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的马克思(14)

自私的马克思——鲜为人知的马克思之五
真言
font print 人气: 14
【字号】    
   标签: tags: ,

我对你的许多方面都做了公正的评价,但我无法完全排除这个念头,即你还有利己主义,它可能在你身上超过了自我保存所需要的程度。
——亨利希.马克思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尽管党文化一直把马克思捧为完美无瑕的道德圣人,但马克思的父亲显然不会认同这种说法。在老马克思看来,马克思的“内心”是“自私的”。俗话说知子莫如父,老马克思对儿子的这一评价,揭开了马克思身上长期被掩盖的真实一面。

传记资料显示,马克思离家上大学后,爱子心切的老马克思经常给他写信,这些信中有16封被保存了下来,全都收录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一版第40卷中。(1)多亏它们今天我们才得以知晓,在老马克思眼中,大学时代的马克思在处理家庭关系上原来是一个相当自私的人。
(1)本文所引马克思父亲致马克思的信均出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一版,第40卷第829-887页

无论从何种意义上讲,老马克思都称得上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慈父,他对离家读书的儿子的关心可谓事无钜细无微不至,相信读过他信的人,都会对此留下难忘的印像。这种事无钜细无微不至的关心当然源自他对儿子发自内心的爱。毫不夸张地说,在老马克思的笔下,不仅从不掩饰对儿子的爱,而且可以说是从不吝啬表白这种爱,诸如“你知道,也应当知道,我是多么爱你”,“在这个世界上,除了你妈妈之外,我最爱的便是你了”,“我不想也不能掩饰我对你的偏爱。当我想到你和你的未来时,我的内心就充满喜悦”,“有一点你要永远相信,任何时候都不能怀疑,这就是你在我心中占着很大的位置,你是我生命中最强大的杠杆之一”这一类的话在他给马克思的信中几乎随处可见。

除此之外,老马克思也对儿子说过不少褒扬之词,这其中有一部分是他内心的真实流露,还有一部分多半是出自一个父亲对儿子的勉励和期盼。

不过,令老马克思遗憾的是,尽管马克思是他最偏爱最欣赏寄予了最美好期望的子女,但自从马克思读大学后,他从儿子那收获的却不是快乐而是烦恼。如果说这种烦恼曾一直被克制着,那么到老马克思去世前夕,却一下爆发了出来。在信里老马克思满腔怨气地对儿子说,“必须告诉你,你给你的父母带来了许多烦恼,而很少,甚至完全没有给他们带来欢乐。”细读老马克思在他生命最后阶段写给儿子的每一封信,几乎写满了对马克思的失望和责怪。

作为一个看重道德和责任感的基督徒,老马克思不仅希望自己的儿女功成名就,生活美满,更希望他们能成为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内心高尚的人。他在一封信中对马克思说,“你的前途,你要在某一时候成名的这种值得赞许的愿望,以及那你当前所处的顺境,——这一切不仅是我记挂在心上的事情,而且也是我内心深处早就珍藏着的幻想。但是,其实这些感情大多是软弱的人才有的,而且也都是些没有摆脱诸如骄傲、虚荣、自私之类的糟粕的感情。但是,我可以向你保证,即便这些幻想成了现实,也不会使我感到幸福。只有当你的心始终是纯洁的,它的每一次跳动都是真正人道的,任何一个恶魔都不能把你心中比较高尚的情操赶跑,——只有那时候,我才会得到我从你那里梦寐以求的幸福。否则,我将看到我一生最美好的目的被毁灭。”在另一封信中他还说过,“不管我把你的智力估计得有多高,要是没有一颗善良的心,你的智力对我说来就失去任何意义。”

在老马克思看来,“人类最高的美德是自我牺牲的能力和意志,是把‘自我’撇在一边的能力和意志,如果责任和爱要求这样做的话。——它出自好人的纯洁的心,出自慈爱的父亲、温存的母亲、恩爱的夫妻、感恩的儿子的纯洁的心,这种牺牲赋予生命以无与伦比的魅力,使生命不论遭受多少苦难都变得更加美丽。”

然而,恰恰在这方面,令老马克思格外痛苦的是,从爱子马克思的身上,他看到的并不是他衷心希望看到的自我牺牲的美德,而是他鄙弃的“利己主义”、“自私”,他对儿子的失望和责怪主要就集中在这方面。如果说他一直疑虑马克思的心灵是否与他的才能相称,那么这种疑虑后来竟被事实完全证明了。事情就像他在信中对马克思说的那样,“我对你的许多方面都做了公正的评价,但我无法完全排除这个念头,即你还有利己主义,它可能在你身上超过了自我保存所需要的程度。”(待续)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如果说自信是优点,那么自负便有点过了,自大则不靠谱了,自大狂就可怕了,而一旦自大狂到了以救世主自居的份上,那简直就是疯狂了。马克思便是这样一个疯子。
  • 马克思不但视自己为“奸诈的世界”的对立面,光明、真理和未来的化身,而且自以为有着“像上帝一样”的不可抗拒的威力,能够造出“击世的霹雳”,让“奸诈的世界”这个“庞然大物”在自己的挑战下轰然倒地
  • 马克思始终坚持,理论的发展应该先于行动,在发动革命之前,必须有某种理论去说明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以此作为所谓革命的依据。一个人如果不能为自己的行动找到某种合法化的基础,他就不能领导一场革命运动。
  • 由于传记资料的缺乏,我们对马克思的童年知之甚少。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至少从中学时代起,马克思就是一个虚荣的人。只不过他的虚荣与财富和地位无关,而体现为对个人名声的看重和追求罢了。
  • 我们还可以换个角度设想一下,如果马克思没有任何个人考虑,纯粹只是想献身“人类的福利”,那么在论述“人类的幸福”与“我们自身的完美”的一致性时,他会只强调唯有“为人类福利而劳动”才能达到“我们自身的完美”吗?
  • 青年马克思打算献身人类福利的内在深层原因,并非是对人类的同情和关爱,而是为了让自己“趋于高尚”,在道德上变得完善;而推动马克思“趋于高尚”,追求自身道德完善的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又是为了使自己成为人们心目中的伟人、完人和圣人,赢得“人人敬仰”的道德美名。
  • 跨入大学校门后的马克思,自我急剧膨胀,很快就成了一个典型的以救世主自居的自大狂。伴随着这种个性变化,他的虚荣心也在急剧膨胀——中学时代对于个人道德名声的渴望迅速地发展成了试图让人们把他当作拯救人类的救世主来顶礼膜拜的妄想。
  • 一个控制欲强、自大、虚荣的人,必定也是个好斗的人。马克思就是一个再好不过的例子。在广为流传的“马克思的自白”中,有一个问题是“你对幸福的理解”,马克思的答案是:“斗争”。可见他好斗到何种程度。
  • 纵观马克思的一生,他的好斗性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他的文字生涯,二是他的政治活动。就前者而言,马克思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名“口头暴力分子”。我们可以举《共产党宣言》为例。
  • 当魏特林为自己辩护,并向马克思发起反击时,马克思竟然怒火中烧,当场就跟魏特林闹翻了,使得这次见面不欢而散。这桩事虽说不大不小,但将马克思在政治活动中如何好斗的特点表现得可谓淋漓尽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