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图:战神白崇禧 毕生保卫中华民国

人气 421

【大纪元2013年03月11日讯】(大纪元记者钟元台湾台北报导)中华民国一代名将白崇禧今年适逢120岁冥诞,白将军一生功业彪炳,文治武功极尽辉煌。他18岁参加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指挥参与北伐抗战、国共内战的许多重大战役,并为国民革命军一级上将,抗战胜利后出任中华民国第一任国防部长,他一生命运与中华民国息息相关,并为保卫国父孙中山创建的中华民国奉献了一生。白崇禧之子、知名作家白先勇表示,1923年父亲在广州见过国父孙中山本人,国父过世后,白崇禧将军在桂林特建“仰止亭”,并写下“中山不死,主义常新。”他说,父亲白崇禧是军人也是政治家,毕生坚定信仰的就是国父三民主义思想。

“白崇禧将军影像纪念展”9日上午在台北中山堂开幕,此次展览聚焦北伐抗战、剿共、二二八事件等9大面向,将白健生将军生前诸多事迹,藉由珍贵史料照片、影片呈现。国防部长高华柱致词表示,前国防部长白崇禧在国军来讲赫赫有名,除了在军事上对国家贡献以外,白将军还领导关爱广西乡亲和中国回教界,尤其对处理二二八事变的宽仁政策让所有人都深受感动。

白崇禧将军影像纪念展9日在台北市中山堂开幕,前行政院长陈冲、国防部长高华柱等人出席,白崇禧将军之子、作家白先勇主持开幕式,并向与会来宾致词。 (中央社)

“白崇禧将军影像纪念展”9日在中山堂开幕剪彩,由右至左为趋势教育基金会执行长陈怡蓁、白崇禧将军之子、知名作家白先勇、现任国防部长高华柱、时报出版总经理莫昭平。(摄影:钟元/大纪元)

二二八事变 白将军洞察台共党人分化

现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的朱浤源表示,白崇禧将军1947年奉命来台处理228事变,以国防部长身份发表“宣字第1号”命令,明确指示“参与此事变有关之人员,除煽动暴动之共产党外,一概从宽免究。”

他表示,白崇禧将军洞察台共党人分化,救了不少台籍人士,他当时的观察认为二二八的远因是日据时代的教育,已使台湾人民的文化认同改变,而近因则是共党分子的恶意煽动。因此白将军一再呼吁“全台同胞绝不要……信其蠢惑。”

朱浤源也强调,近30年来台湾的教科书所提及的二二八,完全扣紧省籍情结和当年政府的贪腐无能,却未正视台共党人当时的分化煽动,可见二二八的主流史观俨然只是政治工具,另一方面,也未能对白崇禧当年精准的分析给予应有的敬重。

白崇禧坚定信仰三民主义 不是“军阀”

白崇禧将军生前曾经接受中研院近史所访问132次,中研院近史所研究员陈三井教授、陈恭存教授曾根据这些采访编写《白崇禧口述历史》。他表示对白将军只有尊敬和敬仰,并感觉他带年轻人没有官架子。

“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以游击战辅助正规战,与日军打持久战。” 此方针被采纳为抗日最高战略原则和指导方针。图为1938年6月5日,白将军参加军委会部署武汉会战的最高军事会议,并出任抗战史上规模最大的武汉会战江北战场最高指挥官。(翻摄:钟元/大纪元)” title=”1938年初,白崇禧将军提出抗日持久战方针:“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以游击战辅助正规战,与日军打持久战。” 此方针被采纳为抗日最高战略原则和指导方针。图为1938年6月5日,白将军参加军委会部署武汉会战的最高军事会议,并出任抗战史上规模最大的武汉会战江北战场最高指挥官。(翻摄:钟元/大纪元)” width=”600″ height=”443″
class=”size-large wp-image-6688765″ /> 1938年初,白崇禧将军提出抗日持久战方针:“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以游击战辅助正规战,与日军打持久战。” 此方针被采纳为抗日最高战略原则和指导方针。图为1938年6月5日,白将军参加军委会部署武汉会战的最高军事会议,并出任抗战史上规模最大的武汉会战江北战场最高指挥官。(翻摄:钟元/大纪元)

实践大学社工系客座教授贾廷诗是最早开始为白崇禧将军做回忆录的学者,他说,白将军是国父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坚定信仰者,一生不变。“就我观察,白将军在任何情形下都把国家放在第一位,多次在重要时刻向蒋委员长献上卓世的才能。”

