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传美术 文艺复兴盛期

米开朗基罗(5)《圣家族》

作者:周怡秀
米开朗基罗的圆幅蛋彩画《圣家族》,即《多尼圆幅》(Doni Tondo,1505~1508)。(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2495
【字号】    
   标签: tags: , , , , ,

除了《大卫》和《卡西纳战役》,米开朗基罗同时期承接的工作还包括一座青铜的《大卫像》(今遗失),圣母百花教堂委托的《十二使徒像》(后来仅做了《圣马太》粗雕),一座《布鲁日圣母》(注一),两幅圆形的《圣母子》浮雕(注二),还有一幅较知名的《圣家族》——即《多尼圆幅》(Doni Tondo),或称《多尼圣母》(Doni Madonna)。

《圣家族》与圣母题材

《圣母子》或《圣家族》题材在文艺复兴时期极受欢迎,纯真美好的圣母子形像令人愉悦,不仅传达圣经寓意,也符合了世人对家庭温馨谐和的愿望;因此常用代表圆满、完美的圆幅创作。

米开朗基罗的圆幅蛋彩画《圣家族》,是应佛罗伦斯富商安乔罗·多尼(Agnolo Doni)所托而绘制的。这也是米开朗基罗传世的唯一完成的木板蛋彩画(注三),据推测是多尼为纪念与妻子Maddalena Strozzi的婚姻(1503~1504左右)而作(注四)。这幅《圣家族》远超出当时约定俗成的表现法,再度显示了米开朗基罗的艺术原创性。

拉斐尔绘制的《多尼夫妇肖像》(1505~1506)。(公有领域)

首先,人物的安排十分紧密,这一点倒可能是受达芬奇1501年绘制的《圣母子与圣安娜》草图影响(注五)——将几个人物紧密重叠、压缩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形成更集中、有力的构图。画中以圣母为中心人物,跪坐在地,正转过头将圣婴从后方圣约瑟的手中小心地接过来(一说是圣母将圣婴递给圣约瑟)。这个不自然的扭转姿势,不完全为了达到造形的目的,也具备了宗教的内涵:圣母仰望圣婴的眼神,有慈爱也有崇敬,她以庄严的姿态承接了神的托付。圣母的造形也前所未见,她身着古代服饰,并没有披戴头巾或面纱,不但身体健壮,还裸露着一只手臂,可说预告了西斯汀礼拜堂天顶《创世纪》中巨大女先知的形象。整体偏冷的色调,锐利的对比,都与当时社会流行的愉悦、谐和气氛大相径庭。画面质感如雕刻般光滑、冰冷,却也明亮细致,散发着光辉。

圣家族三个人物互相凝视的眼神、扭转的肢体都环绕成封闭的动势,正好配合了整个圆形构图。一道水平方向的石墙将画面隔成前后两个区块:后方裸体人群是约旦河边等待受洗的人们,象征了耶稣到来之前的未开化世界,前方的圣家族则代表了基督降临后的新世界;而在两者间的小男孩,正是未来以洗礼带领人们进入基督教化的施洗约翰。在旧世界,他是唯一仰头望见未来救赎的人物。

米开朗基罗的《圣家族》局部。(公有领域)

这幅圆形作品的木框也十分具有特色,除了精美的浮刻雕饰,还有五个栩栩如生的圣人头像突出环绕在框上,正上方是耶稣,下方是圣徒和天使。一般推测米开朗基罗可能参与或制作木框的设计。

米开朗基罗的《圣家族》木框也十分具有特色,除了精美的浮刻雕饰,还有五个栩栩如生的圣人头像突出环绕在框上,正上方是耶稣,下方是两个圣徒和两个天使。(shutterstock)

米开朗基罗的圣母子作品中,从《梯边圣母》算起,圣母的神情平静肃穆者居多;没有达芬奇式的朦胧笑意,更无拉斐尔的甜美亲切,这或许是艺术家的个性与强烈的宗教情感使然。如《布鲁日圣母》雕像(1501~1503),圣母子二人眉目低垂,庄严静肃,似乎延续了凡蒂冈《圣殇》的悲伤气氛。之后的两块未完成的圆形浮雕《碧堤圆浮雕》(Pitti Tondo)(图)和《塔戴圆浮雕》(Tadai Tondo)(图),则由于其中幼童(耶稣和施洗约翰)的动态而显出较人性的表现:如《碧堤圣母》中的圣婴手托着额头,哭丧的脸孔似乎因疲倦而向母亲寻求慰藉,后方的小约翰则报以同情的目光;《塔戴圣母》中的圣婴则被约翰抓来的小鸟所惊吓而躲避。小鸟可能和拉斐尔所绘的《金翅雀圣母》中的小鸟有同样的寓意,金翅雀喜欢在荆棘中筑巢,暗示耶稣未来的受难。

此后米开朗基罗少有圣母子的主题,直到为美第奇家族设计的陵墓(1521~1534)中才再次出现。(待续)

《布鲁日圣母》雕像(1501~1503)庄严静肃。(shutterstock)
《碧提圣母》(1503~1505),佛罗伦斯巴杰罗美术馆收藏。(公有领域)
《塔戴圆浮雕》(Tadai Tondo 或称《塔戴圣母》)(1504~1505)。(PawełMM/Wikimedia commons

