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WLW衍生的“想当年”

作者:谢行昌
font print 人气: 84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3年03月22日讯】2012年夏,为了要去与失联四十多年后,又再度联络上的两位密西西比州老友会面,我们顶着德克萨斯州那个像火炉一般的大太阳,开车上了往东行的二十号州际公路,以五小时的时间,横越了东德州与路易斯安那州全境,来到路易斯安那与密西西比两州的分界河,也是北美洲第一大河的密西西比河的河畔。在河畔的休息站稍事休歇后,终于飞驰在那睽违多年的密西西比州公路上。

此刻,车上的收音机已完全收不到那一路伴着我的德州电台,我不经意的按下调幅台“搜寻”﹝Seek﹞钮,没想到第一个进入我耳中的,竟然是四十多年前,陪我度过许多寂寞午夜的那个WLW电台。看到这里,你千万别以为WLW是密西西比州的本地的电台,它可是一个历史悠久,位于密州东北方八百英哩外的辛辛那提市﹝Cincinnati, Ohio﹞的电台。它的讯号在密西西比河以东的美国领土上都可以清楚收听到的。这曾经号称是“北美第一台”的“清晰频道” 调幅电台﹝Clear Channel AM Radio Station﹞,以五万瓦特发射功率,涵盖了整个美国的东半部,当然也包括了我求学时期居住的那个小小大学城。

时间点回到1969年,那时候我还只是个二十出头的青年,满怀雄心壮志,由台湾到新大陆来打天下。在语言与风俗人情还没有适应前,加上研究所的繁重课业,那身处异域的生活压力,该是每一位当年负笈求学的莘莘学子都曾经历过的。每天晚上由图书馆或研究室回到宿舍,都已是筋疲力尽。好不容易洗完澡躺上床,打开收音机,这才是我辛苦一天后的轻松时光。

四十多年前出国时的随身行李,除了当年留学生必备的大同电锅外,我还带了一台“中广电晶体收音机”。这“电晶体”又名“半导体”,是短暂地介于“真空管”与“积体电路”之间的产品。它已大大地减轻了“真空管收音机”的体积与重量。这台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花费了我超过千元台币﹝约为我当兵时两个月之薪水﹞的收音机,与我那本原文版一英寸厚的电子学课本体积大小相当,当年已算是“袖珍型”的了。

六十年代的调频﹝FM﹞电台并不普遍,而且几乎都集中在大城市里。调频电台虽然音质较调幅电台高,但是调频讯号最多只能传到百哩左右。一般而言,南方的小城镇不但没有调频电台,仅有的几个本地调幅电台,它们的节目十分贫乏,还多在凌晨至清晨时分停播。我那台中广收音机只有调幅的波段,能收到的当地音乐节目,不外是摇滚乐与乡村与西部歌曲,没有我自小最钟爱的古典音乐。我躺在床上拨动着选台钮,很容易的就选上了信号特强的WLW。

位于七百千赫﹝700KHz﹞的WLW不但是信号强,节目多元化,而且固定在播完两分钟的午夜新闻后,播放几达六十分钟的古典音乐。辛辛那提市与密西西比州有一小时的时差,所以每晚十一点正,无论功课有多忙,我都不会放过这放松心情的机会。我在台湾成长的年代,猫王﹝Elvis Presley﹞与披头士﹝Beatles﹞的摇滚乐是伴着我长大的,乡村与西部歌曲我也不排斥,姜尼‧荷顿﹝Johnny Horton﹞的“低吟的松树”﹝Whispering Pines﹞仍然是我至今最爱的乡村与西部歌曲之一。但古典音乐才是让我心神静化的灵药,是我忘却烦恼的仙丹。记得当年在宿舍里第一次听到电台播放我熟悉、热爱的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时,那第一乐章起始的四声“咚、咚、咚、咚”定音鼓,让我激动得湿了眼眶。一年后,我终于打工存够了钱,买了一台手提的收音机与三十三转唱盘合而为一的“奢侈品”。我在美国买的第一张黑胶唱片,就是这贝多芬所作的,唯一的一首小提琴协奏曲。

密州访友归来后,我开始上网找寻有关WLW的资料,才知道这电台原来不但有近百年的悠久历史,而且从二次大战的前几年开始,直到战争末期,它还以全世界最强的五十万瓦特发射功率广播,也就是它现在发射功率的十倍,涵盖了美国全境之余,信号还可以远达欧洲与太平洋两个战场,不折不扣的成了百万远征美国大兵每天的精神食粮。

时至今日,以W起头的调幅﹝AM﹞电台,都是以五万瓦特发射功率,经联邦通讯局﹝FCC﹞特准用“铺天盖地”方式,毫无限制的在一千五百英哩半径内广播。这种大功率调幅电台,全美国只有十几个。北德州达福地区的WBAP – 820是其中之一,所以开车远到休士顿地区都还可以收听到WBAP。至于达福地区的另一个高功率KRLD – 1080 虽然也是以五万瓦特来广播,但是它是K字起头的调幅电台,不得用“铺天盖地”方式广播,所以它的发射天线是方向性的,在一千五百英哩半径内,若是超过一百五十英哩后,只有某些特定地区才能收听到。

