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古迹建筑 荣耀自临

黄采文
font print 人气: 78
【字号】    
   标签: tags:

2001年10月倒数的第二个周末,来自台湾的建筑师李学忠在澳门代为领取了一座“全球公益联盟荣誉勋章”。得奖人是李学忠的父亲——台湾国宝级建筑师李重耀。

台湾国宝级建筑师李重耀。(摄影/丹尼尔)

创立于1464年,总部设于法国巴黎的“全球公益联盟”(Ligue Universelle du Bien Public)是联合国非政府组织,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著名金质荣誉勋章颁授机构。

美国总统甘迺迪、英国首相丘吉尔、中非总统巴达司(Ange Pattasse),以及毕生为救济穷困而奉献的德蕾莎修女及皮埃尔神父等知名人士,都曾获此奖殊荣。李重耀是获此勋章的首位台湾人。

建筑师李重耀获颁“全球公益联盟荣誉勋章”。(摄影/丹尼尔)

高龄87岁,李重耀身形清瘦,尽管因为气喘老毛病而带着氧气管子,他仍习惯性的挺直着腰杆,两眼炯然有神。谈起获颁此国际奖项荣誉,老人家打开一贯的“大嗓门”,活力依旧,“最大的光荣啦!……好像是天掉下来的东西。呵呵……”开心、喜悦尽在平华无修饰的言词中,不说,很难联想眼前这位典型的“台湾乡下老阿伯”,慈爱、平易近人、不擅言词、谦冲而知足的老者,是台湾修护古迹的第一把交椅。

一部活生生的“台湾建筑史”

李重耀是生于日据时代的农家子弟,有台湾总统府化妆师的称号,18岁时便进入台湾总督府工作,也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维修总统府的工程,更参与二战后台湾多项地方建设的设计与规划,因此,有人说他是一部活生生的“台湾建筑史”,他也是台湾最早、经验最丰富的古迹维修建筑师。

他一生获奖无数,在台湾,与建筑相关的业界、政界、学术界都对李重耀尊崇备至。

前内政部营建署署长陈光雄与李重耀有着超过三十年的情谊,电访他询问老前辈获奖一事,他开心不已:“台湾就他一个,这个非常难得,他应该得的,他六十几年贡献在建筑领域里,确实是实至名归!”

前交通部铁路局改建工程局局长、前交通部技监蒋鑫如,谈到老师得奖,也回应说:“光是凭他这种精神,再加上他在这方面的这种专业、投入,等于是理所当然的啦,实至名归。”

李重耀的么儿、建筑师李学忠也表示一点也不感惊讶:“我完全不会觉得意外!”从小是父亲的“小跟班”,李学忠如愿承父亲衣钵,自美学成归国至今二十多年一直随着父亲从事建筑事业。

李学忠剖析父亲得奖的原因,一是由于参与“九二一”地震的灾后重建,以及长期致力于台湾建筑文化的保存,与建筑技术、建筑文化教育的传承。李重耀的付出,李学忠一点一滴都看在眼底:“这个‘传承’,说实在的,以现在这么功利的社会,谁会去做?”

挑起震后古迹重建的重担

时间回到1999年9月21日,凌晨1点47分,芮氏规模7.3、震央位于南投县集集镇的地震,顷刻间的撼动导致2,415人死亡,51,711间房屋倒塌,53,768间房屋半倒。当时高龄76岁的李重耀以自己的影响力发动建筑公会,带领约500名建筑师,至灾区协助救灾与重建。

陈光雄说:“这是他最乐意的,只要哪里有重大的灾害,有灾情的话,灾后再重建他都会参与。”对于这位长者,陈光雄话里有折服、有心疼:“走在灾区里,大家担忧他年纪大了,都对他说:‘小心、小心’,但他不认老的,他一定走在前面,他不认老的。”

李学忠也语带感性地回忆十多年前的往事,“那么高龄了,他那时蹲在地上啊,全部都蹲在地上,他就在地上画图,告诉工人这些东西要怎么弄,这个地方要怎么盖……我自己看到的时候,满感动的。”为期半年,李老就这么义务往返奔波于中部南投灾区与台北住家。

雾峰林家花园本堂(大花厅)内的戏台华丽精致。(摄影/苏玉芬)

谈到“九二一”重建,老先生兴致全来,原来,他不仅义务参与重建,还有一项“不顾肚子”的事迹。被内政部定为二级古迹的雾峰林家在地震中难以幸免,五落大宅全数倒塌,其中有四落在地震前经台湾大学城乡研究所做过测绘记录,重建有图可鉴,但第五落“宫保第”不仅独缺绘图纪录,地震后清理时将倒塌“残骸”与其他建筑物混杂一起,无法识别,重建工程难上加难。