注释:

注一:由布鲁日(Bruge)的慕斯克隆家族为装饰当地圣母院而收购。

注二:《碧堤圆浮雕》(Pitti Tondo)和《塔戴圆浮雕》(Tadai Tondo),两幅均因委托人而得名。Tondo源自意大利文rotondo,原义为圆形。美术名词意指以圆形为基底的绘画或雕塑创作结构,可能是圆形的木板,也可能是在圆框之内构图。文艺复兴时期圆幅画象征完美、圆满,通常用于祝福家庭或婚姻,题材也较为温馨。

注三:还有两幅木板画被推论是米开朗基罗早年的作品,一是《曼彻斯特圣母》(Manchester Madonna),估计是1495~1497年间在罗马所作;另一件是《安葬耶稣》(Desposition in the Tombe,1500~1501),目前均收藏于伦敦国家画廊。近年越来越多学者认同是米开朗基罗的真迹。

注四:创作时间也可能与拉斐尔绘制Doni夫妻肖像画同时(1505~1506)。

注五:米开朗基罗曾经去临摹达芬奇的《圣安娜》,然而即使临摹他人作品,米开朗基罗也总是加上自己的见解,从新发展,不是完全模仿。@#

——转载自《艺谈ARTIUM》https://artium.co/zh-hant/node/17

(点阅【艺谈】系列文章)

(点阅米开朗基罗 Michelangelo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文徵明以“白描法”钩出娉婷玉立的莲花,用极婉约匀称的细线来钩勒。为了显现花瓣的精气有神,画瓣尖,下笔时先以书法中的“顿笔”为之,再提笔上来,一上来就见真章了。我们看到文徵明的花瓣线条是那么细致温和,好像随手不经意地就画出来似的,柔中带刚,刚中有柔。显得韵味无穷。
  • 南梁 张僧繇《雪山红树图》(台北故宫博物院提供)
    光凸凸的山,除了轮廓线以外,不添加任何线条也就是没画皴法。 这幅画怎么和常见的中国山水画迥然不同呢?
  • 来自比利时的法兰德斯风格画家安东尼‧范‧戴克(Anthony van Dyck,公元1599年–1641年)是一名臻求完美的肖像画家。他最著名的作品是替英国国王查理一世所绘的肖像画,优雅地呈现了查理一世和他的宫廷样貌。范‧戴克也是一位色彩大师,他善于运用色彩和大胆的笔触来表达光线、物体的移动和布料质地。这项特长也让他得以在作品中描绘出高度精准却仍具有绘画特点的蕾丝质地。蕾丝这种非常精致又复杂的布料是16至17世纪时富有的艺术赞助人流行配戴的服饰配件。
  • 华丽夸张的定型角色(stock characters)、简单的情节、即兴对白和户外表演,是即兴喜剧(Commedia dell’Arte,又译艺术喜剧)的核心特征。其幽默剧情常围绕着年轻恋人的种种考验。演员们不受台词限制,可以根据观众的反应调整表演。这些喜剧常含有对时政的讽喻和接地气的幽默,可以巧妙避开查禁。这种意大利民间戏剧形式也成了18世纪洛可可(Rococo)艺术运动的理想题材。
  • 冬天多少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沉闷些,有些人觉得天空乌云密布缺少阳光令人提不起劲来。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算在最昏暗的日子里也有色彩。最近我坐在一家咖啡馆里望向天空,当天刮风下雨天色昏暗,天空不再出现彩虹,反倒像是大理石般带点细微的灰色、蓝色甚至紫色。
  • 意大利伟大的艺术宝藏之一是位于帕多瓦(Padua)的斯克罗维尼小礼拜堂(Scrovegni Chapel)。是什么让小小的斯克罗维尼神妙不凡,且意义重大?
  • 丁托列托在自己画室的墙壁上写有这样的座右铭,作为灵感之源的提醒:“米开朗基罗的造型与提香的色彩”(Il disegno di Michelangelo ed il colorito di Tiziano)。《创造动物》这幅画是向两位大师致敬之作:丁托列托动态地描绘了神体,并满怀愉悦地赞美自然界。此画如今收藏在威尼斯学院美术馆(Gallerie dell'Accademia)。
  • 美国作家史丹利‧霍洛维茨(Stanley Horowitz)写道:“冬天就像蚀刻版画,春天是水彩画,夏天像油画,而秋天是综合四季的马赛克(镶嵌画)。”几世纪以来,诗人与作家用笔歌颂四季,而画家用色彩使之流传千古。
  • 聚会宴饮的传统,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期。在古希腊,有一种称为“会饮”(symposium)的特殊宴会,是当时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随后,宴饮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十分盛行,并以不同的形式传承至今。
  • 早在1855年,也就是多雷(Gustave Doré)二十三岁时就计划为但丁《神曲》着手绘制插图。他的艺术才能大多体现在为文学作品创作插图上。除了神曲之外,他还为其它文学名著制作精美的插图,如《圣经》、《失乐园》、《唐吉柯德》等等,而神曲插图的面世,即被大众认为文学结合视觉艺术的一大杰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