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年后 “泰坦尼克号”沉船小提琴现身

沙莉
font print 人气: 52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13年03月17日讯】(大纪元记者沙莉编译报导)101年前,号称永不沉没的远洋豪华客轮泰坦尼克号从英国的南安普顿出发驶往美国纽约,途中撞上了冰山而沉没,沉没前最后一刻乐队指挥演奏的小提琴现在现世。经过7年之久的调查后,它的真实性得以证实。

泰坦尼克号沉没时,34岁的乐队指挥哈特利(Wallace Hartley)带领乐队来到甲板上,为乘客演奏告别曲的小提琴(Henry Aldridge and Son)

泰坦尼克号的幸存者说,他们记得,乘客纷纷登上救生艇时,34岁的乐队指挥哈特利(Wallace Hartley)带领乐队来到甲板上,为乘客演奏了赞美诗“我的上帝,我越来越靠近你”。八名音乐家最后全部遇难。
[[4]]
泰坦尼克号的乐队指挥34岁的哈特利(Wallace Hartley)(wikipedia.org)

哈特利的小提琴被认为和它的主人与1500位乘客一起在1912年的灾难中葬身茫茫大海。但英国亨利.奥尔德里奇父子(Henry Aldridge and Son)拍卖行说,2006年发现的这把小提琴经过了严格的验证,证实是哈特利临终时演奏使用的小提琴。

拍卖行花了近7年时间和数万英镑鉴定这把水浸小提琴的来源,咨询了许多专家,包括政府的法医科学家和牛津大学的专家。

拍卖行说,小提琴琴体有两道长裂缝,但“令人难以置信的保存完好”,尽管年代久远,且在海水里浸泡过。据估计,这把小提琴现价值10万欧元。

1912年4月15日泰坦尼克号在纽芬兰南部565公里处撞上冰山,1,517人遇难。

当时有报导显示,发现哈特利的尸体时,身体还紧紧抱着他的乐器。也有其它报导说,小提琴已经在海里失踪。拍卖行表示,和哈特利传记作者一起发现了有文件显示,找到哈特利的尸体时,他还拿着一个皮革包,里面就是这把小提琴。

哈特利的未婚妻玛丽亚.鲁宾逊于1910年送给他这把小提琴​​,以纪念他们的订婚。小提琴上有一块银色饰板,刻有文字:“送华莱士,订婚纪念。玛丽亚。 ”

拍卖行表示,小提琴当时显然交还给了哈特利悲伤的未婚妻玛丽亚.鲁滨逊,她在1939年去世后,小提琴捐赠给救世军,最后又到了一位小提琴老师手里,在英格兰西北部的兰开夏郡一个家庭的阁楼上保存了几十年。 七年前,该家庭将提琴交给拍卖行,拍卖行开始了对它的真实性的调查。

英国法医科学服务的测试表明,腐蚀沉积物被认为是符合海水中浸泡特征,一名银器专家研究了小提琴上的铭牌后,确定它符合当时的年代。

拍卖行说,小提琴将在贝尔法斯特市政厅(Belfast City Hall)展出至本月底,距离泰坦尼克号制造地不到一英里。
[[5]]

泰坦尼克号明信片(PETER MUHLY/AFP/Getty Images)

(责任编辑:童尚)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蒋中正(蒋介石)日记(1948—1954)》新书日前于国史馆发表。民国历史文化学社社长暨前国史馆长吕芳上指出,这是一部罕见的国家领导人日记。
  • 几年前看到旅居美国的阿陀一篇关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惊心动魄的南中国知青偷渡潮》一文,该文写得深入细致,气势恢宏,且数据清晰,把当年的知青偷渡重现眼前。作者不是卒友,但能写出如此佳作,可见其写作功力深厚。但一篇好文有时也会有争议的地方。我个人与作者有不同的意见不吐不快,因此在这里提出来,让大家讨论一下。
  • 在当年那个迫使大量人民“起锚”、“督卒”、“较脚”、“着草”——等同逃亡的大时代里,并非所有人都会一走了之的,所有成功的逃亡者都必须具有活跃的思想。在当年的那个时代背景下,一个思想僵化,中红毒甚深的人,即使他们不是那个制度的得益者,他们也不会对那个极权制度产生怀疑,进而产生叛逆之心的。
  • 1979年以前,每当清明和重阳这两个香港法定的假期前后两周,香港政府都会开放边境的坟场让香港市民前往拜祭亲人。每当这两个节日,前往边境的人很多。在弯弯曲曲窄长的界河梧桐河南边各个大大小小的山坡上,人山人海,一个小小的沙岭坟场,能有几多真正的参拜者,来的人大都是在各个不同时期“起锚”成功的人。
  • 热带亚热带沿海潮间带的常绿阔叶灌木群落——红树林。(公有领域)
    在香港大部分的知青都是当年的“起锚”客,“起锚”本指船舶开航的意思,但在那疯狂的年代,在一群特定的人群〔广东知青〕中,却有另外一个意思,在广东当年一提起这一专有名词,人们都知道那是指偷渡。“起锚”是一种赌博,参与者要押上自己的前途与生命,那时参与这个赌博的广东知青为数不少。有的赢了,有的输了。
  • 在漆黑一片的茫茫大海中,那些敢于用绳子把彼此的身体连起来,以示在大海中互相照应、互相扶持的例子原来并不罕有。那些把彼此的生命连在一起的人,不管是兄弟姐妹、夫妻还是朋友,在以后的岁月中,在人生的大舞台中往往都能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 最近我访问过几位插埸的知青,他们都说当年如果插埸的知青逃亡失败被押解回场,农场都会为他们搞一场“欢迎会”。在批斗会上他们挨几下是很平常的事,毒打的事不常见,但不是没有,如果在批斗会上表现不好,态度不好,或者平日与人积怨,又或者平日表现不好,就会多挨几下。
  • 文革时期当局为了堵截偷渡潮,采取了一系列严防措施,然而逃亡者为了能成功起锚,也奇招迭出,真乃五花八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1979年初,改革开放还未开始,我班女生邝女士,时已32岁,厌倦了在农村当赤脚医生,与丈夫一起把从黑市买回来的护照贴上自己的照片,由于精心制作,几能乱真。
  • 黄东汉,1947年出生于广州。广州 14 中 66 届高中毕业生。文革期间积极参与运动,任学校造反组织“八五红旗”头目。后到宝安县南头 公社插队。下乡一年零三个月后逃往香港。来港后 一直从事印刷工作。改革开放后参与国内宗族文化活动,在内地几个宗亲会担任顾问,副会长、名誉董事长等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