于是,前四落大宅重建工程很快找到承包单位,“宫保第”则令当地政府头痛不已,经过台湾多个大学建筑学识单位与内政部营建署评估,这桩“不可能的任务”被认定非老先生不可。老先生回忆这项令他不敷成本、投入近八个年头的工程,开怀、自我调侃的语气里,听不到一丝抱怨与不平,“这一栋最乱、‘尸’又不成‘尸’,图也不准,叫谁来修?拢是这种‘坏康’(棘手)的才会找我啦!呵呵。”

当时台中县文化局长、现任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副主委洪庆峰三次登门请托,当时行政院文献会也派人央请,“还请这些熟悉的教授,来说服我。说不过人家啊,就要接受了啊。呵呵……”在老先生幽默的背后,流露出厚道与道义。

但回到现实,没有图、不知散落何处的断垣残壁,重建从何开始?“用闻的!闻看看这根木头、柱子需要放哪里啊!”当我们信以为真,想像不可思议的复建画面,老先生开怀的笑说:“无啦,我是说笑的啦。”原来,不将困难视为苦差事,乐观以待,所以老先生总能完成不可能的任务。

“用闻的”是比喻,但真实的工程一根根木头、屋梁进行核对、比照,似乎不比闻的来得轻松。费时八年,2010年10月底,雾峰林家重建完成的揭牌仪式上,李学忠代替父亲出席。回顾过程,父子俩都松了一口气,“好像一个责任,担一百斤担子到了目的地了,呵呵。”老先生极为开心,好似一点一滴累积偿还了所有的债务。

“伊是憨人啦!我母亲老是说他一生都在做‘吃饱换饿’的事!”李学忠也传自父亲的幽默,如此形容李老。说是“债务”,一点不为过,在台湾政府的预算中,修护古迹的经费往往短绌,再加上李重耀坚持“修旧如旧”,维持建筑物最原始的风貌,往往费时、费力,从政府接下的工程设计费,往往是亏多于盈。损失多少?老先生云淡风轻:“说实在的,这个无法算起啦……”

“我们的职业就是这个啊,不是为了要赚钱,熟知这一项(建筑),就做这一项,可以吃饭就可以啦。把古迹保留给后代看,比较重要啦,不然后代看不到啊!”这番话出自老先生口中,百分之百地纯粹。

踏实坚忍的台湾牛精神

李学忠对这位处事执著而单一的老爸一点办法都没有,“他是一种‘台湾牛’的精神,他就憨憨的做,做了好,人家就会来找他,他就是这样子啊!”

深植在李重耀身上的“台湾牛精神”,就从他15岁就读台北开南工业学校建筑科起,便可窥出端倪。生在务农家庭经济并不富裕,兄长牺牲升学机会成就李重耀的求学路,小小年纪的他分外珍惜,没让父兄失望,优异的在校表现令日籍老师新井英次郎对他另眼看待,不仅启蒙李重耀的中国传统建筑知识,倾囊相授外,还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

被挑剔的日本人肯定,还不止这一桩。18岁刚毕业,就被日籍老师推荐到台湾总督府工作(即现在的总统府),进入这个犹似台湾人的禁地,李重耀以新人之姿,每日早到一小时,晚退两小时,三个月内完成三年的职训过程,打破总督府历来的职训纪录。当时如同皇帝般地位的台湾总督长谷川,对这位台湾的小伙子另眼相看,特准予李重耀早晚各两个小次的咖啡加蛋糕的“Tea time”。

受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火摧毁的台湾总督府。(李重耀提供)

受自律甚严的日本人赏识外,二战结束后,李重耀更受中华民国政府重用,参与修复当时遭战火摧残而残破不堪的总统府。日后,更参与美国政府协助台湾战后的重建工程,建构台湾的医疗网络,至今台湾乡间仍可见的小小卫生所,设计多出于李重耀之手,当时的他还表现优异受总统蒋介石召见。

日式教育,为李重耀打下扎实、严谨的专业基础与态度;参与战后建设,则累积实务的专业经历。此后,离开公务员生涯的他,开始挥洒另一片建筑的天空。年少时对中国建筑兴趣浓厚在此时发酵,工作时余,他遍访台湾庙宇、古厝匠师充实自己传统的建筑知识与技术,开启了他设计庙宇与维修古迹建筑的生涯。

“在台湾可以数出来的寺庙如果要修建的话,大概少不了他,一定会找他,他最懂、最了解。古迹的维护方面也会想到他。”陈光雄对李重耀满是佩服:“他把总统府的古迹建筑都弄得很清楚,如果现在总统府要整修的话,不是随便可以修的,一定得找他。”

