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的电话投诉

作者:湘宜
font print 人气: 10
【字号】    
   标签: tags: ,

晚饭后,小儿子一位同学的母亲,同时也是学校老师,打电话告诉我:小儿子跟另外一位同学合力拉住门把,将她儿子困在教室里,以致于她儿子在慌张出门之际忘了关电扇。因门已反锁,电扇未关,3人只能待在教室外面一筹莫展,最后是由她找到同事拿备用钥匙才把问题解决。这位家长认为两人合力不让她儿子出来,拉扯中可能造成伤害,也因为这种恶意捉弄才酿成僵局,对儿子行为颇有指责。电话中我只能客气的应允一定好好告诫孩子。

孩子顽皮卸责

这已不是第一回投诉,上一次是国一时,她在打扫时间看见小儿子拿着扫把在她儿子面前比画,她担心万一不小心伤到重要部位就很麻烦,于是跟我表达了心中的不满。虽然事态都不很严重,但是我知道孩子跟大人一样也需要别人的尊重和理解。放下电话后决定先了解事情的真相。

综合另外一位同学的讲述,他们都认为投诉同学的说词不够客观,事实是因为那位同学写联络簿的速度太慢,级任老师交代他们3人要负责锁门后便先行离去,小儿子提醒还在教室的同学要记得关电扇,然后两人便在外面等候。

等到他要出来时跟同学合力拉住门把阻挡,其实这位同学依然可以从前门走出来,却也爱玩的跟着他们进行一番拉锯战,玩累了出来,门也反锁了,才发现电扇没关。后来同学看见他母亲板着一张脸出现,于是便以被害者的立场陈述经过。

理解事情经过后,我很不愿意也很无奈的对孩子做出告诫,一是以后千万不要捉弄同学,二是以后少跟这位同学一起玩。同学间的嬉闹因家长的出面干涉而影响同学的感情,并导致家长的困扰,不禁怀疑这位家长对孩子是否保护过度了?告诫归告诫,也希望孩子听听就好,毕竟同学间还是好朋友。

利用有利于自己的方式叙述事情经过,可以避免家长的责罚,这是精明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很容易学到的。记得在小儿子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就发现这点,他回家讲述与同学争执过程所受到的委屈,我特地去学校了解真相,才知道是他先招惹别人。

家长明察真伪

孩子从避重就轻到说谎的过程,慢慢发展成自我保护的能力和反应,为的是逃避责任或不被责备,或许这就是我们慢慢远离赤子之心的推手。父母的反应和处理态度则决定是否继续助长这种心态。我只能教孩子尽量保持讲述的客观真实性,并维持与同学的良好关系。

学校就像一个小型的社会,同学间处理自己的人际关系和纷争,就像在家里跟兄弟姊妹的争吵一样,也是学习如何与人相互妥协和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平时我很少干预孩子们的争吵,除非闹到快要打起架来——毕竟孩子们不可能永远活在我们视线内,他们需要培养一些基本的待人处世的能力,将来才能独立面对现实的社会。

当孩子慢慢长大,家长的角色也将慢慢转到引导、咨询与支持;这位同学家长不知道能否理解这一层?也许我们不应对家长的职业有过高的期待,就算是当老师的人也会在对自己孩子的爱里有一些盲点,除了包容还是包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凌晨,我突然从恶梦中惊醒过来,好像是参加高考时,我的卷子被搞错了,所以有一门学科没有成绩了。
  • 小真的儿子都上六年级了,个子仍然长不高,让小真非常担心;再加上功课不好,经常不写作业被老师处罚,更让她伤透了脑筋!她处处向人打听长高偏方,或是有什么好方法可以让孩子把心思放在功课上。
  • 秀玲的老公罹患肝癌过世后,她不得不放弃以前的安逸生活,独自一人挑起全家生活的重担。
  • 孩子们的心原本纯净而善良,是什么成为了他们心的“污染源”?
  • 邻居一家搬过来一年多了。他们有个很可爱的小女儿,6、7岁的样子。自从他们住进来,天天晚上都能听到小女孩练钢琴的声音。
  • 对于同一件事物的看法,人人总是有许多不同的立场。有些人对于自己的立场,总保护得很扎实,也就是坚守原则,但有时,太过坚守立场,或许变成固执,到顾人怨。如果可以变通一下,有个弹性的共同原则,才能制造双赢的局面。
  • 人的可塑性很低,却又常自以为是的教导孩子。其实跳脱来看,观察整个场景,孩子的表情及表现,就是我们的翻版。好真实的照妖镜啊!没有人在当父母之前,就有经验。所以父母照着自己父母的模式,继续教导自己的孩子,却忘了自己当初当孩子时,气得七窍生烟的模样。
  • 前几天和同事一起去骑马,因为我们都没有骑马经验,所以马场的工作人员给我们做了一个简单的培训,如何让马停下,左转、右转等。其中有一句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他说“请相信你的马,它们都是受过良好训练的马,它们知道自己再做什么。”
  • 教育家史宾塞说:“教育孩子从尊重孩子开始;怎样尊重孩子呢?问问自己你要别人怎样尊重你,就可以得到答案了。”
  •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如果你是恶魔,就会遇见恶魔;如果你是天使,那么必然就会遇见天使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