1938年3月24日,“台儿庄大战”决战前夕,蒋中正携副参谋总长白崇禧飞抵徐州,与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左)三人视察陇海前线合影。蒋中正当天离开,命令白崇禧留下,协助李宗仁指挥作战。此张照片富有历史意义,三位国军领导人正站在中日抗战史转捩点的关键一刻。白崇禧于第二天3月25日,亲临台儿庄战地部署作战。(翻摄:钟元/大纪元)

贾教授强调,白将军在日本侵华的危难时刻,与先总统蒋中正共赴国难抗日,及他很宽厚待人处世,历史事实有力地驳斥海内外有些人说他是“军阀”。贾教授认为,这是污蔑歪曲白将军的说法,不足为信。

台湾作家南方朔回忆,他以前所读的中国近代史,白崇禧等抗日名将都被歪曲为“混蛋军阀”,他表示,“历史的发展是扭曲再扭曲,最后才会出现真相。”

(统一广西后,敬仰孙中山的白崇禧在桂林独秀峰下,专门建立了一座中山纪念塔和仰止亭,上书两行大字“中山不死,主义常新”。(视频截图)

1945年9月9日,南京,冷欣中将将日本投降书献给中国战区统帅蒋中正,白崇禧将军在前排右侧内三。八年抗战胜利,事实上中国已经国困民贫,可说是一次惨胜。(翻摄:钟元/大纪元)

白先勇表示,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蒋委员长号召全国抗日,父亲白崇禧是地方上第一个响应抗日的高级将领,当时日本报纸的头条报导,“战神莅临南京,中日大战不可避免。” 白先勇说,父亲的政治抱负来由,“我认为是受了国父孙中山的影响,他参加过武昌起义,对于三民主义、实业计划、建国大纲、建国方略都熟读的,而且对国父深为景仰。”

1939年,昆仑关攻坚战前,桂林行营主任白崇禧(左)与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上将(右)等国军高级将领在广西某地岩洞中,召开紧急军事会议,会毕正各返防线。一级上将白崇禧是桂南会战的最高指挥官,指挥国军消灭日本钢军,两度收复昆仑关。(翻摄:钟元/大纪元)

四平决战 林彪惨败于白崇禧

1946年5月,国防部长白崇禧督战指挥杜聿明部国军精锐在东北四平战役大败十多万林彪共军,此后东北停战,国共双方军事自此惊天大逆转。(网路图片)

台北广西同乡会理事蒙天祥表示,白崇禧将军是当代保卫中国的战神,他作战非常英勇,关爱照顾部属很仁慈。

广西同乡粟明德说,白将军对后辈的爱护都是真诚的,他推崇白将军,说和白将军接触近十年的时间,才知道什么叫聪明、智慧、胸襟、幽默、渊博,他老人家讲话给你的印象,不是很严肃,但是每讲到点子上,跟你一点你全身会震动,这就厉害了。

80多岁的前中国电视公司总经理、中国回教文教基金会前董事长石永贵说,“忠、孝、勇”是白崇禧的一生写照。他提到,在国共内战时期,白崇禧在东北督战指挥国军攻下四平街,林彪共军被打败向北狼狈窜逃,已无退路,可惜美国马歇尔的调停,白将军接到命令“停止进攻”,良机顿失。

台达电子董事长海英俊是白先勇的外甥,他说,1949年逃难,白家、马家及海家所有的白将军亲属,先到香港住了1~2年,才被允许到台湾来。每年海英俊的五舅公白崇禧生日,他们都会到台北祝寿,白崇禧总是带大家唱民族英雄岳飞的《满江红》,因为他当年从东北四平被勒令回南京,领略到如南宋岳飞壮志未竟的感受。

1942年1月29日,白崇禧(左)与蒋中正(右)在重庆密商抗战战略。(翻摄:钟元/大纪元)

白先勇说,除了军事生涯以外,父亲白崇禧在大陆时担任回教协会第一任理事长,八年抗战时期曾号召“十万回民十万兵”,对抗战有很大的贡献。他也说,父亲一生最引以为憾的事,是四平街战役。如果当初国府当局采纳父亲的建议,让白崇禧督战指挥国军乘胜追击林彪共军,一直打到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再组织300万民团把东北稳固下来,国共内战的结果可能就不一样。

1946年7月1日,国民政府主席蒋中正(右)将正于东北督战之白崇禧(左)调回南京,颁授白氏国防部长印信。抗战胜利后,白崇禧出任中华民国第一任国防部长。(翻摄:钟元/大纪元)

