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的马克思(19)

渎神的马克思——鲜为人知的马克思之七
真言
font print 人气: 9
【字号】    
   标签: tags: ,

渎神的马克思——鲜为人知的马克思之七

当我快进入死神之国,
我定要向上帝与生活,
送上我最痛恨的诅咒—-
——马克思

步入大学校门后,在时代浪潮的不断冲击下,再加受到青春期内心危机等因素的影响,马克思原有对上帝的信仰很快便土崩瓦解,没多久,昔日虔诚信神的马克思就变成了一个与上帝不共戴天的渎神的马克思。


根据现有的资料,尽管我们一时很难确定马克思从一个有神论者转变为一个无神论者的准确时间,但至少在写于1836年左右的《愿望》一诗中,他已直言不讳地宣布了与上帝的决裂。这种决裂实际上也是他与神的决裂——因为受基督教的影响,在欧洲,人们谈到神,多半都是指上帝。

马克思在这首诗中写道:

你已经做出决定——对你说来,
当然啰,天门将会为你敞开,
你的精神将会长留在那儿—–
这全是一场空,要腐烂衰败!

精神于我何有,天堂算什么?空空!
你,只不过是永无结果的一个梦。
要知道,蕴藏在我胸怀里的一切,
不知时间为何物,也不知道天公—–

—- —–

如愿意,你就去供奉上帝——
你已经从他的内部站起,
你不能够使我同他和解,
我和他已经永远扬镳分离。(1)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一版,第40卷第752页

从上述诗句的内容来看,马克思之所以决定与上帝“永远扬镳分离”,是因为在他看来,上帝也好,天堂也好,都不过是“一场空”,“是永无结果的一个梦”。换句话说,此时,他已彻底否定了上帝和天堂存在的真实性。不久之后,这种否定又以嘲讽的形式再现于马克思对末日审判和三位一体说的攻击中。

我们知道,末日审判和三位一体说是构成基督教上帝信仰的两大重要内容。在写于1837年的幽默小说《斯考尔皮昂和费利克斯》中,马克思对这两者都做了极为尖刻的讽刺。

《圣经》告诉人们,末日审判来临的那一天,主耶稣将同众天使一起降临人间,坐在他荣耀的宝座上。届时,就像牧羊人从羊群里分别出绵羊和山羊,把它们分别安置在右边和左边一样,耶稣将把聚集在他面前的万民分别为善恶两类,善人将被安置在他的右边,升上天堂,恶人将被安置在他的左边,罚下地狱。届时,耶稣会对右边的善人说:“你们这蒙我父赐福的,可来承受那创世以来为你们所预备的国。因为我饿了,你们给我吃;渴了,你们给我喝;我作客旅,你们留我住;我赤身裸体,你们给我穿;我病了,你们看顾我;我在监里,你们来看我。”然后,耶稣还会对左边的恶人说:“你们这被诅咒的人,离开我,进入那为魔鬼和他的使者所预备的永火里去!因我饿了,你们不给我吃;渴了,你们不给我喝;我作客旅,你们不留我住;我赤身裸体;你们不给我穿;我病了,我在监里,你们不来看顾我。”

显然,根据《圣经》的上述说法,人在末日审判时究竟是被耶稣安置在他的左边还是右边,完全取决于往日他们对主耶稣的态度和所作所为。照理说,这本是个纯粹的信仰和道德问题,但马克思却自以为是把它转换成了一个空间位置问题。循着这种荒谬的思路,他在《斯考尔皮昂和费利克斯》中竟大言不惭地称要“把它们(注:指末日审判)的富有诗意的辞藻上的诗意的外衣剥掉”。为此,他调侃道,“我们的生活就像是一个圆形的竞技场,在我们摔倒在沙地上,角斗士即生活把我们杀掉之前,我们一直绕着圈子奔跑,寻找它的左右两边,”“啊!在我们研究出什么是右,什么是左之前,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无济于事,我们的渴望都是痴心妄想”。但不管怎么研究,“我们仍然不能区分出左边和右边,我们不知道,它们在哪里”。因为“这不过是两个相对的概念—–如果他转过身来,他的脸朝着另一个方向,因为夜里他做了个梦,那么,按照我们肤浅的想法,山羊就站在右边,而虔诚的教徒们却站在左边。”显然,马克思的意思无非是说,所谓末日审判的说法是完全站不住脚的,用他的话讲,那不过是“饮智慧之酒得到的—–愚蠢和狂暴。”(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二版,第1卷(下)第816-817页

在基督教中,把圣父、圣子、圣灵称为三位一体,也就是三个位格、一个本体;本体又称为本原、本质等。基督教相信:只有独一的上帝;圣天父完全是上帝,圣子完全是上帝,圣灵完全是上帝。换句话说:圣天父的神性、圣子的神性和圣灵的神性,本质上是同一个神性。﹙3﹚
(3)百度百科的“三位一体”词条

