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王阳明(八)

作者﹕刘翰青
font print 人气: 149
【字号】    
   标签: tags: ,

“破心中贼”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岁月转眼就过去了,这期间发生了很多事。那个曾气势汹汹,把一切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的刘太监,被“八虎”中的另一个太监张永联合大臣们给告倒了,并且根据善恶有报的原则,被割了三千三百五十七刀--凌迟处死。而我们的主人翁早结束了龙场的流放生涯,在刑部、吏部、太仆寺(管仪仗的)各个部门转了一圈,一会南京,一会北京的换了好几次工作,判过案子,管过人事,做过监考,剿过土匪。

然而这些对于阳明先生来说,都是些零零碎碎的小事。他做的大事是刻印了古本《大学》和《朱子晚年定论》,在他看来,社会上功利之风盛行,正是因为国家科考取士和读书人应试,都可以“将知行截然分做两件事”,也就是明白一个道理和按照这个理去做事是脱节的,因而出现了一批“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的“伪道学”先生,而造成这个局面的思想根源正是朱熹的“知前行后”说。

之前我们已提到,朱熹的理论在宋朝其实是不太受欢迎的,但是,朱元璋把它定为“明帝国考试大纲”,等于用行政权力在强行推广。于是一套歪理和政权相结合,实质上等于是形成了一个政教合一的体系,经过若干年后,造成了社会整体道德的败坏。

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之说正是针对朱熹的“知前行后”,对于朱熹学派“诱导”世人向外求理,阳明先生认为那是曲解了古人的本意,因而倡导向内心求。他的这一番举动虽然是为“吃紧救弊而起”,却是试图从根本上改变颓废的士风和世风。他觉得这是比平匪戡乱意义更大的“破心中贼”的实事,那“破山中贼”的一时之功无法与这永久的事情相比。

宸濠之乱

阳明先生“破心中贼”的成就常常被忽略,容易让人瞩目的倒是他的功业--平定“宸濠之乱”。然而平定“宸濠之乱”的事功不过只是个表面的热闹,恐怕是上天要借此让人们看到“阳明心学”的实践价值。

正德十一年(1516年)阳明先生被派去南赣剿匪前,他的好友王思舆就对季本说过:“阳明此行,必立事功。”季本问:“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王答道:“吾触之不动矣。”他触不动的是阳明先生的心,此时那位“阳明心学”创始人的制心功夫已经相当深厚,为他人生的下一幕戏做足了准备。

我们现当代的中国人,自幼被灌输的都是所谓“唯物”主义,有人或许不太理解,“触之不动”的心学修为和功业之间为什么会有必然的联系。举个简单的例子,两个口渴的人看到半杯水,乐观的那位会很高兴的说:“真不错,我正觉的渴,那里就有半杯水可以喝。”悲观的那个则会说:“真倒霉,我正渴着,那里却只有半杯水。”相同的物质条件以不同的心境去看待,往往得到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从这个角度上说,人们其实是生活在自己心境所反映的外在物质世界里。因此,“心”就显的尤为重要,制心的功夫若是达到了“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境地,那么,立下张良韩信般的功业,不过是随之带来的 “副产品”罢了。

配合王阳明演这幕戏的第一男配角是宁王朱宸濠。自从明成祖把宁王从辽东搬到南昌,宁王这一支始终心怀不满,到了朱宸濠这一代干脆明目张胆的准备造反了,这并不是说朱宸濠光着脚满世界嚷嚷“我要造反啦”,那不叫明目张胆,而是脑残。他所做的乃是不惜重金在朝中发展“私党”,买通正德皇帝身边的人,他给一个受正德宠幸的演艺圈人士(伶人)--臧贤就送了万两黄金还有金丝宝壶。在糖衣炮弹的攻击下,很多朝臣和太监都倒向宁王,掩饰他要造反的迹象。

在王阳明去南赣之前,那个当初和他同期中举的--福建按查使胡世宁就给正德上疏,揭发宁王要造反的阴谋,可是正德对他这个远房叔叔的举动没太在意,胡自己反而被朱宸濠收买的朝臣罗织罪名给关了起来。由此,朱宸濠更得劲儿,更嚣张了。