最后岁月 念兹在兹反共复国大业

白先勇表示,父亲在台湾17年,常常想的就是反共复国的大业未竟,他终生念兹在兹还是反共复国大业。

白将军临去世前几个月,美国跟越南共产党正打得如火如荼,白崇禧连忙给在香港的前广西省主席黄旭初写信。他在信中无一言谈到自己在台湾的个人得失,无一字谈及私人情谊,而是通篇都在分析时局和国军反攻大陆的可能性。他告诉黄说,美国很可能跟中共直接交战,那时就是台湾反攻大陆的最好时机,国军的反攻战略应该是如何如何,军队应该如何如何部署……。

他在信的结尾处写道:“弟待罪台湾,十有七年矣!日夜焦思国军何时反攻大陆,解救大陆同胞。”

由于常年战争,白将军家跟中国许多家庭一样,全家人难得聚全。这是白家唯一的一张全家福,拍摄于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照片正中白崇禧亲笔题字:“七七抗战第九周年纪念日全家在南京团聚摄影”,左侧有“民国三十五年七月九日北伐誓师二十周年纪念日白崇禧题”两行小字。白崇禧夫妇端坐正中,其七男三女共10个孩子左右前后环绕站立。1949年底,白崇禧选择赴台湾跟中华民国共存亡,并把在香港的20多位亲属全部带到了台湾。(网络图片)

白先勇表示,前天在台北市六张犁的回教公墓,给父亲举行追思仪式,“父亲死得其所,葬在中华民国的土地上。”

白崇禧之子、知名作家白先勇(中)9日在《父亲与民国》座谈会中,与评论家南方朔(右)对谈,左为主持人媒体人赵少康。(摄影:钟元/大纪元)

见证民国诞生 一生保卫中华民国

白先勇去年于两岸三地出版《父亲与民国》,9日下午白先勇与评论家南方朔对谈,他回忆父亲18岁参加广西学生军敢死队,赶赴湖北去参加辛亥革命武昌起义,见证东亚第一个民主共和国—— 中华民国的诞生。他常常跟我们讲赴武昌行军穿草鞋、脚磨破了,到了武昌好多天没洗澡。

他说,到了1926年北伐,蒋中正总司令邀请白崇禧出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参谋长,从广州领军一直打到山海关,打败了吴佩孚、孙传芳等北洋军阀,于1928年完成北伐统一中国。

白崇禧入北平,成为历史上华南领兵到北京的第一人。当时天津《大公报》名记者张季鸾发表社评时说:“广西军队之打到北京,乃中国历史上破天荒之事。”图为白氏(戎装立于“北伐告成”标旗前者)赴北平,北平市各界向白总指挥献旗致敬,由北平市长何其巩(背手立者)代表呈献。(翻摄:钟元/大纪元)

“对日抗战父亲当副总参谋长,蒋委员长号召全国抗日,他是第一个响应的地方军事首领”。1937年8月4日,白崇禧从广西飞赴南京,与蒋中正共赴国难。日本的报纸写了头条,“战神莅临南京,中日大战不可避免。”八年抗日时期,父亲指挥和参加过很多重大战役,最有名是徐州会战台儿庄大捷、桂南会战昆仑关大捷、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等战役。

白先勇说,父亲白崇禧一生几次打败林彪。到了国共内战,父亲任华中剿匪总司令,最后指挥国军跟共军从湖北武汉、湖南一直打到广西南宁,他为保卫中华民国打了一辈子仗,与百万林彪共军战至最后一兵一卒,才离开大陆到台湾。父亲为保卫民国奉献一生,所以他给纪念父亲的书名取《父亲与民国》有其意义。

大陆人盼望知道抗日真相

“在大陆出版《父亲与民国》一书,的确有经过一些周折,这本书的95%图片,在大陆第一次看到。”白先勇提到,大陆审查这本书,经过蛮多的思虑,最后终于让这本书出版。中共新闻署跟出版商讲好了,让你出版,但不能宣传。

去年4月,白先勇在北京做新闻发布会,“其实是蛮紧张的,他们那边事很难说,新闻会做一半叫你停就得停的。”白先勇表示,活动第一天有40多家媒体到场,隔天全国各地100多家广播、电视与平面媒体也通通宣传。可能(中共)想管制有关白崇禧将军的新闻报导也来不及,已经传开了,很多地方都邀请他去演讲。

