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课教材(高级):以身试法

成语故事
正见文化课教材编辑小组
font print 人气: 35
【字号】    
   标签: tags:

【原文】
……太守(1)以今日至府,愿诸君卿勉力(2)正身(3)以率下。故行(4)贪鄙,能变更(5)者与为治。明慎(6)所职(7),毋(8)以身试法。

(《汉书.卷七六.赵尹韩张两王传.王尊》)

【注解】
(1)太守:官名。
(2)勉力:努力。
(3)正身:修身、以身作则之意。
(4)故行:以前的行为。故,旧有的。
(5)变更:更,音“耕”。改变。此指改过向善。
(6)明慎:审慎明察。
(7)所职:所掌管的职务。
(8)毋:音“无”,不要。

【故事阐述】
汉代时,有一名叫王尊的官吏,他为官非常正直、从不畏豪强。王尊小时候父母去世,就跟随伯、叔父帮人牧羊维生。由于他十分好学,在牧羊之余,也熟读史书,为往后的官场之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他奉命出任为安定太守时,为了告知自己管辖区的各县令一个做事的准则,于是他一上任就发出一则公告给各县令。通告上说:“我王尊现今奉命为此安定城的太守,希望各县令能努力以身作则,作为人民的表率,带领人民。以前不好的风气,也希望大家能革除,和我一起来治理这个地方。同时谨慎的尽守自己的职责,不要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而亲身去试探王法。”

后来“以身试法”就被用来形容无视于法律的制裁而犯法。

【讨论】
(1)王尊担任人民的父母官有什么特色?
(2)他奉命为安定太守时,首先发出了一则什么内容的公告给各县令?
(3)王尊正直、不畏豪强的个性,使当地的老百姓过着免除贪官污吏危害的日子。俗语说:“苛政猛于虎”,请你和同学分享一下政治对人民的影响有多巨大?

【造句练习】
例:像你这样熟知法律的人,怎么会以身试法伪造文书呢?
例:请不要以身试法购买盗版的光盘,得不偿失啊!

【课后时间】
请把下列词句,组合排列成通顺的句子:
(1)以身试法 (2)他明知道这样做 (3)终究铸成了大错 (4)是违法的(5)却心存侥幸

【参考解答】
他明知道这样做是违法的,却心存侥幸、以身试法,终究铸成了大错!

--转载自正见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三国时代末期,蜀汉被灭亡后,只剩东吴偏安于江东。因此西晋武帝任杜预为“镇南大将军”,派遣他领军攻打东吴。杜预率军进击战况顺利,短期内即攻下吴国多座城池,吴军都督孙歆等多人被俘虏。
  • 王章,字仲卿,是西汉泰山巨平人。他在朝廷做官时,以直谏敢言闻名。王章出身贫困,当他年轻还是个穷学生时,只和妻子两人住在长安。一天,王章生了重病,家里却没有被子可让他覆盖取暖,只能躺在用麻草编成供牛御寒用的衣物里。
  • 对于如何治理百姓,孔子说:“使用政令去引导人民,用刑罚来约束人民,人民只会求得免于犯罪受罚,却不会有知耻之心。使用道德来教化引导人民,用礼制来约束人民,人民不但会有知耻之心,也会改正错误返回正道。”
  • 盖廊庙建筑所用的木材,不是一棵树上的枝干能完全提供的;用狐狸腋下白毛皮所制成的暖和轻柔的裘,也不是一只狐狸腋下的白毛皮所能完全供应的;一个国家的治乱安危,存亡荣辱,也不是靠国君一个人的能力就能承担,必须凭借众多朝臣同心合力才能做到。
  • 唐玄宗很器重苏颋,准备倚重他作为宰相,对他的礼节待遇和咨商问题,和其它大臣都特别不同。在下令任命他为宰相的前一天,玄宗秘密行动,不想让左右大臣知道,等到天黑后,玄宗才命人写诏书。玄宗询问侍臣说:“宫廷外是谁值夜?”就派人拿着蜡烛去叫来,人到了一看是中书舍人萧嵩。
  • 无妄,是《易经》卦名,卦象是下震上干。《易经》六三的爻辞是:意料之外的灾祸。有人将牛系住,过路的人把牛顺手牵走了,同乡的人因为丢牛而无故招来怀疑和搜捕的灾祸。
  • 春秋时代,齐国爆发大饥荒。黔敖在路边准备了食物,供应饥饿的路人来吃。有一个饥饿的人用衣袖遮着脸,拖着疲累的脚步,跌跌撞撞地走来。
  • 西晋时,有个文人名叫左思。他的长相并不讨好、口才也笨拙。当时,他决心要做一篇述叙三国时代都城的文章,消息一传开,一位非常有名的作家陆机,便十分不以为然,把它拿来当作笑谈。
  • 战国时代,齐、楚、韩、赵、燕、魏等诸侯国,以合纵政策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赵国派遣使臣魏加去见楚相春申君说:“您安排了带领兵队的大将吗?”春申君说:“是的,我想派遣临武君为将领。”魏加说:“我年少时喜欢射箭,我想用射箭做个比喻,可以吗?”春申君说:“可以。”
  • 西晋亡国后,苻坚消灭了代国、前燕、前凉后统一北方,并自称大秦天王。而琅琊王司马睿则在南方的建康称帝,建立东晋,与北方的苻坚相抗衡。公元383年八月,苻坚率领大军要攻取东晋。晋武帝派大将谢石、谢玄等领兵八万对秦军还击,同时又派大将胡彬率五千水军前往要塞寿阳防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