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下)

作者:苏醒
font print 人气: 53
【字号】    
   标签: tags:

对比汉印,再看近代篆刻,真是差别很大,无论多大的盛名,都是无法和汉印相比的。那是一种雍雅高贵之美,一种精整大气之美;平和之下展现博大、理性之中彰显机趣。

今人更多的是一种随意,时下流行一个艺术名词:松动,松动背后更多体现的是一种松垮和松散,反映的是随便,不喜欢约束。欣赏吴齐派,崇尚近代风貌,其实是追求一种激越,一种跌宕起伏。

这也正是近代艺术的蜕变走向:纯正典雅被跌宕随便所取代,更加注重了艺术的表面形式的极尽变化,内蕴日趋单薄。而他们的末流,更是形成风气,所形成的负面积累,几乎都被当代印人所继承下来。

浙派的开山之祖丁敬早期曾受到皖派篆刻的影响,他不满当时风气,写了一首诗:

古人篆刻思离群,舒卷浑同岭上云。
看到六朝唐宋妙,何曾墨守汉家文。

诗的前两句,表面上是赞美古人,但骨子里反映的是他自己对篆刻艺术一种“思离群”的思想和抱负,另辟蹊径,开创一代印风。这首诗写的极有气势,更多的是被人藉以反叛传统,施以胆敢独创的舆论支持。这些理念对后世影响深远,正是今日个性张扬、藐视传统的豪言滥觞。

吴昌硕身跨两个时代,对后世影响也是巨大的。以奇肆的石鼓文刻印作画,大气磅礴,今天与精整的汉印放在一起再看,却感到一种破碎感,不复有早年之韵,粗头垢服这一特色几乎被当代印人接受,并发挥到了极致。用各种方法敲击破损,以求古朴苍劲,虽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人为痕迹依然。

又如邓散木,章法的过度讲究和边栏的刻意雕琢,有失自然之趣,更好像木块的堆积。齐白石亦曾有“不知有汉”之言传世,与其他名家相比,可能是汉印内蕴最少的。

有人说从学科角度上讲,他以绘画的立场审视篆刻,对传统篆刻理念的阐释和理解都是片面和有破坏性的。无论他的书和印,都是以倔强尖锐、锋芒毕露之观,体现雄强纵横之意。

老辣猛利,参差不齐,往往以险造势,锐利至极,旋如铁片一般锐薄。章法疏密欹斜,对比强烈,更注重追求视觉冲击力。在这一点上尚不如吴昌硕的内敛而有笔意。

所谓的朱文并笔,线条重叠,更多的是外在的形式设计,内蕴非深。这种欹斜对比,被今人作为制胜法宝而神话。单刀冲刻,霸悍之极,尤具平面扩张感,确实开一代风气。

这一切都能直接展现在貌似繁荣,极度纷扰的当代篆刻上。看看时下印坛,个性张扬、奇形怪异成为风尚。据估计当代从事篆刻者已有万人之众,获得省级以上书协会员资格的印人约2,000人。

真是空前繁荣,各种展览和名目繁多的大赛让人眼花缭乱,为了急于成名,追求展厅效应,更加注重视觉冲击力和个性面目的形成,这在入印文字的泛滥,刀味外在的恣意狂怪,印面的奇异,形式的美术图案化上尤其明显,这与当代书法如出一辙,更多体现的是标新立异,消减甚至背离了篆刻艺术的传统样式。

在极度个性张扬风潮下,只追求过度火爆的印面效果而藐视传统,以荒率的制作方式,粗俗的文字,狂野的外表形态而风行一时,源于投机心理和极端的功利心。篆刻的审美绝不仅仅是视觉形式,还来自深厚的文化底蕴;还有个人的修养和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远离篆刻艺术的本质特征,背离了金石学传统内涵和样式,将是无根之木,反映了人心的没落和变异,在名利的驱使下,艺术标准愈加低下。

篆隶艺术自秦汉之后,沉寂千年,至明清方被解读出来,并被发扬光大,其中篆刻被开拓成与书画相并论的艺术门类,真实的用意自然是为今天作的安排。清代金石考据之风盛行,后人的解释是当时的文人慑于文字之祸,而转向学术研究,其实并非那么回事。

晚明禅悦之风与阳明之学结合,激扬出一股否定经典束缚、追求个性解放的叛逆思潮,宣扬三教合一,赞美人欲为主题的传奇《牡丹亭》,徐渭的大写意,陈洪绶的变形人物画都是这一风潮的回响。

书法尤以明清之交的傅山、王铎狂草而盛极一时。但大清立朝之后并未延续此路,相反却极淡化了这种风潮。以圣祖崇董,乾隆尚赵,仍是二王书风的正统延续。狂放和变形之风亦未成为当时书画之正统,后人以为阻碍了艺术的个性发展,其实仍是进化论的套解。

有清一代,在金石、文字、历史的考证、学术研究方面,成就非凡,超越历代。一方面体现了大清皇朝的时代特色;同时也是神意的安排,对历史上的文化进行整理和梳理,而为今天所用;把历史积淀的文化艺术解读挖掘出来,展现给今天,在正法时期不至于落下。同时也为世人的归正找回上古文化传统时搭建一个平台,当然还有另外的原因。@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文字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赋予了汉字极为丰富的内涵,古人历来就有:“字如其人,人如其字,文如其人,文以载道”之说,提倡“作字先做人,心正则笔正”。
  • 傅山在政治上不愿同流合污,不愿屈膝谋求功名利禄,在书艺上,他不追求赵孟頫、董其昌式的精致、平顺、唯美的书风。赵、董的“圆转流丽”,他认为太容易了,只须“稍临之,则遂乱真矣”。
  • (shown)日本飞鸟时代“遣隋使”之时,中国书法透过佛教经典和写经的传播,开展了对日本书法深刻的影响之旅。
  • 中国书法传入日本有四大历史高峰期,经过了这些时期的收藏,使得现今在日本国内能见的中国书法书迹在数量与质量上着录成人类的文化遗产;日本的书道可谓是中国书法的旁支,而日本的书迹收藏,也是中国书法在海外遗下的一个宝库。
  • (shown)在唐太宗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即日本舒明天王二年,日本“遣唐使”首发,借着留学生、学问僧、遣唐使的往复,(书法)名迹陆陆续续地渡来(日本),成为学习、鉴赏的对象” 。奈良朝的书道资料包含有金石文和纸本的毛笔墨书两大类,纸本毛笔墨书又可分为写经和文书两类 。这些纸本墨书反映中国书法名迹在奈良时代传到日本的盛况,其中又以东大寺正仓院珍藏之大量纸本文书遗迹为重要的历史文献。
  • (shown)当前日本国内仍然保存着从奈良时代 (公元710-780年)传承至今的古代贵重书迹, 历历证明奈良时代已经有多量的中国名迹渡海东传,奈良一朝对王羲之的崇拜可谓无以复加。
  • 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帝王,他不仅将封建社会推向鼎盛时期,而且身体力行地倡导书法,促使唐代书法成为中国书法史上辉煌的一页。
  • 中国书法历来注重字的气质、神韵,因为文字不仅与民族文化紧密相关,也反映出书写者的性格特征、志向、思想境界等。故学书要先学做人——立品为先,即必须修养人品。
  • 书道是将书法作品视为一个完整的有机体,从整体上、意境上、意韵上把握和体味书法艺术,故称“书道”涵义是很深的。
  • 清朝书坛有一句话叫“浓墨宰相、淡墨探花”,浓墨指的是刘墉;淡墨是指王文治,二人都是清初书法名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