能再度收听到WLW的广播信号,不但勾起了我对青春年华的回忆,也让我深深感叹时光之飞逝。这一次造访密州,是去会两位曾在我懵然无知,初入美国社会的情况下,悄悄地给予我安全保护的善心人。他们的“好人好事”我将以另文详述。我对我这一生的几度“逢凶化吉”,内心也充满了感激之情。

如今岁月匆匆,环顾四周,老友们也与我一样,都已步入暮年。人生苦短,如何掌握珍惜这剩下不多的黄金岁月,让这退休的日子更具有实质的意义,该是我们这群“告老族”要好好琢磨的罢。

【完稿于2013年3月】  ◇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纪元2012年06月30日讯】在中国的传统医学中,最为神奇的就是针灸,从古至今治愈了各种疾病,也留下了许多神医治病的故事。下面是大医学家孙思邈一针救2命的故事。
  • (大纪元记者马有志美国加州沙加缅度报导)2013年1月3日下午,美国神韵巡回艺术团在美国加州首府沙加缅度社区中心剧院为观众们献上了本次在北加州巡回的第二场演出。天幕拉开,仿佛另外空间之门打开,他们从天上来到人间,他们从历史走到今天,铿锵有力的男子舞蹈跳跃翻转间让人看到天地之间有正气;高贵典雅的女子舞蹈每一个眼神与舞步都透出纯清、纯美令人难忘,纯净令人感动。观众们的掌声雷动。
  • (大纪元记者贾谊澳洲布里斯本报导)2月2日下午1时30分,神韵巡回艺术团在澳洲布里斯本昆士兰歌剧院的第二场演出,吸引了各界爱好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爱好者。电台记者Heidi Pozzan表示神韵演出让她感到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 金子先生从外国语大学毕业后,进入大型食品制造公司工作。之后,虽然开始了他派驻海外的生涯,却因一直无法放弃成为译者的梦想,而于三十二岁时转职为译者。
  • 3月1日,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蒋雯丽首部散文随笔集《姥爷》在京首发。《姥爷》与3年前由蒋雯丽自编自导的电影《我们天上见》一样,随笔集的主人翁也是姥爷。
  • 【大纪元记者泽霖亚特兰大报导】乔州作家协会的贺新春“艺文雅聚”于3月3日(星期日)下午在亚特兰大华侨文教中心大厅举办与到北美知名女作家简宛与姚嘉为的对谈,亚城读者和文学爱好者一百多人出席。
  • 纪念美浓文学作家钟铁民,钟家3代合力完成《钟铁民全集》,他的次女钟怡彦今天表示,重读父亲作品发现父亲有趣的一面。
  • 百余年前的那个世代,中国历经辛亥革命与内乱外患,对华夏子孙而言,虽然是个烽烟漫天、人民颠沛流离的世代,但也是可以让胸怀大志的人抛头颅、洒热血的一个轰轰烈烈“大时代”。林觉民的“与妻诀别书”里,就描绘出一幅在亲情与参与救国救民运动两者不得兼顾时,含泪留下给爱妻的遗书,毅然投身革命,杀身成仁的烈士心态。还有那满怀壮志的汪精卫,刺杀满清摄政王载沣失败后被捕,昂然抱着以死明志,绝不讨饶的决心,面对审判他的清吏,高吟在狱中作的那首诗:“慷慨歌燕市,从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留得心魂在,残躯赴劫灰,青磷光不灭,夜夜照燕台。”百余年后读之,仍让人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激动情怀。
  • 在美国,像我这般年纪的华裔白发族,许多都是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从台湾随着留学潮,远渡重洋到新大陆来求学的学生。四、五十年后,当我们回忆起自己当年在美国各大学里的一些生活点滴时,一定会深刻记得当年在各地校园内澎湃汹涌的反越战示威。那时,我们这些外籍学生所需要面对与适应的,不只是语言上与生活上的差异,更被校园内的自由化风气感染。在那不受传统道德拘束,以做嘻皮﹝Hippie﹞为荣的世代,年轻人衣着新潮,我行我素,反抗权威。不少男孩念大学是为延缓兵役,有一些人为逃兵役,甚至于越过不设防的美、加边境,入籍为不需服兵役的加拿大人。那些年,在年轻人的社交领域里,没有抽过大麻烟的青少年,就如我们在台湾服兵役时不会抽烟的人一样,会被认为是太“娘”而遭同侪耻笑的。
  • 今年九月一日,是我父亲谢公肇齐逝世十九周年忌日。这半年来,我一直想写篇纪念他老人家的文章,只是不知该从何处着手。思索良久,决定从他贫苦的童年,艰难的求学过程讲起,搭配着他那些非常感性的思乡诗作,来表达我对他老人家的深深怀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