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塑圣”──杨惠之

作者 : 楚天 整理
font print 人气: 43
【字号】    
   标签: tags:

杨惠之,唐朝开元年间(公元713年~741年)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著名雕塑家。据北宋刘道醇《五代名画补遗》记载,杨惠之最初与吴道子同学绘画,远师六朝名画家张僧繇笔法,号为画友。后专攻雕塑,“为天下第一”,时有“道子画,惠之塑,夺得僧繇神笔路”之说,誉为“塑圣”,与“画圣”吴道子齐名。
  
杨惠之塑像,能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与神情特点,合乎相术,故称古今绝技。相传,他曾在京兆府塑名优留杯亭像,像成之日,未加装染,放在大街上,面向墙壁,过路人看其背影就能辨认出是留杯亭其人,其神巧可见一斑。
  
如今在寺庙中经常能看到的千手观音像,相传是由他创造的。据着录,他的作品有京兆府长乐乡北太华观玉皇大帝像、汴州安业寺(即大相国寺)净土寺院大殿内佛像和枝条千佛、东经藏院殿后三门两神像与当殿塑维摩居士像、河南洛阳广爱寺三门五百罗汉像及山亭院楞伽山、陕西临潼骊山福严寺塑壁、陕西凤翔东天柱寺维摩像、江苏昆山慧聚寺大殿佛像等。

其中,东天柱寺塑的维摩像,形模如生,其旁二侍女尤佳。苏轼参观该寺时,曾赋诗道:“今观古塑维摩像,病骨磊嵬如枯龟。乃知至人外生死,此身变化浮云随……此叟神完中有恃,谈笑可却千熊罴。”从诗中可见,杨惠之将维摩像塑成了一个外貌瘦削而有神、谈笑风生、旁若无人的形象。
  
杨惠之曾在郴州通惠禅师院手塑九子母一堂,人物皆坐立地上,不设台座、床具,不着彩色,栩栩如生。宋仁宗嘉祐(公元1056年~1063年)问,解程为郴州知军,拟为该塑像加床具,着彩色,寺僧咸以400年艺术珍品毁于一旦为惧,遂罢。

后诗人张舜民谪官郴州时,见塑像,赞叹不已,记之于《郴行录》中。杨惠之作品留传至今者,有江苏吴县甪直保圣寺罗汉一尊。
  
杨惠之继承了“影塑”与“浮塑”的技巧,创制出了“塑壁”的新形式。塑壁,俗称“海山”,即在墙壁上塑出云水、岩岛、树石,以佛像等圆塑散置其间。杨惠之将当时的山水画与人物画结合运用于雕塑中,为丰富中华艺术宝库做出了贡献。杨惠之还著有《塑诀》一书,惜已不存。@*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一年四季不停地辛苦劳动才勉强得以温饱,每天下地干活真是一件苦差事。在阴雨连绵的日子里,村里的大人们虽然嘴里不断埋怨天气不好,但是都会借着下雨的机会,三五成群找一个僻静的地方说古论今,自得其乐,享受难得的清闲。
  • 时光转动,季节如歌!春的烂漫、夏的热烈、秋的清旷、冬的凝重,大自然在四季的吟唱里,向我们展现了四种不同的生命韵律。春种、夏长、秋收、冬藏,随着四季的更替,农夫们也完成了一个收获的周期。
  • 山海经》是中国最古老的地理书,也是一部包含着许多神话传说的先秦古籍,包括《山经》五卷和《海经》十三卷。
  • 泉瀑涓涓净,山花霭霭飞,白云回合处,应是至人栖”,中国古典山水诗词不仅仅是一幅幅能勾起人们美好憧憬的风景画,而且使人能够从中感悟到许多道理。
  • 2012年10月,位于中国古丝绸之路东道北段的宁夏西吉县因雨水冲刷出土17枚铜币,经鉴定,疑为中亚古“贵霜王朝”遗留的珍贵钱币,引起考古和收藏界的关注。
  • 春天里万物生发,夏天里万物成长。在中华文明的夏日里,则是文化成长的季节…
  • 界各地都有盗墓者,他们千方百计到古墓中去偷窃埋藏了千百年的金银珠宝,古墓往往与世隔绝,使宝物历经千年还保存得相当完好。在这终年不见天日的古墓中,盗墓者通常会认为里面应该是伸手不见五指。可是他们有时却惊恐地发现,在一些古墓的拱顶上,一盏明灯投射着幽幽的光芒。
  • 海外媒体报导:网路疯传“起义月饼”……其文中曰:据传,元朝统治非常残暴,害怕汉人反抗,规定一家一户只可以有一把菜刀,不准私藏兵器。而汉人更不甘受蒙古人统治,朱元璋欲整合抗元力量,苦于无从传递消息。
  • 人类最早的航天故事,可以说是由中国女性来演绎的。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中的主角嫦娥,便是人类最早的一位女“航天员”。人们把即将进入太空的首位中国女航天员,亲切地称为“嫦娥”,包含的就是这种感情。
  • 葱郁山川的云飞水动,皆神韵天然,山水诗人则以新奇而隽永的笔触,绘声绘色的描绘出山川之美,给人以自然清新、境界开阔的特殊感受,一种超世拔俗之境悠然铺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