要你稍微次一点的学校里头,这种风气最后结果就是劣汰,就是逆向淘汰,很多时候很优秀的人因为你关系的问题,因为你种种原因,很优秀的人你在这个学校待不下去,或者混不起来;而一般不学无术的人,能拉拔关系的人,他可能在这个学校里头升得很快,最后成为一个学术家。

主持人:这种现象跟整个中国的方方面面都是一致的。

陈志飞:他现在看到了大学的产业化,他没有看到另外一个我觉得更重要的一个现象,就是说它党文化的痕迹,我们现在叫党文化,或者说中共体制内的那个管理的痕迹,它这个东西用那个红头文件来管理,实际上它把这个大学的手脚束缚住了,它即便表面本意是好的,事实上最后达不到它的效果。

比如它说,我们现在要让学术带头人来出任领导工作,解决刚才杰森说的那个问题,让他们来出任科研处长,来评文章。但这个人被党组织提出来搞这个任务以后,他那个学术的味道就荡然无存了,跟他学术一点关系都没有,他必须要走原来党组织撰述的方式,跟人谈心。

主持人:他必须用党文化那一套去管理。

陈志飞:用党文化那一套来做,他的优势根本发挥不出来,他用那个看论文的东西他根本用不上,他还是按照党组织的要求提拔谁,按年龄啊,按照亲疏关系啊这种来做,最后不过3年这个人就废掉了,实际上还不如不提拔人家。

主持人:所以这是导致中国这个大学排名没有办法符合整个世界标准的一个关键原因。

杰森:它整体的氛围不是……,事实上学生完全能感觉到,我们举个例子。前一段时间有一个耶鲁大学毕业的学生,是中国学生,他在耶鲁上的是研究生,然后他发了财以后,他转过身给耶鲁捐了几百万美元。当时中国网民有一个剧烈的讨论,说中国更需要这几百万教育等等。

事实上很奇怪的就是说,人家转过来看人家一生的发展,发现在耶鲁待的那几年是他人生提高最快的几年,所以人家就把自己的钱捐给耶鲁了。这有什么可说的呢?按你的标准,全世界的钱全都应该捐给非洲的饥儿,才是最需要的。

事实上你可以看到学生能感觉到这一点,同样一个学生,我们很明显的可以看到一个班毕业的学生,几年以后,一个是在国内上的博士,一个是在国外上的博士,两个人的学术水平差别非常大,这完全是两个学校的整个学术氛围造成的。

主持人:我们先来接听几位观众朋友的电话,首先是加州的许先生,许先生您好。

许先生:1951年我考取了清华大学,那么后来在清华大学读了4年以后毕业,毕业以后,我就被分配到东北,在这几年当中,我也给国家做了不少的贡献。清华大学我一进去的时候,那个校长叫作蒋南翔,他是共产党的什么党支部书记,但是它真正的校长刘仙洲就摆在副校长。

那个时候1951年,人家说你进了清华大学很厉害!胸前挂了一个清华大学的校牌,我也挂上去,但是我觉得也没什么东西。那个时候一到清华学的是什么?是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谈的是人与人之间怎么斗啊,这些东西说起来真的很怪。

主持人:好的,谢谢许先生跟我们分享了您的经历。我们再来接听纽约王先生的电话,王先生您好。

王先生:你们大家好。考试制度本来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考状元,这些东西自古以来就有,这些是我们中国文化的一种,问题是要公平。那为什么要考试?考试是选拔优秀人才,让他所学有所发挥。今天问题不在考试,今天问题在我们中国这个制度。

打个比方,你考得再好,思想再进步,能力再强,你如果不拍党的马屁,你考试也没有用!打个比方,这次上太空的那几个人召开记者会,第一句话讲什么?感谢党;第二句话讲:感谢国家。像这样的奴才生活,假如他不感谢党、不感谢国家,他也上不了天空。

