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著的爱

苏·蒙克·基德 / 李群 编译
font print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我走向屋外的邮箱时,几个雨点落到我脸上,也落到了我心里。早上刚起床我已经经历了一场风雨,这场风雨始于儿子鲍勃与我的争吵。他想穿一件褪色的旧运动衫上学,我却要他穿奶奶送的高档衬衣。衬衣口袋上绣着鲍勃的姓名首字母,我指着那些字母,合情入理地说:“不是每个人的衬衣上都有自己的首字母。”

  他不情愿地看着天花板说:“这年头没人穿绣首字母的衬衣,妈妈!”很快我们就吵了起来,两人都说了些过头话,最后他不情愿地穿上了衬衣。他拿书时,我伸手给他一个拥抱,却被他后退一步躲开了。事实上,从鲍勃步入青春期,我始终不知该如何应对。他是个好孩子,但是近来他质疑我说的每一句话,似乎是故意考验我的耐心。经历太多冲突与争吵,我已经准备举手投降了。

  我叹口气走向邮箱,它看起来也像我一样饱受挫折。一辆汽车撞到了它,将支架撞弯,门再也合不拢。我伸进手,除了一堆信件,还摸到一堆奇怪的东西。往里一看,原来邮件下面有一小堆草和松针。肯定是有人搞恶作剧,我想着,顺手把这些东西清理掉。

  下午鲍勃放学回家后,便风一般冲入自己房间再也不出来。“今天过得怎样?”我跟在他后面说,尽量装作我们之间的争吵不存在。

  “还好,”他把衬衣脱下,挑战般丢到我脚下,然后翻箱倒柜找那件运动衫。我转身准备离开,却又回头问道:“邮箱里的松针是你塞的吗?”

  他不解地看着我:“什么?”

  “没什么。”我说。

  第二天我检查邮箱,里面又是一些松针、小树枝和两株枯萎的蒲公英。每天我都在邮箱中发现一堆杂草,每天我都把它们扒出来。我没再跟鲍勃提起这件事,事实上我不再与他讨论任何事情。每当冲突发生,我总是离开房间或者改变话题。

  周末我在书房看报时,鲍勃走进来问:“妈妈,我可以去看电影吗?”我翻到报纸的电影版,他要看的电影分级为PG-13──13岁以下儿童必须在父母陪同下观看。我看着刚满13岁的儿子,说:“不,这部电影不行。”

  “难道我们就不能谈谈吗?”他请求。

  “没什么可谈的,”我说,“我们只会再次以吵架告终。”

  “妈妈,你不理解我,”他哭了,“你甚至不肯尝试一下去理解我!”

  我像往常一样去取信,邮箱里又是乱七八糟一堆东西,着实令人恼火。我伸手去掏,在杂草与树枝中摸出一个圆不溜丢的小东西,原来是一枚鸟蛋。

  附近树上传来叽叽喳喳的声音,循声望去,我看见了枝头的鸟妈妈,一根松针悬在她嘴边。原来它每天都在这破邮箱里筑巢,每次发现它的努力遭到破坏,总是执着地重新再来。我不由想起鲍勃的话:“你甚至不肯尝试一下!”

  儿子正坐在书桌前,心不在焉地转动地球仪。“嗨,”我说。他抬起头看着我,一瞬间从那个容易受伤的小男孩身上,我仿佛看到一个年轻的男子汉即将成形。“想谈谈吗?”我说,“我一定专心倾听。”

  我坐在一边,静静地听他倾诉自己的愤怒、怨恨和需要。在倾诉与倾听之中,似乎我们之间的痛苦都已吸干,这真是一个崭新的开始。我从心底感激那只执著的鸟妈妈,于是写了一张纸笺贴在邮箱上:“亲爱的邮递员,一只鸟儿在这里筑了巢。在鸟儿孵好蛋飞走之前,请把信投到门口好吗?”

  后来,我们的邮箱里就多了3只雏鸟,每天鸟妈妈都站在邮箱上歌唱。歌声如此甜美,充满着永不放弃的执著的爱。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家有男孩的父母注意了,许多人认为,亲子关系不佳与基因及孩童本身的个性有关,但最新研究显示,家庭环境所扮演的角色更加重要。亲子关系不良将导致男生更易出现偏差行为,影响较女生来得大。
  • 吴季刚的父母与15岁孩子的父母,对孩子的爱本质都一样,但不一样的管教方式却让孩子感受大不相同,而产生了天壤之别的结果。试问,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在家庭教育中,我们难道不能多给孩子一些自由的空间吗?
  • 要让孩子守规矩,首先要让孩子了解规矩,最后去习惯规矩。
  • "教孩子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这是我在钧一岁以后有深刻的感想。
  • 教养孩子就是人生的一项修炼,这项修炼要先修自己,修自己孩子也会跟着改变,用心的改变自己,事后必定发现一切都是值得的。小玲的爸爸如果能为小孩的教育,改变一下生活方式,那小玲必定能正常的生活也能好好在学校中学习。
  • 4月1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大厅发生了惊人的一幕:旅日留学生汪某在机场向前来接机的母亲连刺数刀。汪某称行凶是“因为妈妈说不给生活费,自己当时很生气”。
  • “网路世界,无远弗界。”网路生活确实为现代人的生活与沟通带来了相当程度的便利,但却也可能为正在成长的孩子带来一些弊端。例如,缺少实际的沟通与互动模式、长时间使用所造成的注意力难以集中,而网路更往往是有心人士积极下手的目标,一旦疏忽,便可能对孩子造成难以挽回的影响。
  • 她正视自己的生命蓝图,三十五岁时毅然辞去教职,“从心”出发。“最长的辞职信”是心灵的呼唤,是生命的抉择,终于拨云见日,遇见幸福…
  • 美国佛州一位母亲说,作为家长,她的职责就是做孩子的“啦啦队长”,并拒绝成为他们的朋友或“直升机父母”,否则你将培养不出有韧性的孩子。
  • 漫无目的的育儿,是一件非常慌乱的事。有了孩子后的每一天,我们都要面对许多抉择:替孩子准备什么食物?找什么学校?玩什么运动?如果父母心无定性,总是犹豫不决或朝令夕改,家庭就会陷入各种混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