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传美术 文艺复兴盛期

米开朗基罗(3)化腐朽为神奇——《大卫像》

作者:周怡秀
《大卫像》是米开兰基罗青年期时的作品。(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5566
【字号】    
   标签: tags: , , , , , ,

续前文

1501年,二十六岁的米开朗基罗回到成为共和政体的佛罗伦斯,此时萨弗纳罗拉已被处以火刑,索德里尼(Piero Soderini)于1502年继任行政首长,呈现一番新气象。由于在罗马的《圣殇》像广受赞誉,米开朗基罗开始崭露头角,大量的工作合同涌至,此时期最重要的,应属新共和国政府委托的公共艺术工程,一是代表佛罗伦斯精神的《大卫》雕像(1501~1503年),其次是在维奇欧宫的议事大厅与达芬奇《安加里之战》对垒的壁画《卡西纳之役》。

化腐朽为神奇:《大卫像》

早在米开朗基罗动手之前,这尊《大卫像》原来是一块雕琢失败、长年弃置在教堂空地上、“严重挡路”的大理石(注一)。1501年,佛罗伦斯教堂工程督造处决定找一位能够将这块顽石变成艺术品的大师来处理它。他们将大理石一端抬起垫高,使有经验的大师能够检视并提出构想。包括达·芬奇和安德列亚‧桑索维诺(Andrea Sansovino)等几位艺术家都表示了兴趣。然而二十六岁的米开朗基罗闻讯后积极争取,最后以完整、周密的构思说服了承办人和总督索德里尼,并在1501年8月16日正式签约,接下这挑战性的任务。9月13日清晨,大卫像开始动工。

米开朗基罗首先做了一件手执投弹器的大卫像蜡模,之后又在大理石四周用台架和厚板立起屏障(米开朗基罗在作品完成之前向来不允许他人观看),开始日以继夜埋首工作。米开朗基罗全身心投入工作时,吃得极其简单,累了就在雕像旁和衣而睡,从不轻易离开工作。工程进度比预期缓慢,一方面因为作品本身的难度(米开朗基罗是用他人雕凿过的有缺损的石材改造,比用全新石块要难的多);另一方面因为米开朗基罗几乎不用助手,独立完成(注二)。此外,米开朗基罗可能同时还有其它的委托要应付。两年多以后,《圣经》中的英雄大卫巨像正式诞生。

大卫以智慧打败哥利亚巨人的故事在文艺复兴时期是十分常见的题材;除了绘画和浮雕之外,多纳泰罗(Donatello ,又译唐纳太罗)、维洛其奥都制作过大卫青铜像。但他们呈现的都是脚踏巨人头颅、面露胜利微笑的少年形象。米开朗基罗则完全不同;他将大卫塑造成一个成熟健美的裸体青年,表现的却是应战前蓄势待发的紧张时刻。米开朗基罗充分运用希腊人体美学的contraposto(注三)——“对立式平衡”的姿态,重心放在右脚,右倾的脊椎,使全身重量集中在右腰和右腿,而与之抗衡的左半身自然呈现出反向的舒展,人体轴线也因而显现出优美的S形。然而大卫身体看似优雅放松,眼神却锐利逼人,体现出内心备战的紧张状态,仿佛正全神贯注、酝酿着下一刻即将爆发的攻击力。米开朗基罗特地在雕像的眼球中凿出瞳孔,强调锐利眼神的同时也表现人物的坚定意志。硕大而内钩的右手(紧握弹子),使右臂优雅的线条到此突然紧缩,凝聚一股力量。如此“紧张—舒缓”的交替平衡;使雕像既有和谐、平衡、内敛的古典庄重,又具备了蕴藏于内的生命激情与张力。

唐纳太罗《大卫像》。(Shutterstock)

根据柏拉图说法,人间的物体早已先天存在于上界。深受新柏拉图主义的影响的米开朗基罗认为,每一块石头都蕴藏了生命,而他在创作前能预见大理石内的“胚胎”——他的工作只是用凿刀把多余的表面部分剔除掉,把生命从禁锢他的石块中解放出来。