有一次,宁王宴请江西官员,在宴会上,朱宸濠露骨的贬损正德,一脸忧国忧民的表情,一个帮腔的在旁边跟着煽风点火:“世岂无汤、武耶?”意思是正德是夏桀商纣,宁王就是商汤周武,得给正德来个内部革命。王阳明接口道:“汤、武须有伊、吕。”伊尹辅佐商汤,吕望(姜子牙)辅佐周武王,都是文韬武略兼备的高人,这是阳明婉转的警告宁王,你手底下那几个半吊子“谋士”不灵。朱宸濠还自我感觉良好的跟了句:“有汤、武就有伊、吕。”

真正让明廷确认宁王造反的是另一位和王阳明同期中举的--都御史孙燧。朱宸濠本打算在正德十四年(1519年)八月十五这天,举“义旗”行大事,因为这一天是全国秋试,大大小小的官僚们都要忙活这个。可是一个“误会”让宁王提前造反了。

原来朱宸濠收买那个伶人臧贤的事被正德发现了,“宁叔”把这么好的东西给了那个演员,却不给自己,这让正德觉的有点不对劲儿了,他抄了臧贤的家,并派驸马去南昌宣旨,意思只是想警告宁王收敛一点,还没有到杀他这一步。可是宁王的间谍不够“克格勃”的水平--得不到北京方面的确切消息,只知道驸马要来宣旨。按照惯例,驸马来宣旨是要连窝儿端的,因此宁王改变计划了。

六月十三那天,宁王过生日,大小官员们按礼、按例都得去道贺。恰巧福建有个军官叛乱,兵部尚书王琼让阳明去平乱,他因此躲过了这一劫。当天,朱宸濠诈称,太后密旨要他起兵监国,要在场官员跟随他造反,孙燧不肯屈身事贼,被宁王杀害。至此,按照当年科举考场上,那两个神秘巨人“三人好作事”的说法--胡世宁揭发宁王奸谋,孙燧为社稷殉难,下面就看王阳明的了。(未完待续)@*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据《后汉书》记载:郑玄曾拜马融为师,马融当时已经是很有名望的大师,有学生四百多人,所以,只有高级学生能够听到他亲自讲课。郑玄和其他同学一样,只能听高级学生转述老师讲过的内容。即使这样,郑玄没有因此懈怠或偷懒,依旧勤奋研读,如此三年而不辍。
  • 苏东坡命张二先把欠绸缎商的二万钱连本带利还了帐,然后将剩余的钱给张二作本钱继续做买卖。就这样,一件难办的案子被苏东坡轻易的了结了。
  • 陶渊明的心境,犹如他的名作〈桃花源记〉一样的高洁。他的真隐,是一种对“举世皆浊”、“众人皆醉”的厌恶。
  • 庄姜由于婚后无子,遭到冷落,生活并不快乐。卫庄公后来娶了陈国之女厉妫,再娶了厉姒的妹妹戴妫。卫庄公对庄姜的暴戾冷漠,让美丽的庄姜在每一个漫漫的长夜里,寒冷深宫,孤灯长伴。
  • 像许穆夫人这样杰出的爱国女诗人,二千六百多年前,就出现在中华大地,说明中华人民的爱国思想,有着悠久的历史。
  • 如同一夜暴富的土财主不能称为贵族一样,“彬彬三代”方可称为世家,王阳明恰恰出生在这样一个“精神贵族”的家庭。
  • 王守仁的爷爷--王天叙老爷子坚持认为,自己这个孙子将来必成大器,之后的历史似乎也是要向后人宣示,王老爷子的那份淡泊,比起他状元儿子那份对读书登第的热衷,要高明的多。
  • 自从十三岁那年生母去世,王守仁对人生价值的思考更深刻了,生与死之间原来不过是一步之遥,世间的功名利禄似乎没什么可追求的了,那么,人生到底是为啥呢?
  • 有连格七天竹子的劲头,对付“应试教育”自然不在话下,二十一岁这年,王守仁顺利中了举人。他注定一生都要与传奇相伴,那次乡试考场,半夜里来了两个巨人,穿着大红大绿的衣服,自言自语的叨咕“三人好作事”,然后两人就不见了,看到这一幕的人吃了一惊,却不明所以。
  • 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这样的“领袖”身边,自然不是什么好人能呆住的地方,于是,继王振之后,又一个祸国殃民的“著名”太监--刘瑾登台亮相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