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唐僧

作者 : 陈意 整理
font print 人气: 54
【字号】    
   标签: tags: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历尽万般辛苦终于到达西天修得正果,有人说这是小说。其实在历史上真实的唐僧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冒着生命危险,凭着一颗赤诚的心和惊人的毅力,历经死地,孤身行程二万五千余里才到达印度取得佛经。唐僧西天取经的过程也是一个修炼者放下生死的修炼过程。

一、十三岁破格为度僧

唐僧,世称唐三藏,俗姓陈名玮,河南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县南)人,生于隋文帝开皇二十年(600),另说仁寿二年(602),开皇十六年(596)卒于唐麟德元年(664)。出家后法名为玄奘,故又称为玄奘法师。

陈玮的父亲潜心儒学、经术。他共有兄弟四人,二兄从小出家,法名长捷,住洛阳净土寺。玄奘排行第四,自幼赋性聪颖,仪表非凡,八岁即从父受业,勤学不懈。

当听父讲书至孔融避席故事,忽然站立起来。父向其故,答以孔融见长辈避席,今父为儿解经,儿岂敢安座?父甚嘉许。且其幼时别具素质,不与顽童为伍,不听邪言媚语,常随二兄长捷法师学习佛教经典。

隋唐时代,佛教盛行,政府规定度僧出家的考试制度,甚为严格。凡欲出家学佛,皆由政府统一办理招考,凡经考试合格,才录取为僧,名叫“度僧”。隋炀帝大业十年,政府布告度僧十人,那时玄奘只有十三岁,不符合度僧之规定年龄,不得进入考场。

玄奘很失望,徘徊考场不肯离开,主考官大理卿郑善果,是一位佛教信徒,闻知此事,召来相见,觉得他年少而温文尔雅,迥异常人。问他为何出家?答以“志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年纪虽轻,口气很大,令考官惊赞不已。故特准出家,破格入选,并对旁人说:“诵业易成,风竹难得,若度此子,必成佛门大器!”

二、为取经,九死一生

大唐盛世是古代中国的黄金时期。长安城内的大雁塔藏有玄奘从天竺万里取来的贝叶经、佛像,俯视着脚下穿流而过的行人、贵族的马车、骑马的唐人。(Fotolia)

玄奘法师经过一段时间的参访学习,觉得多年来在各地讲筵所闻,各家各派对某些问题异说不一,内容有很大的出入,因而深感难以适从,故决意西行取经。

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玄奘打定主意,要西行取经。可是当时唐朝初立,边境不宁,出国之禁很严。他两次正式表请赴印,都未获得许可。所以欲向西行除了偷渡,别无良策。

其时荒年,朝廷允许百姓四出自行谋生,玄奘便乘机出长安西行,由西安经秦州、兰州、后到凉州,找到一个习武的胡人石盘陀作向导,昼睡夜行,偷渡出玉门关。不过石盘陀出关后,不堪沿途跋涉之苦,坚辞而去,并指出关外尚有几处防守的堡垒,要玄奘谨慎行事。

其行不久,终被哨兵发现,扣留问话。恰巧哨兵也是佛教徒,听了玄奘道出取经来意,意志坚定,哨兵便放他走了。从此孑身冒险,孤影赶路,披星戴月,走了三天三夜,尚未走出八百里的戈壁沙漠地带。

此时已是人疲马倒,最后也因干渴难忍昏倒过去。忽被寒风吹醒,又继续前进,幸而奇迹出现,在荒凉的沙漠地带上出现了一块绿洲。玄奘见到了泉水,如遇救星,生命得以延续。

在沙漠上艰苦的历程,是很难用文字、语言来表达。这里引用西域记里的一段话;“上无飞鸟、下无走兽,草木不生,人烟绝迹。时而飞砂卷石,时而暴雨湿蒸,无饮无食,昏去醒来。时而枯骨折剑,战场遗迹。时而凶恶恐怖,鬼魅形像。”此中足见在沙漠中的旅行实乃九死一生。

经过这片沙漠,才到高昌国。国王曲文泰是虔诚的佛教徒,他得知玄奘之事,遣使迎往。见玄奘到,如获至宝,敬礼备至,认作异姓兄弟。并要强留高昌,以“如不肯留下决将之送回中国”来威胁玄奘。

玄奘乃绝食抗议,坚决不肯留下,终于使对方感动,准许放人。同时还派二、三十人护送,盛治行装,赏赐了很多马匹财宝,并亲自修书知照各国当道,通容优待。

于是,玄奘就沿着天山南麓西行,通过神秘的西域高原,经阿富汗,到达西北印度的迦湿弥罗国(即今之克什米尔)。

此后,又碰到了艰难的路程,要翻过终年白雪皑皑的高山峻岭,渡过一片没有人烟的大沙漠,牵着白马在严寒的冰山上穿过羊肠小径,稍有不慎,就有滑下千丈深渊,粉身碎骨的危险。

同行的商客,不时有人被冻死在冰山上,或是滑下深渊中,葬身冰窖。玄奘游记上说:“连我自己亦不敢向渊底注视,因下面有数不清的千年不化的僵冻尸首。”在这艰难的历程中,所遇之险境确实数不胜数。经过七日七夜的行程,终于渡过冰山雪岭,再继续前进,便是印度境内了。

三、菩萨点化高僧传授

玄装经过两年的出生入死,西行途中历经一百一十国终于在贞观三年到达印度西北,进入加湿弥罗、犍陀罗等处。他便从小乘论师研究小乘经典。为了更好掌握佛教理论,他还向婆罗们学者研究吠驮哲学,专心学习梵文,以成为研究梵典之工具。在此地住了二、三年,便从北印度沿河东下中印度。

