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选读:【乐府】白头吟

潘慧君
font print 人气: 33142
【字号】    
   标签: tags: ,

“白头吟”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2)。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3)。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4)。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5)。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6)。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7)。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8)。

“白头吟”注释

1. 白头吟:乐府歌曲名,依《宋书‧乐志》应属大曲十五曲之一。《乐府诗集》列入相和歌辞,楚调曲。《玉台新咏》题作〈皑如山上雪〉,称为古乐府。
2. “皑如山上雪”两句:皑,音凯,说文:“霜雪之白也。”皎,皎洁,指月色之光明洁白。首二句为起兴,兴中有比。
3. “闻君有两意”两句:闻,听说。两意,犹“二心”,与下文“一心人”对比。故来,特意来。决,《玉台新咏》作“诀”;“决绝”,决裂和断绝关系。
4. “今日斗酒会”两句:斗,古代盛酒的器具。会,相聚在一起。明旦,明天早上。沟,即下文的“御沟”,指环绕宫墙的渠水。一说“今日”、“明旦”比喻世事无常、感情变化很快。
5. “躞蹀御沟上”两句:躞蹀,音同谢蝶,小步慢行的样子。御沟,流经御苑或环绕宫墙的渠水。东西流,即东流;“东西”是偏义复词,这里偏用“东”字的意义。沟水东西流,言过去的爱情生活将如沟水东流,一去不返。
6. “凄凄复凄凄”四句:凄凄,犹“凄凄”,悲伤貌。复,再、又。嫁娶,偏义复词,偏用“嫁”字。啼,哭泣。一心人,用情专一之人;“一心”与“两意”相对。白头,头发白,指老年。张玉榖《古诗欣赏》:“‘凄凄’四句,……盖终冀其变两意为一心,而白头相守也。妙在从人家嫁娶时凄凄啼哭,凭空指点一妇人同有之愿,不着己身说,而己身已在里许。”
7. “竹竿何袅袅”两句:竹竿,指钓竿。何,犹言“多么”,下句同。袅袅,音鸟,形容钓竿柔长而有节奏地摆动的样子。簁簁,音洗,此诗中因押平声韵,读席,为“漇漇”的假借字;本是羽毛沾濡湿润的样子,此处形容鱼尾像濡湿的羽毛。在中国歌谣里钓鱼有男女求偶之意,这里引申为爱情和幸福婚姻的象征。
8. “男儿重意气”两句:意气,指情义。“何……为”犹言“为何”、“何为”,把“为”字置于句末,是表示感叹语气。钱刀,即钱币,古代钱币有作刀形者,故名之。所以钱又称为钱刀。

“白头吟”赏析

此诗最早见于《玉台新咏》,题为〈皑如山上雪〉。《西京杂记》卷三云:“相如将聘茂陵人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传说本篇为卓文君写与司马相如之作,然按《宋书‧乐志》所载,本篇为“乐章古辞”,与〈江南可采莲〉、〈乌生八九子〉同为“汉世街陌谣讴”,与卓文君无涉。《宋书‧大曲》、《乐府诗集》、《太平御览》等亦以其为古辞而已,陈沆《诗比兴笺》则以为:“盖弃友逐妇之诗。”

全诗四章,每章四句一转韵,以女子口吻写出,表达出追求专一爱情的愿望。首二句以托物起兴开其端,“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形容情感之纯洁光明,同时也象征了主人公坚贞高洁的人格。从第三句“闻君有两意”开始,女子申明决绝心意,因男方已有二心,情感丧失纯净。第三、四章由愁转为深层的思索,体悟到婚姻并非一时冲动的情感,唯有“一心”之人,才可能相守终身。“竹竿”、“鱼尾”比兴男女思慕,言男女相得应以真情,岂以金钱乎?就像夫妻初结合时皆亲腻融洽,但要长久维持则需赖以“恩”、“义”。