这样的奴才制度你考试有什么用?你不开共产党的马屁,你不拍领导人的马屁,你不讲毛泽东万岁,你死无葬身之地,你考100次也没有用。这就是制度大于考试。如果考试在这样的制度之下,根本没有什么大的作用;如果考试在我们从前中国的文化之下是有作用的。

主持人:好的,谢谢王先生的电话。刚才许先生讲到1951年的时候,就那个时候的政治经济学可能到今天还在学。

杰森:我同意王先生说的。事实上中国的学生学的很刻苦,而且中国学生他的数理基础都比较扎实一些,所以说中国的基础教育,比如说中小学教育的这一部分可能还不错,主要的原因跟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重教育这一部分非常关键。中国的家长对孩子投入,当然东亚的一些国家像韩国、日本也都类似,但是你要说这个文化,事实上在全世界是蛮少见的。西方,特别是南美、北美或者非洲这些国家,就文化上,其实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都不像中国传统文化这样子重教育。

主持人:除了犹太人。

杰森:对,这个教育确实来自于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等等,对于人往上走要靠做学问这样一个基准渗在骨子里头,流在血里头的这种文化,事实上是很关键的。某种意义上讲,中国学生的数理基础很好是跟这个文化非常相关的。这个文化你比如在美国这个制度下同样会创造出有很好数理基础的孩子,这就是为什么亚裔在美国学业上是非常成功的。

陈志飞:但实际上我觉得这种文化在现行的中共体制下是慢慢被腐蚀的,因为文化一言以蔽之就叫“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还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样的,但是这样屏息静气做学问的人中国越来越少。

我北大的同学跟我讲,现在他们班只有一个人还留在北大当教授,但是他们全班学习最差的一个。这样的人一代一代萎缩,最差的人教下一代,再最差的人教下一代,说明教育在中国的地位是很尴尬的。那个人可能比较会玩学术,通通当党委书记当官去了。

他说他们经济系提出来最有名的校友,不是说美国学校哪个大学的教授、做了什么成果了,是李克强这些当官的,他们这些人完全是按官本位来做的。那这种情况如果产出达不到他的要求,大学生也没有天之骄子这个光环,也没有带来财富,那我就不考大学了;不考大学的话这个反馈很厉害,将来我们孩子家长还像不像我们原来家长对我们的督促那样去学习就很难讲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承载了东方几千年的文化,带来这么好的效益,在美国也深受其利的文化,还能不能保持?我还真的是比较忧心。

主持人:钱学森他生前曾经说过那么一句话也被称为“钱学森之问”,就说为什么中国的学校培养不出来杰出的人才?

杰杰: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好的,我这个行业,很顶尖的人他事实上也是华人,但他最终他有一段学术是在美国做的,比如说博士生这段,或者说进入大学做教授这一段,做到了很顶尖这样的地位,我们知道华人他也是拿了几个诺贝尔奖的。只是中共这个体系里头,如果你在中共(体系)学到博士,几乎这样的人是没有直接拿到的,这个实际上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中共这个体系不能培养出大师级的人物。

主要原因,当然现在全世界有人说了,确实中共给世界输出了很多工程师,这就是我们以前反复讨论过的问题,中共这种官本位的思维方式渗透到学校、渗透到整个教育体系,渗透到整个学习的运作方式的时候,事实上它能培养出很好的工程师,它培养不出很好的大师。

主持人:是因为它整个教育制度是一种应试教育,以高考为指挥棒这样的原因吗?

陈志飞:它不光是应试教育,它就让你蹈规循矩。原来我学理工,我不是学机械,但我学得比较杂,比较专,所以学机械设计就是查手册,什么概念系数、经验系数,然后随便给你做一下。所以说不单从中共,从苏联开始,都很注意工程化教育。中国不是53年搞过院系调整吗?就是把大学凑成专业性的学校,让你只懂那一点,然后除了50%大脑懂一些专业基础,另外50%就全部是党的灌输,所以你就成了又红又专的人才,它对这种人才很重用。因为我看到我自己的经历也有这样的情况。