在恒河过渡,遇到一批强盗打劫,看到他生得眉清目秀,仪表非凡,要杀他祭天神,以为敬天徼福。危急之际,狂飙突起,雷电交加,飞沙走石,天昏地暗,吓得强盗面无人色,以为触犯天怒,不敢下手。继而询问缘故,知是大唐三藏来西天取经,于是跪地哀求忏悔,改邪归正。
这一消息不胫而走,使玄奘的名声,远近传闻,深为印度人所崇敬。

那烂陀寺是中印度一座著名佛刹,也是全印度最高佛教学府,住众一万三千人,其中知名高僧学者甚多。玄奘入寺时,那烂陀寺四大德出面欢迎,二百余僧众和千余施主手捧幢盖华香,赞叹围绕迎引,玄奘拜戒贤为师。

住持戒贤论师,年高百岁,是全印度佛教领袖,尤其是唯识学的泰斗,深受国王尊重。虽然他智慧高深,但因身患奇疾,时时会痛得求生不得,欲死不能!

有一夕,忽梦见三位圣者,一是黄金色的文殊菩萨,一是银白色的观音菩萨,一 是水晶色的普贤菩萨。普贤菩萨告诉他:“你前生曾在此土做国王,因伤杀太多生灵,今生招致此痛疾之报,虽是痛苦不堪,但不必寻死。三年后中国将有一僧来印求法,您可尽量将唯识学传授给他,使大法流传中土。其业愆便可消除,痛疾也即消灭”。

梦后,戒贤论师常盼唐僧早来,后来果然玄奘求法来到那烂陀寺,证明梦中事是真实。他非常高兴,就将生平所学都传授给他,又让他出外参访明师数年。

玄奘法师在印度各地游学,前后参访十七年之久,特别是于当时学者云集的那烂陀寺学习五年,因而很想回国弘通所得。于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正月,经过长途的奔波,终于回到长安。长安城内文武百官夹道迎接,万人欢呼,欢庆之喜,盛况空前。

玄奘西行的非凡经历,引起唐太宗的重视。太宗在洛阳会见了玄奘,要求他写出在西域的游历见闻,修西域传,以方便后人考学,此书便是现存的《大唐三藏西域记》。

全书共十二卷,记叙了他在西行途中亲历的一百一十国和传闻得知的二十八个国家、地区的风土人情、山川地理、物产气候、政治文化等情况,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

自贞观十九(公元645年)年开始,玄奘主持译经,至公元663年的十九年中,共计译出各种经卷一千多卷,同时他又把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著作《老子道德经》译成梵文,传播于印度。

译经完成的第二年即公元664年二月,玄奘就圆寂于铜川玉华寺,遗体奉旨运回长安安葬。安葬之日,京城附近五百里内,百万人送葬,夜里庐宿墓旁的达三万余人。

--转载自正见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明代马伶名锦,字云将。其祖先是西域人,当时人们还叫他马回回。
  • 天之为天者远矣,地之为地者久矣。及万物初生,日月吐丽天之曜,山川铺地理之形,动植有章,云霞焕彩,天下有文彰而光明,此文明之始,而造化之功,尤以人类之文明,衍生众部,分布九宇,腾珠焰以五色,历千载而蔚然。然至近世,时运迁革,三百年间世风陡变,一朝法末文明陵替,有巨孽炼形邪党,逞十逆荼毒天下,阳九之厄而三光既隐,百六之亏而山川脉断,万姓嗷嗷,天运剥极。然天道有常,势极必返,数九九将归一,运无穷以循环。于是地裂天崩九见苍穹尽空,法轮常转乃有大圣之出,履诸天之至尊,握乾坤之机枢,拯群生于坏灭,启文明之新运。是宇宙未有之鸿烈,洪微无上之功业,故非以区区万言妄述一二,仅以九章之书,仰赞文明之真统,顶礼道德之皇极。
  • 唐文宗(即李昂,纪元809-840年)经常视为珍宝的白玉枕,是德宗时于阗国贡献的。它雕琢得特别精巧,是稀世珍宝,被放置在皇帝寝宫的帷帐之中。有一天,却不翼而飞了。
  • 自古以来,社会道德普遍低下时,往往出现瘟疫流行。而人修养道德,就会避免瘟疫降临在自己身上;一个人重视道德修养,不仅仅对于自己有好处,对于家人也有帮助。以下是2则故事。
  • 苏轼学识渊博,熟谙儒家、佛家经典,其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艺术独树一帜,自成流派,皆具有极深的造诣,后人称其“诗、书、画”三绝。他强调为文需“明道”、“致用” 、“有补于世”,并说“吾所为文必与道俱”。苏词风格多样,拓展了词境,创立了豪放恢宏的词风。
  • 陆游是南宋时杰出的诗人、词人,他自幼学习儒、道经书,后来又研习佛典,在他的一生和他九千多首诗词中,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和“气吞残虏”的精神,从而形成了他诗歌创作的显着特色。
  • 汉代的上党人鲍宣,字子都,在年轻时,担任过上计掾的官职。有一次,他在路上,遇见一个书生,独个儿赶路。他见到鲍子都以后,就和鲍子都结伴同行。在路上,书生突然得了心痛病,子都下车为他按摩,但他还是很快就死去了。
  • 人类文明之发展,纵向而成人类历史,横向演出文明众部。盖如上章所述,人类历史始于神迹,发展运化皆由天意。而此一章则是对人类文明做一横向之论述,所谓文明众部者,诸如文学、哲学、科学、艺术、杂技、百工等,虽汗漫无边,看似互不关涉,实则有一主脉可寻,或曰人类文明既为神传文明,则不唯文明纵向之历史出于神传,而文明横向之众部也必然在诸天之下有以神会而彼此相通。
  • 伊尹擅长用草药为人治病,药到病除,人称活神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