全诗气格高华,主人公在此并不像像一般的弃妇那样自怜自哀,反而表现出高度的清醒与自觉,是主动去脱离这份已失去纯正的关系。结尾也不勉强挽回或心生怨恨,反而是用朋友的口吻勉之以道义,提醒丈夫:“男儿重义气,何用钱刀为”,人生并不是追求一时的欲望满足或功利前程而已。与〈有所思〉相比,此诗情感深敛,理性抑制。今昔交错,时而言己,时而言他,层层递进。至终皆不出恶言,表现了诗的温柔敦厚感。

“白头吟”参考语译

爱情应该纯洁光明,像山上的冰雪和云间的明月。
如今听说你有二心,所以特来与你诀别。
今天置酒作最后的聚会,明早分离于渠水两头。
分别后徘徊在渠沟旁,望着沟水东流,(如咱俩夫妻情分一去不返。)
悲凄呀悲凄,婚嫁其实不须伤心哭啼,
只要嫁得可以一心一意对待你的人,白头到老永不分离。
与你情爱相投时,就如那钓竿与鱼儿,情欢意洽于水里。
男子应以情义为重,何必那么看重金钱呢?

摘自《古诗选读》文津出版社 提供
【古诗选读(附吟唱光碟)】邱宜文主编 文津出版社

“诵诗三百、歌诗三百”,诗歌本 为最精炼且富音乐性之文学,古以弦歌雅乐,匡正民心。本书选录唐以前最富代表性之诗篇,加以注释赏析;并集合两岸杰出音乐工作者,重译古谱及吟唱,还原古 代笙歌吟咏之风。全书内容含古歌谣、《诗经》、《乐府》、《古诗十九首》、魏晋南北朝诗作等约90首经典篇章。附录光碟曲目选自唐《风雅十二诗谱》、明 《魏氏乐谱》、清《诗经乐谱》,及今人创作曲等,优美纯净,重现古庙堂大雅之声。希望提供国人一份可资潜移默化,达成温柔敦厚诗教目的之精神食粮。@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古歌谣为散见于典籍中的上古逸诗,其辞简短隽永,自然和韵,而未收于《诗经》。今所见者多录于郭茂倩《乐府诗集》与清‧沈德潜《古诗源》中
  • 古歌谣仍占有着重要的一席之地,沈德潜在其〈古诗源序〉中便提到:“使览者穷本知变,以渐窥风雅之遗意。犹观海者由(辵+羊)河上之以溯昆仑之源,于诗教未必无少助也。”
  • 凤凰与麒麟都是上古传说中的仁兽,只有太平盛世时才能见着,而今却在乱世出现,还沦落猎人之手;一如仁者之不遇明君,竟遭逢轻视戏弄。
  • 子产是春秋时代郑国的大夫,于昭公时为相,从政期间使得郑国富强,百姓有礼。由于他不以利益为尚,而以礼义和全民的福址做为施政的考量,认为“为善者不改其度”、“礼义不愆,何恤于人言”(《左传•昭公四年》),重新分配田地,拟定军赋制,触犯到了许多人维护自己的私心…
  • 楚狂接舆作歌之事见《庄子‧人间世》及《论语‧微子》篇。《论语》所载较简:“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 延陵季子将聘晋,带宝剑以过徐君。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季子未献也,然其心许之矣。使反而徐君已死,季子于是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徐人乃为之歌。
  • 〈越人歌〉是中国历史上记载的最早的一首翻译歌。它出现在先秦时的楚国;当时的令尹鄂君子晳有一天“泛舟于新波之中”,听到划船的越人唱起了这首歌,由于歌词是越语,鄂君子晳听不懂,还找了当地人来翻译成楚语,就是今所载之〈越人歌〉。
  • 这首来自古越的歌谣,文字浅白活泼,细思量则备觉情深义重,含蓄中互道决不为贫富而相忘:“乘车”、“跨马”代表富贵,而“带笠”、“担簦”则言贫贱。
  • 首章以盛开娇艳的桃花,比拟新嫁娘容姿艳丽,于归之得时。二章以实起兴;由桃树圆硕的果实,象征婚后能多子多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