瓦萨利认为《大卫像》“超越了任何古代和现代的其它作品,甚至连罗马的珍藏品也无法与其相比。整个形态超凡脱俗,腿的轮廓线最为优美,肢体和躯干的连接无懈可击,从来没有一个雕像具有如此优美的姿态、如此完美的优雅、如此美的手足和表情。”

《大卫像》是文艺复兴时期,米开兰基罗青年期时的作品。(公有领域)

然而,完成的巨人大卫像显然不再适合放在原预定的教堂拱壁廊台上,除了技术和稳定性等原因外,全裸的雕像也不能放在教堂。1504年1月25日,共和国政府召集了包括达芬奇等佛罗伦斯最知名的艺术家组成委员会(注四),以决定大卫像的放置地点。达芬奇和桑迦洛主张放在领主广场的佣兵凉廊内(Loggia deiLanzi),但在米开朗基罗的坚持下,《大卫像》放在醒目的市政厅维奇欧宫殿门口(注五)。

由于萨弗纳罗拉宣教的影响,全裸的大卫雕像仍然引起卫道人士(注六)的挞伐,于是运送工作选择在1504年5月14日晚间进行,四天后才到达广场。同年的9月8日,官方举行了正式开幕。新上任的总督索德里尼遂将大卫像尊为共和体制佛罗伦斯的精神象征。大卫面对强敌毫不畏惧,并以智慧战胜了敌人、保卫了家园;而佛罗伦斯人民面对四周环绕的强敌,无惧于压迫和威胁,坚持争取自由,成立了共和体制。《大卫像》犹如守护神一般矗立在佛罗伦斯的市政厅前,自是意义非凡。@(待续)

注释:

注一:十五世纪初,佛罗伦斯的教堂工程督造“Operai”(意Opera del Duomo,管理教堂工程、装饰制作的委员会,当时由羊毛同业公会的重要成员组成),计划为百花教堂的廊台订做十二个旧约圣经人物。第一尊由多纳泰罗在1410年完成,为约书亚像;1463年由佛罗伦斯雕刻家阿戈斯蒂诺(Agostino di Duccio,可能在多纳泰罗指导下)完成第二尊,为海克利斯;1464年再委托阿戈斯蒂诺雕刻一件大卫像,并提供了一块巨大的克拉拉大理石。然而阿戈斯蒂诺只开始了腿、脚、躯干和披布的一些的雏形,也可能在两腿之间也凿穿了一个洞。然而1466年后多纳泰罗过世,该计划也不明原因终止了。十年后安东尼奥(Antonio Rossellino)被指定接手这个工作,也因难度太高而放弃,理由是“石头不够结实,纹路多,形状太狭长,只适合雕刻哥德式雕像而不合适当代雕刻。”然而这对工作人员而言是个亟待解决的难题,不只因为大理石本身的昂贵,其中还牵涉到运输难度和可观的劳力成本。1500年时教堂的库存清单中这样描述着﹕“某块叫‘大卫’的大理石,躺在工地并严重阻碍通路。”一年后的文件上记载﹕‘督造处决定找一位能够将大理石变成艺术品的艺术家处理该石块。’

注二:还有一点可以证明米开朗基罗雕刻技术的卓越:大卫像是由整块大理石精准细腻雕琢而成,不像许多雕刻家必需采用几块石头拼凑合成,或外加补充。

注三:Contrapposto意大利美术语汇,指人体动势上的抗衡关系,例如当站立姿态的重心放在一只脚的时候,为了平衡使得肩膀与手臂、腿臀呈现轴线反向的扭转,此时身体轴线形成S形,身体呈现出自然、放松且更加生动。它也可以用于多人构图,互相之间的对应姿态。

注四:委员中包括达芬奇、科西摩(Piero di Cosimo),波拉尤洛(Simone Pollaiuolo)、利比(Filippino Lippi)、罗塞利(Cosimo Rosselli)、波提且利(Sandro Botticelli)、桑迦洛兄弟(Giuliano et Antonio da Sangallo)、佩鲁吉诺(Pérugin),及克雷迪(Lorenzo di Credi)等人。

注五:至于这庞大沉重的雕像要如何运到领主广场去又引起了讨论。结果基利阿诺·达·桑伽洛和安东尼奥两人造了一座坚实的木架,把雕像用绳索吊在上头,以减缓搬运时的摆动,慢慢送往目的地。在绳索上,米开朗基罗设计了一个滑结,当重量增加时,这个结便会自动绷紧,他还画了素描来解说这个结实和安全的负重设计。