徐悲鸿油画 《广西三杰》 1935年,徐悲鸿游学广西,备受礼遇,出任桂林美术学院院长,画广西三杰油画,左起:白崇禧、李宗仁、黄旭初(广西省主席)。(翻摄:钟元/大纪元)

白先勇循着父亲当年的足迹,在北京、南京、武汉、桂林、重庆、广州、上海、杭州走了一遍,他与大陆读者面对面谈《父亲与民国》,其中南京读者反映最强烈。

白先勇说,因为国民政府首都在南京,民众非常想了解,“民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因为真正的史实他们不很清楚,这本书尤其是中日抗战史,他们非常关注,因为他们听来的,很多人说国军没有抗日,都是共军抗日,“现在这些照片、史实通通都写在这里,他们就看到了另外一个观点。”

据史料记载数字,八年对日抗战,国军进行大会战22次,重要战役1,117次,小型战役38,931次,合计大小战役共40,070次,国军牺牲206位将军(其中包括8位上将),将士阵亡132万4,279人,负伤官兵176万1,682人,失踪官兵13万126人,总计伤亡失踪官兵321万6,087人。共军只有2位将军死在抗战期间;国军抗日牺牲军人是共军的至少40倍以上。

白先勇表示,他在北京各大学演讲,大陆学生未必知道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背景,但他们很希望要找出真相,还原历史真相。到重庆他演讲八年抗战,白先勇说,“他记得小时候在重庆听到广播日本投降了,广播员讲到一半自己哽咽、哭起来了;整个重庆炮竹连天,一晚上没人睡觉。”当讲到这里,下面老一辈的重庆听众都非常激动。

1949年11月20日白崇禧(左)与蒋中正(右)在重庆会晤,商量如何支撑残局。(翻摄:钟元/大纪元)

他说,对日抗战、国共内战,大陆人都很感兴趣。他去过的8个城市,几乎每场都有好几百满满的人,也有很多感人的事情,比如到桂林去,有很多父亲老部下后代,还有一个92岁老兵都来了,“他看到我好像见了亲人一样,非常慷慨激昂讲了很多,因为我父亲老部下在大陆日子很不好过,他们也有一肚子苦水要吐。”

作家南方朔:要凭良心做事

作家南方朔表示,“历史的发展是扭曲再扭曲,最后才会出现真相。”他回忆以前所读的中国近代史,白崇禧等抗日名将都被歪曲为“混蛋军阀”。白先勇如今才以自己的成就与地位,洗刷父亲那一代所受的委屈,他的书《父亲与民国》对大陆把民国史还原,真的有很大的功用。

南方朔说,大陆有些文人因为对历史、现况的不满而产生了民国热,他们说民国好,指桑骂槐来批判共产党做很多错事。他强调,无论从事政治、社会工作,我们做事情要凭良心去做,不能对不起广大的人民,“任何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重要错误都不可能过去,历史会记忆你,一直追到天荒地老。”

白先勇:父亲在228事件救了不少人

针对二二八事件,白先勇说,父亲和台湾的关系也非常深,1947年台湾发生二二八事件,蒋总统派白崇禧将军来台善后。3月17日,父亲白崇禧到达台湾,待了16天,从北到南各地去视察,听人民的诉求,宣慰善后做了重要的措施。父亲就在中山堂向全省广播,宣布政府以宽大政策,并以国防部长身份发布命令:“禁止滥杀,公开审判。”

他说:“我父亲把18位判死刑的,呈报上去有蒋中正总统批的认可,他们通通批改成徒刑,改变他们家庭的命运。”

白先勇表示,父亲除了在中山堂广播,也到台湾大学演讲、喊话,对涉入二二八的学生表示“既往不咎”,保证他们的安全。对于原住民牵涉二二八跑到山里面躲起来的,特别演讲要他们都回来;对于有些外省公务员,感到害怕想离开台湾,白崇禧特别对他们讲话、安抚,希望他们留下来继续服务,对稳定当时人心起了很大作用。

逆境中 白崇禧始终保持凛然尊严

1949年底,白崇禧选择随国民政府来台。1966年12月2日,73岁的白崇禧因心脏病突发逝世。先总统蒋中正亲笔题词颁发“轸念勋猷 健生同志千古” 挽额及“旌忠状”旌表白将军“忠贞为国” ,由何应钦、孙科、陈立夫、顾祝同等200余人组成治丧委员会,以最高军礼和国葬规格下葬白崇禧,葬礼备极哀荣。

