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中国言论自由呼声爆发

人气 213
标签:

【大纪元2013年01月16日讯】(大纪元记者秦雨霏编译报导)上周,中国的言论自由呼声爆发出来,哪怕仅仅只有三天。催化剂是南方周末编辑反抗宣传官员篡改呼吁改革的一篇社论。《金融时报》报导说,在编辑和官员审查者之间的对峙在中国微博和街头触发了一波支持。从那之后,一家报纸抗议审查的行动迅速演变成更广泛的有关自由和中国政治未来的讨论。

当叶贝贝周一醒来,从互联网上得知有一个针对审查的抗议,他抓起早餐,跳上一辆出租车。他来到南方周末报社。“我一到那里,就感到我必须说一些什么。”叶贝贝回忆说。他30岁,为一个权利团体工作。他站在花台上,感谢南方周末具有独立思想的报导,跟大约100人的人群一起分享他对政治改革的希望并颂扬媒体自由的重要性。

“我从未参加过选举。我从未看见过选票。所以我不知道我在这个国家可以发出什么声音。”他说。“中国有这么多的问题—收入不平等,环境污染,种族紧张—如果我们不能说话,这些问题怎么才能被知晓和被解决?”

南周抗议事件对中国极不寻常

金融时报1月11日报导说,到周三,学生,商人和家庭主妇都在讨论美国式总统制度以及议会民主的好处。其他人在表达他们对腐败成风的厌恶。这样的讨论过去通常是私下里进行,但是现在这些随心所欲的谈话发生在警察耳边。许多旁观者在一张大大的呼吁“民主中国”的蓝色横幅上签名或写上支持的话语。

“这种感觉就好像1989年(天安门学生运动)开始时那样。”曾经参加天安门抗议的44岁的民运人士于刚说。他在南方周末报社外面发表亲民主的演讲,直到警察周四驱散抗议人群。

金融时报报导说,这次集会高峰时达到数百人,跟世界上其他地方比起来可能似乎很微小,但是它对于中国来说极其不寻常。中国每年有数千起抗议,几乎所有的都是有关经济或治理问题,比如强行征地缺乏赔偿,因为环境污染导致儿童生病,或者城管粗暴对待街头小贩。但是在广州,这是1989年来第一次,人们被允许站在街道上并且呼喊自由。

南周事件对习近平构成两难

金融时报报导说,虽然权力运动者在品味这个时刻—已经有多年他们无法公开提及1989年学生运动或者“言论自由”—这个抗议对中共新政治领导层构成了两难。

习近平,共产党的新总书记,现在面临着一个棘手的任务。回应更大言论自由的呼吁可能疏离共产党正统支持者。忽略这些呼声则带来运动可能升级的风险。

自由派和左派的政府批评者都对新领导人启动改革施加压力。

知识份子和媒体人员都呼吁习近平采取步骤走向政治改革。一封由70个学者签名的公开信上个月警告革命的风险,除非领导层开始实施宪法权利。一些人从习近平的家庭背景当中寻找希望:他父亲习仲勋在他的大多数政治生涯当中追求自由政策并且曾经被毛泽东迫害。

南周事件迫使习近平早点表明立场

金融时报报导说,习近平的第一次旅行是去深圳,邓小平经济变革的试验田。然后他又访问了革命老区,在毛泽东支持者当中唤起怀旧之情。

“新领导层小心翼翼的塑造自己的形象。给公众感觉习近平是亲民的,是邓小平的传人。”北京的历史学家章立凡说。“但是他也背诵毛泽东诗词。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他想要做整个共产党的领导人,而不是仅仅是自由派或左派的领导人。”

观察者说,习近平做任何事情还太早,只能够发出这样模糊的信号。“中国保守势力非常强大,新领导人的权力基础还没有巩固。”中山大学政府学院副教授朱亚鹏说。“他们将需要他们的第一任期来达成这个目标。”

南方周末的审查风波迫使习近平早点表明立场。但是媒体自由对共产党是一个困难的要求,因为审查是它的权力的重要支柱。

南周新社论再被封杀

金融时报报导说,南方报业集团的记者们知道这一点。“我们从没有幻想审查将被去除。只是因为小小的一点空间都一再限制让我们忍无可忍而爆发。”一个编辑说。

南方周末的编辑为本周的报纸撰写了一篇新的社论,讨论媒体的角色。文章说,“此时,我们国家的媒体环境就好像斯大林治下。”虽然共产党官员早先曾经承诺要收回出版前审查,但是这篇社论被封杀了。

公众不再对共产党抱有幻想

金融时报报导说,许多观察者并不惊讶。他们争论说,即使习近平继续效仿邓小平,他也只是一个经济意义上的改革者,也许允许私营企业发挥更大的作用。真正的政治变革不是邓小平的日程。

“不论是改革派或者是保守派,共产党内每个人都同意一个底线,就是共产党必须永远执政。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讨论改革。”章立凡说。

民运人士于刚说,公众已经不再抱有幻想,不再把他们的希望寄托于某个共产党领导人身上,就像1989年民主抗议时那样。“只要有共产党存在,就不会有民主”。

(责任编辑:孙芸)

相关新闻
纽时:南周恢复出报及与当局协议可能瓦解
美联社:协议化解南周对峙 但未结束中共媒体审查
纽约时报:南周内部被安插共产党的效忠者
管见:“宪政梦”遭遇“党管媒体”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