注六:抗议人士中也包括美第奇家族的支持者,因为大卫象征的共和精神和旧有的美第奇权贵统治是对立的。

——转载自《艺谈ARTIUM》https://artium.co/zh-hant/node/15

((点阅【艺谈】系列文章)

(点阅米开朗基罗 Michelangelo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悲伤的圣母不但显得年轻美好,而且表情相当平静,并未像一般丧子的母亲那样涕泪纵横、号啕大哭。除了不破坏美感,米开朗基罗同时也借此表现了圣母超然的神性。
  • 伴随路易十四一生的最大艺术事业,则非凡尔赛宫莫属。这座集结王权意识与当代的艺术精英共同打造的华丽花园宫殿,立即成为欧洲其它王室竞相效仿的王宫范本。
  • 古人类都有对神对信仰,最早的艺术品也都出现在神的殿堂里,表现神圣美好的境界。文艺复兴时代的意大利也不例外,只是在人文主义的思潮下,艺术家以更人性化的角度来表现神和阐释教义。也由于艺术的发展,除了教会大量以艺术来赞颂神、彰显神的存在和伟大之外,许多有能力的商人或富裕家族也都希望拥有表现神的宗教艺术品;特别是表现圣洁、慈爱与天真的‘圣母子’更是历久不衰的热门题材。
  • (大纪元记者徐翠玲台湾台北报导)“天堂‧审判‧重生 米开朗基罗:文艺复兴巨匠再现”特展,1月23日举办开箱仪式,对外亮相展品包括古维纳斯像习作、圣凡乔尼佛罗伦斯教堂平面图、14行诗等3件真迹手稿;同时还有《大卫头像》雕塑原作复制,以及意大利国宝级湿壁画大师德维托(Antonio De Vito)湿壁画摹作《创造亚当之手》。
  • 文艺复兴盛期另一位与达芬奇势均力敌的艺术巨擘是米开兰基罗。他们先后出生、成长于佛罗伦斯,是同乡也是竞争对手。米开朗基罗比达芬奇晚23年出生,却多活了45年,是文艺复兴盛期最长寿、影响力最大的大师之一。他一生跨越了文艺复兴的早期、盛期到晚期,看到了罗马的兴衰,也引领着艺术的变革,直接或间接影响着矫饰主义和后来的巴罗克风格。
  • 1492年罗伦佐去世后,米开兰基罗回到自己家中。这段期间他得到佛罗伦斯圣神教堂院长的协助下,他得以利用教堂医院(l'hôpital Santo Spirito de Florence)的尸体进行解剖研究,一窥人体结构之奥秘。为此米开朗基罗雕刻了一件木制的耶稣像(wooden crucifix,1492-93)回报给教堂。
  • 我曾赞叹丁托列多神奇的透视与构图,也对他那些粗糙未完成的画作疑惑不解。恰逢他500岁冥诞,看了很多他的画作,尤其是肖像画与素描,读了不少关于他的资料,知道他越多,越感受到他的挣扎与渴望的陷阱,看见他在艺术与所处的环境中拔河。
  • 居鲁士的儿子冈比西斯二世(Cambyses II) (注一),以严刑峻法闻名。当时有一位法官西萨尼斯(Sisamnes)因接受贿赂而做出了不公正的判决。事发后法官被逮捕,在国王冈比西斯二世的审判下被处以剥皮极刑。而继承他事业的儿子奥塔尼斯(Otanes)将来必须坐在披挂着父亲人皮座椅上执法以为警惕。
  • 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时期重新发现了古典希腊的哲学和艺术观点,在此基础之上建立了新的一波创作浪潮。直至今日,文艺复兴仍被尊为西方的黄金时期。
  • 艺术是人类文明的智慧结晶,追溯历史,艺术的起源往往与信仰有关。当人们的某种思想感情太过强烈时,就会将其表达出来,用歌声、用图画、用舞蹈。在上古时期,人们对神明的敬仰之心、虔诚之意超越于其它的任何一种感情,因此,在任何一种人类艺术的滥觞阶段,我们最常看见的就是描绘天国神佛的作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