12月9日早上不到8点,蒋中正总统第一个来到台北市立殡仪馆祭悼英雄,蒋经国代表国防部主祭,陆海空三军、联勤总司令部的各位总司令和部长都来祭悼。白先勇说,父亲过世时,很多台湾人感念他都来祭拜。举行公祭后,由四位国军一级上将顾祝同、周至柔、余汉谋、黄镇球,在白崇禧灵柩上覆盖中华民国国旗,后被安葬在白家“白榕荫堂墓园”。

美国《纽约时报》称赞白­崇­禧­为“中华民国最杰出军事战略家和将领”

白先勇说,父亲与蒋介石的关系,“四十年间分分合合,非常复杂”。两人合作北伐、抗日,但北伐后和国共内战期间,两人数度因战略国策发生分歧。父亲白崇禧在台湾的晚年过得并不平静,没有受到一个曾经对国家有过重大贡献的军人应该获得的尊重。表面上他享有一级上将的待遇,事实上暗地却遭情治人员监控跟踪。

对于在台湾的处境遭遇,白崇禧即使在自己儿子面前也未曾抱怨一句,独自一人以大善大忍的博大胸怀,默默坚忍承受了一切风霜雨雪和不公。白先勇表示,在台湾,白崇禧于逆境中始终保持着一份凛然的尊严,“最后他死在中华民国的土地上,是死得其所”。

此次白崇禧将军影像纪念展,展出日期即日起至四月九日止,分为北伐及建设广西、抗战、胜利与内战、台湾岁月、家族亲情、二二八事件、回教活动,以及归真及墓园等九大区域,时序从1926年至1966年白将军逝世,一路娓娓道来该时期的忧患与温情,为历史的发展与真相提供了宝贵注解。


(视频:捍卫中华 战神白崇禧——
碧血黄花岗 万世流芳颂


(视频: 白崇禧铁血桂军 英雄黎明 卫我中华



(视频:《父亲与民国》台北发布会现场播放白崇禧记录片: 1966年,蒋中正总统第一个前往祭悼白崇禧的国葬,蒋经国代表国防部主祭,陆海空三军和联勤总司令部的各位总司令和部长们都来祭悼;:1947年,国防部长白崇禧莅临台湾视察国军和处理二二八事变 ;1944年,白母马太夫人90岁大寿,蒋委员长特派参谋总长何应钦代表他本人为白母祝寿,白崇禧将军全家与5万多军民以及驻华美军司令史迪威等将领参加祝寿。)


(视频:1945年10月10日,中华民国双十国庆日,日军在北平故宫前投降:
中华民国首任国防部长、抗日持久战最高战略制定者、国军多场重大战役策划部署指挥者白崇禧上将亲临现场监督,第十一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代表中国在日军投降书上签字,北平十万余民众与美、苏、英、法代表观礼,激动高呼“中华民国万岁”、“中国万岁”、“蒋委员长万岁”、“胜利万岁”,声震屋瓦,响彻云霄。)


(视频:台湾电视台专访 白先勇谈白崇禧、民国、蒋中正:
父亲白崇禧把国家民族放在最前面。在台湾17年,白崇禧将军念念不忘光复中华河山,去世前还在操心谋划国军的反攻大陆战略。60多年后,白先勇又走进了南京总统府,在当年蒋中正授予父亲白崇禧国防部长大印的那个礼堂,参加《白崇禧与中国历史》研讨会。)


(视频:不朽的光荣—— 伟大的中国卫国战争:
1945年8月,蒋中正领导的中华民国政府,历时14年艰苦卓绝浴血抗战,采用白崇禧上将率先提出的抗日持久战战略,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迎来了近代历史上最伟大与荣耀的时刻。)


(点击观看视频:中华战神白崇禧投身辛亥革命,统一广西,北伐、 抗战、 剿共
—— 统一广西后,敬仰孙中山的白崇禧在桂林独秀峰下,专门建立了一座中山纪念塔和仰止亭,上书两行大字“中山不死,主义常新” 。)


(视频:战神白崇禧 ——
巍巍大中华 梅花千古颂

(责任编辑:林诗远)

相关新闻
真言:中共贪天之功 白崇禧才是持久战第一人
蒋介石曾明示白崇禧接棒 白常犯颜直谏
白崇禧为何致蒋介石“亥敬”电并去台湾?
钢军血战青树坪  林彪共军49年遭最大惨败
纪元商城
这种肥皂不会耗损 永远陪伴你
每日更新:春天里的素色清道夫 不知疲倦
这种杯子为何如此火爆 加州女子偷65个被捕
这些亚马逊好物 让你生活品质大提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