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子 : 星星知我心 我心不识星

唐子

人气 9
标签:

【大纪元2012年08月31日讯】星星知我心,何意?司马懿是个人物,东汉和曹魏四代重臣,其史事载入《三国演义》,与蜀国丞相诸葛亮分庭抗礼之际,时常夜观天象以查人事变化。某日看到一颗星掉落,司马懿说:孔明(诸葛亮)死了。依据儒家史观看司马懿,可谓阻止汉朝第三次统一中国的天意代表(仿当今“党代表”的称谓,可称为“天代表”。可以说孔明死于司马懿的真心渴望。

司马懿从其高祖征西将军司马钧起,到他是第五代了,打破了“富不过三代”的说法,被曹魏第二代皇帝曹睿升为舞阳侯,司马氏成为数一数二的大门阀。第七代司马师先后受封晋公、晋王。第八代司马炎建立一统中原的晋朝(西晋)。司马炎说:“本诸生家,传礼来久。”

司马懿是礼教的护卫者,东汉名儒,文武双全。就个人德才而言,不如锦囊妙计叠出并神奇无比的诸葛亮。但当诸葛亮要凭个人才华一统中原,有违天意,所以历史眷顾司马懿。司马懿与诸葛亮相抗衡,虽然屡败,却因顺应创建晋朝的天意而总能绝处逢生命比孔明长。

巴西作家科埃略的小说《炼金术士》里,一个天代表(老人)对一位人间牧羊少年说:“当你真心渴望某样东西时,整个宇宙都会联合起来帮助你完成。”老人说的真心并非世人说的人心痴情。中国《牛郎和织女》的神话,讲述王母娘娘的小女儿动人心降世与牛郎结婚生子的故事,结局却是升天成为两颗相距遥远的星星。牛郎和织女的结局是化作天上两颗轨道不同的星星,真心相爱做夫妻只是一次地球旅行。人回天好比是心升级,人成了天上星。

星星知我心,中华象形文字•形象思维的话语,修德慎言可搭星与人的桥。五四运动后,科学假说叠出。性情中人善意在心,不敢随便假设,更不敢诽谤;居心不良伺机竭力诬陷。中共搞各种运动逼人表态,用辨析话语说不能辨析的家务似的事,乘机诬蔑人以混淆是非。

看宇宙天象,太阳升降、月亮圆缺都是有一定规律的,地上有相应的艳阳天、月明夜以及人的劳作和对酒当歌等行为。天象促使人行动,例如打雷使人心惊肉跳或掩耳闭目,刮风下雨使人躲在房屋或山洞里。这样观看天、地、人,真心其实是顺应天意,比科埃略细微。

东汉末年,汉朝气数已尽,诸葛亮心知肚明,却因为刘备“三顾茅庐”而出隆中,以个人才华和四川的地理优势,为刘氏家天下在汉献帝之后出中原而在巴蜀之地续了40年的命。诸葛亮自知逆天行事,虽呕心沥血和鞠躬尽瘁也不能够创下与姜子牙齐名的建国伟业。这就是说,孔明行事是感恩图报,并非顺应天象而动,所以日月星辰未能连成一线帮助他。这就有了《三国演义》这样一说:诸葛亮欲布八卦阵击败司马懿,鬼使神差魏延灭灯破了八卦阵。

相反,尽管曹操听闻司马懿有狼顾模样(听人在后面喊,身体不动而能狼似地转头向后看)并验证属实,还梦到过三匹马同在一个槽里进食(暗示司马氏吃掉曹氏),曾经提醒儿子曹丕要警惕司马懿以后干预曹氏的“朝政家事”,可曹氏魏国还是落入司马氏之手,这是命中注定。曹氏强劲在文学和军事上,曹丕、曹植之后就衰弱不堪,真正显贵不过三代。司马懿顺应礼教趋势而动,从高祖到子孙生命都受到召唤,第九代才衰落,故而八代人能够心想事成。

身为中国人,做男人女人、父母夫妻及儿女,你是否清楚男女、父母、夫妻、儿女之道?你一生可否有过真心的渴望?1990年一部《渴望》电视剧以女工刘慧芳的爱情经历,揭示大陆中国人即使在大文革10年里社会动荡、是非颠倒的背景下,依然呈现对人间爱情、亲情、友情以及美好生活的渴望。此剧轰动全国,感动千万人。“渴望”成为热词。

可谁料想从1992年改革起至今才20年,中国大陆居然被拜金主义全面击溃,“向前看”变成“向钱看”: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才有钱。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美其名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中国•新社会。眼下中共统治的大陆道德完全崩溃,社会溃败已至绝境,“心乱•心死”而无可救药了。中共对此束手无策,在2009年还拍摄《西南剿匪记》,继续传播谎言:“中共把土匪由鬼变成了人”。这不仅令人恶心,更颠倒历史。中华民国的西南贵州,民风淳朴,土匪比当今中共官民更像人。

中共统治下的“我”,基于整人和被整的政治运动经验,用咒骂和谎言伤人,蛮不讲理。英国人洛克的“我”,基于科学经验,能够有定义、例证、辨析与综合的清晰论证。法国人笛卡尔的“我”,基于对传统观念质疑审视后的选择,推理如同几何证明般没有情绪的纠结。

我心不识心,何意?有问题最好答,以怀疑后确信的观点作推论,理性思维展露。斗转星移,中共政策引领“权贵联盟先富”。中国人在大陆普遍丢失敬畏天地的心:严重缺德,用名利色情等感觉评判一切。三人行必有我师,敬重哪怕只教了一个字的老师,凸显仁义伦理。党文化教我们听人讲话不感恩只批判,跟老师也争斗,“我是流氓我怕谁”而无耻无畏。

相关新闻
宇宙新发现及其启示
观心:“物质场”和天象的关系(三)
诸葛亮子孙三代忠义殉国
漫谈古人的观天术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