苏俄对这种人委以重任。比如说原来苏联的大使,在美国担任长达25年的大使,多勃雷宁,他实际上是学工程出身的。它觉得这种人最可靠,因为如果是文科的,完全是有自己独创哲学什么的,他会对这个体制造成很大的冲击,包括科学家,像爱因斯坦那种人,他也会有很多对人类的想法。但工程我觉得它比较强调,中国那么多工学院,各种各样的工学院,是因为它觉得可以制造出一些现实的东西,但是剥夺你思想的权利和功能。

杰森:对,当然我们知道工科并不一定会束缚人,因为西方确实很多,你像牛顿,他到很多时候他也就是跟哲学联系起来了。只是具体的在你文化教育他的时候,你是怎么教这些东西的。据我知道温家宝也是工科出身,然后李鹏。

陈志飞:他们几个常委全部都是工程出身,工程和科学还不一样,工程完全是科学的一个具体操作。比如说发明这个理论,万有引力,这是科学家;制造这个东西它符合万有引力,那就是工程师了。工程师就是符合规律来完成一些事情,动手、动脑来做一个事情,他的最初灵感来自科学家,但科学家像爱因斯坦,他协助爆炸了原子弹,他很内疚,他对人类的前途很担心。

主持人:他有对于这些事情的自己独立的思考。

陈志飞:这种东西在中国现在是最缺乏的,这就造成了中国现在,我问了一下行内人士最有可能得诺贝尔奖的就是属于生命科学,为什么呢?他们这种东西搞得有点像中国大兵团作战,国外没有那么长、没有那么多的这种样本让他来做,像中国那种集团优势,搞联合会战一样的,做出这种成果来。但真正具有独立思想的在经济学、在物理学各方面,现在中国大陆人的确是比较有空白的。

主持人:有人说美国的教育是培养出主意的人,出题的人;而中国培养的是解题的人,就像您刚才说的工程师这样。那这个社会不也就因此而和谐了吗?

杰森:那就是中国永远跟着别人走,比如说人家美国这边设计好iPhone,中国那边就制造出来。事实上永远这个民族不能因为你是好的工人而被人尊重。当然我仔细谈的,事实上中共这个教育体制它无意中,就是说中国的家庭,每个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个思想家,事实上中国的家庭也特别希望给孩子的教育功能发散性思维,还有从体制外想问题,他也是在着重讲这个事。

主持人:可是为什么一到上了学之后就被禁锢起来了?

杰森:对,实际上我自己内心仔细的体会过国内小孩的教育方式,我说国内它的考试系统是一个选拔系统,它就是一定要从小第一年就开始把你在班上划等级,就像我妹妹说孩子班上平均分数95分,这意味着什么呢?你只要错一道题,你就是从班上的第5名变成第10几名、20名。

那么这个概念实际上就是孩子拼命的反复练习,就是一道题,同样的类型要反复做反复做反复做,做到就是机械化的做,然后套入式的做,而且量很大,你必须要做成那种惯性的去做,因为你不可能每道题有新的想法去想,你必须这个题型我用这样的解答方式,这个题型我用这样的解答方式,这样训练出来的结果,事实上拔到尖上的那一群人,那孩子真的就是那种套入掌握最好的人。

主持人:所以它培养的就是那样的人。

杰森:这样的方式它选拔出来的顶尖人还真都是掌握套入式的人。

(待续)

(据新唐人电视台《热点互动》节目录音整理)

视频:【热点互动】高考把中国带向何方?(上)

视频:【热点互动】高考把中国带向何方?(下)

相关新闻
【投书】从校长贪污看北碚教育的群魔乱舞
河南“枪手团”曝光 教育家:高考体系离崩溃不远了
云南官员微博论“思想不可杀”引一片共鸣
2012高考零分作文之五:如果生活可以选择
纪元商城
这种肥皂不会耗损 永远陪伴你
每日更新:春天里的素色清道夫 不知疲倦
这种杯子为何如此火爆 加州女子偷65个被捕
这些亚马逊好物 让你生活品质大提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