除两度维修台湾总统府外,李重耀修护过台北市孔庙、草山行馆、台北故事馆、台北林泰安古厝之异地重建、设计建造木栅指南宫、桃园神社等古迹的保存……

陈光雄还透露没有政治色彩的李重耀备受前总统李登辉青睐,“李登辉当总统、当副总统、当台北市长时,都把他奉为最高的咨询顾问,只有要涉及到建筑或者是台湾历史都会找他来谈,他不谈政治思想,他专门谈建筑技术、历史。”

道地的台湾乡下青年,受日本人青睐,受“外省人”重用,也受“本省人”的总统尊重,李学忠看在眼里,有他对父亲的一番解读,“他经常跟我讲:‘我学历不比人家好,为什么人家愿意将事情交给我处理,那就是我比人家更认真,做事更踏实。’他认为,他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心力。”

80岁之前没有假日

如今年迈的李重耀身体不若以往,李学忠形容,以往工作中的父亲根本就是“铁人”,“他80岁以前完全都没有假日。假日里如果没出去看工地,或者是去教书、培训,他就是在办公室,整理他要做的事情啊,或者是他的资料,他是一个不能没有工作的人……”

七年前,近80岁的李重耀每个周末,仍然亲自做匠师的培训,一点一滴传承修护古迹的技术。“匠师都没有人在教,都不会,都偷工减料,偷偷的减掉,这个没有教怎么行。”于是老先生建议营建署办理匠师培训。

出钱又出力,李重耀“吃饱换饿”的美事又添一桩。陈光雄说:“他要传承,现代的建筑学里把过去传统的匠师有的技术都遗忘与忽略,所以他要维护这个。”但吃力不讨好,专业又冷僻的技术,老先生出马教授,连李学忠都不得不佩服老爸的惊人活力。“他80岁高龄的时候,每个星期六、星期天每天要站六个小时去教那些匠师,办了三届。”

秘书林美凤对老板更是折服不已,“以前,我跟他出去,他用走的,我用跑的。每个人看到他,都恭恭敬敬,大家对他都很尊重,不管在学术界,或是在政界,大家对他都很推崇……”

成功与荣耀 无求自得

“无意中啦,无意中啦!”再次谈到最新获奖原因,老先生还是开怀地表示意外,“可能我们做这种行业当中,风评啦,可能是这样子而来,我是这样想,不然怎么……我们也不是有名的人啦,也不是有外交手腕,说难听的,我也没有请过客,呵呵……”

不擅交际,没有经营谋略,不讲企画行销,更没有形象包装,原来“成功”在李重耀的“诠释”下可以这么单纯。有人总是说,李老是一部活生生的台湾建筑史,但他何尝不是见证台湾社会在物欲横流的时代里,反璞归真的人性光辉才禁得起时代淘洗而日久弥新。

“我觉得,不论做什么,一步一脚印,台湾人说头上三尺有神明,做什么事情啊,上苍会记一笔的,不管做好,做坏。”李学忠感触至深,语气诚挚。

无所求,尽自己最大的本分,老天会赐予成功与荣耀自然降临,这是老先生一生最佳的写照。
 
本文转自第212期【新纪元周刊】“人物特写”栏目
http://mag.epochtimes.com/gb/288/11065.htm

新纪元杂志PDF版订阅(52期10美元)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理一年四季风景如画,是白族的主要聚居地,保存着古朴而浓郁的白族风情。
  • 嘉峪关城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一三七二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因城在嘉峪关麓,故名。
  •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的合葬陵。因处于长安西北方、八卦的乾位而称乾陵。   
  • 古时泰山称岱山,又名岱宗,至春秋时改为泰山,因地处中国东部,故称“东岳”。
  • 大理一年四季风景如画,在诸多风景名胜之中,以风、花、雪、月四景最为著名和引人入胜。
  • 济南古称泺,后称历下,至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自古即为政治、经济、交通、文化中心,境内有大明湖、七十二泉、千佛山等名胜,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 银川的气候具有夏热短而无酷暑,冬寒长而无奇冷的特点。因此,曾有人赞美银川︰“春至银川满城花,夏至银川满眼绿,秋至银川满目金,冬至银川暖如春。”
  • 珠江又是一条充满传奇色彩的河流,碧水潋滟、华灯闪烁,明珠镶嵌的百里珠江,向人们展示着广州城厚重的肌理,诉说着悠悠千古动人的故事。
  • 广州古城,山环水抱,藏风聚气,具有“三山五岭雄,三江五河美”的山水格局,和“白云越秀翠城邑,三塔三关锁珠江”的优美环境空间结构。
  • 海珠石在今海珠广场一带,原为江中一巨石,事实上是一块由白垩纪红色砂砾岩构成的大礁石,因耸起于江水之中,故又称海珠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