显然,基督教中的三位一体是一个神学意义上的抽像概念,用人的感官是感觉不到它的,用人的理智是测量不了它的,用人的逻辑也是无法解释它的,但这并不影响它的真实存在,因为神学遵循的是与实证科学截然不同的逻辑。然而,在崇拜实证科学的青年马克思看来,三位一体并非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物,纯粹是个抽像概念,当然无真实性可言。因此,他在《斯考尔皮昂和费利克斯》中讽刺基督教说,肯定三位一体的真实性就如同把抽像概念和具体的女人等同起来一样荒谬——“抽像概念和女人该有多大区别呢?但是我认为恰恰相反,我可以用充分的证据证明这一点,只是不在本章,而是在另一本根本不分章节的书里;一旦我确信了神圣的三位一体,我就去着手写这本书。”(4)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二版,第1卷(下)第826页

接着,马克思还挖苦道,如果有人想获得有关三位一体的直观概念,他们得到的只不过是“‘不’——‘虚无’——‘不’”。他说,“如果有人想获得有关这一点——我指的既不是希腊的海伦,也不是罗马的卢克莱修,而是神圣的三位一体——的直观的而不是抽像的概念,那么我能向他提出的最好的建议就是:不要去梦想任何东西,甚至不要入睡,相反,要保持清醒,并对这个原理进行探究,因为那个直观的概念就在他的心中。假如我们从现在的立足点升高五层,到达概念的顶端,像一片云彩那样飘落在上面,那时在我们眼前就会展现一个巨大的‘不’;如果我们降落到它的中部,我们就会面对着庞大的‘虚无’不寒而栗;如果我们掉进它的底层,我们就会发现两者在那个‘不’中和谐地融合起来,而那个‘不’是用端正的、线条分明的、火焰般的字体写成的,一下子就映入我们的眼帘。

‘不’——‘虚无’——‘不’

这就是三位一体的直观概念,至于抽像概念,又有谁愿意对它寻根究底呢?“(5)这意思也就是说,三位一体是荒谬的。(待续)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二版,第1卷(下)第826页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青年马克思打算献身人类福利的内在深层原因,并非是对人类的同情和关爱,而是为了让自己“趋于高尚”,在道德上变得完善;而推动马克思“趋于高尚”,追求自身道德完善的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又是为了使自己成为人们心目中的伟人、完人和圣人,赢得“人人敬仰”的道德美名。
  • 跨入大学校门后的马克思,自我急剧膨胀,很快就成了一个典型的以救世主自居的自大狂。伴随着这种个性变化,他的虚荣心也在急剧膨胀——中学时代对于个人道德名声的渴望迅速地发展成了试图让人们把他当作拯救人类的救世主来顶礼膜拜的妄想。
  • 一个控制欲强、自大、虚荣的人,必定也是个好斗的人。马克思就是一个再好不过的例子。在广为流传的“马克思的自白”中,有一个问题是“你对幸福的理解”,马克思的答案是:“斗争”。可见他好斗到何种程度。
  • 纵观马克思的一生,他的好斗性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他的文字生涯,二是他的政治活动。就前者而言,马克思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名“口头暴力分子”。我们可以举《共产党宣言》为例。
  • 当魏特林为自己辩护,并向马克思发起反击时,马克思竟然怒火中烧,当场就跟魏特林闹翻了,使得这次见面不欢而散。这桩事虽说不大不小,但将马克思在政治活动中如何好斗的特点表现得可谓淋漓尽致。
  • 尽管党文化一直把马克思捧为完美无瑕的道德圣人,但马克思的父亲显然不会认同这种说法。在老马克思看来,马克思的“内心”是“自私的”。俗话说知子莫如父,老马克思对儿子的这一评价,揭开了马克思身上长期被掩盖的真实一面。
  • 在老马克思的眼里,马克思的“自私”主要体现为对家庭缺乏应有的责任。他指责说,“我无法摆脱这种思想,如果我处在你的地位,我会更怜惜自己的双亲,会为他们做出更大的自我牺牲。”
  • 马克思后来的表现证明这一“疑虑”并非杞人忧天。在他狂热的爱情里,忧心匆匆的老父亲根本就找不到他认为应有的责任感,以至他近乎义愤填膺地责问马克思
  • 事实上,马克思不仅没有也不可能给工人阶级和全人类带来解放,而且推动他投身共产主义运动的内在深层动机,也并不是真想让穷苦人翻身,而是要借助这种方式让自己成为人人感恩膜拜的救世主,从而名垂青史,流芳百世!
  • 1824年,马克思也受洗做了一名基督徒。大约12岁时,他进了家乡的弗里德里希-威廉中学读书。这是一所耶稣会学校,同学中有五分之四的人是天主教徒,宗教是必修课程之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