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幼儿会思考 可识别成人烦恼

font print 人气: 7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012年08月24日讯】(大纪元记者王嫣然编译报导)幼儿是否对成人的态度没有识别能力?一项新研究的结果表明,并非如此。他们能够区分出可理解烦忧与无理取闹,并对其作出相应的反应。

据NBC新闻网报导,针对幼儿对成人态度的反应问题,德国莱比锡(Leipzig)马普进化人类学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Evolutionary Anthropology)的科学家对男女各24名且年龄在36至39个月的幼儿进行了实验研究。

在实验中,每名孩子和两名成人为一组,进行互动活动。在每项实验中,一名成人会给一定情况以表情做出反应,比如皱眉、呜咽或撅嘴,显出不高兴的样子。这些反应或者是对合理苦恼的表现,或者是对某些不太严重事情的过激反应。

其中一组实验的两种情况分别为:一名成人把另一名成人手上的玩具盒盖打掉了,对此显示出合理烦恼;另一个是一位成人衣服的袖子被玩具盒盖挂住了,对此显示无理智的激动。另一组实验中,一名成人发现了额外的弹珠,但不与另一名同组成人分享;另一个是两人平分,每人6个弹珠。对这两种情况作出表情上的反应。

研究人员发现,这些幼儿会对其中受到真正伤害或不公平待遇的成人表示关切,甚至对那些发无名火的成人,过后都会表示同情。

在进一步的测试中,成人和幼儿各一名。工作人员给成人一个氦气球,而给幼儿两个。当成人的气球“一不小心”飞走了,感到很沮丧时,目睹这一切的幼儿会很快把自己的其中一只氦气球递给成人。因为他认为,这名成人的懊恼是合理的,值得同情。

这证明,三岁左右的孩子能够判断出,一个人对特定事件或情况烦恼的反应是否合理,这种判断也会影响他们决定,自己是否需要做些什么来进行帮助。幼儿在面对情况时,会对正在发生的事进行思考,而不是单从表情的困扰就简单同情。如果他们确定这种困扰毫无根据,一般不会去同情。

该项研究结果发表在《发展心理学》杂志上。

(责任编辑:林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严厉、赚钱养家的父亲已不能满足孩子的需求了,父亲节前夕的八月五日,儿童福利联盟召开记者会,公布“哎唷喂呀”儿童专线的年度调查报告,并提出了“关心、专心、用心”的现代好爸爸主张。
  • 在心理学家的眼中,“偷窃”是八岁以前的一种“特殊语言”。“妈!小明偷了我的忍者龟!”、“小咪偷了我的龙猫!”有时就连自己的弟弟,他也会指责道:“弟弟是小偷,他偷了我的恐龙故事书,不要脸”!
  •   心理学家佛洛依德曾说,恐惧是与生俱来的特质,这些恐惧包括了怕黑、怕鬼、
    怕一些不知名的东西。
  •   我真不明白,“讲话”为什么也是一种罪?
      前不久,我们一群不足“发言”年龄的小孩子,聚在一起大吐苦水,其中最令我们不平的就是,爸妈的“长舌论”。
  • 如果每个父母都像那个喜欢抓孩子头来撞墙的妈妈,那么我建议“大家全住帐棚”,免得大人生气,小孩遭殃。
  • 今天,我要以三岁小孩的尊严,及最虔诚的心情,告诉全天下的父母亲大人们:我不要“体罚”。
  •   我是一个很容易“悔过”的人。说这句话,其实有许多无奈,比方说,我和弟弟打架,说打架当然有些夸张,因为我只和他推挤、玩耍、碰撞,然后争执,到互有伤害而已。
  • 老实告诉你,我说的故事并不难耶!有时还会有太空科技及神怪小说的色彩,只要爸妈专心听讲,一定会受益良多。我敢打包票,不好听不要钱。只是知音难寻,每回不消等我讲到五分之一,爸妈已不怎么耐烦。
  • 如果你问十个小朋友:“怕不怕牙医?”起码会有九个告诉你:“怕!”那一个不怕的,很可能在说谎。
  • 有些鼓励性言语说得不恰当,不仅可能破坏孩子的自信心,还会给孩子一些很不好的影响。这里我们列举了几种听起来没错,但实际上对孩子成长不利的鼓励之词,希望引起爸爸妈妈们的重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