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姝伶:孩子听话,应该这样教 (二)

张岳、萧可罗兰岗
font print 人气: 155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013年06月16日讯】(大纪元记者张岳、萧可洛杉矶罗兰岗报导)父母多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乖巧,华人家长更是望子成龙、望女成风。可是有的家长发现,孩子越来越不听话,反复说,孩子反复犯,或者家长感觉为孩子付出了很多,可是孩子却不领情?种种情形让家长头疼。著名儿童教育专家陈姝伶博士表示,这很多情况只是因为父母没有理解孩子的心理和需求,如果家长能够了解到孩子的心理世界,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成为“听话”的好孩子。

5月28日,陈姝伶博士专程从北加州赶到南加州罗兰岗纽约人寿廖彬淳大楼,为现场约50位家长做了2个多小时的亲子沟通免费讲座,并赠送书籍。陈姝伶博士毕业于台大社会系社会研究所,1991年在Oregon大学取得幼教博士学位,著有“教出这样的好孩子”一书。

快乐和成绩可兼得

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陈博士不希望家长把孩子引导为一个只把成绩作为学习目标的人。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引导孩子明白“学习的过程重于结果”这个道理。并非不重视结果,而是在重视结果的同时,也要注重过程。如果很快乐的带着兴趣学习,学习效果一定不会差的。

陈博士举了一个反例:曾经有一个女孩子,在经过艰辛的高中学习后,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但是在那一天,她自杀了。她给父母的遗书里写到:“你们要我做的我都帮你们做到了”。这是一个怎样的悲剧!这个女孩误以为,父母督促其学习是为了他们自己的面子,在压力下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

聪明的家长会明确的让孩子知道,他们今天的努力是为了自己的将来。家长在日常生活讲话中最好也注意一下细节,比如,有些家长对孩子说:“你帮我把这口饭吃下去。”这其实就是让孩子误认为自己是为父母而活着,与教育的目的正好相反。

一定要使孩子明白:他/她在为谁努力

督促孩子学习时如何避免其产生逆反心理?陈博士拿自己的孩子举了个例子。

儿子5岁时学弹钢琴,按钢琴老师要求,每首曲子弹5遍,陈博士没有监督过他。有一天,孩子过来讲:“妈妈,我今天每条曲子弹了10遍,你高不高兴?”她就说:“我高兴,我是为你高兴,因为这样你会进步更快。”

孩子长大一些之后,陈博士继续问他:“你知不知道你把钢琴弹好后,最受益的人是谁?”孩子回答:“是我呀。”陈博士故意接着问:“还有谁呢?”孩子答不上来。“最受益的就是你将来的家人,你将来的太太,你将来的孩子……其实妈妈是最‘可怜’的,因为你刚开始学弹钢琴的时候,那些不成曲调、吱吱呀呀的,都是妈妈在听。将来你弹好了之后,那些优美的旋律是你的太太在听。所以,为了你将来的幸福,你也要把钢琴学好呀。”

辅导孩子功课不是头疼事

辅导孩子做功课可能是一个令家长非常头疼的问题。陈博士建议:家长在辅导孩子做功课时,尽量不要直接给答案,可以适当的给孩子启发,但要尽量让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让他感受到通过自己思考而解决问题的那种快乐、成就感,从而培养其更浓的学习兴趣。

有些孩子写家庭作业,字写的有些歪斜,在这一点上,建议家长不要上来就批评。陈博士表示,孩子爱玩不喜欢做功课,这是天性可以理解,但他已经把功课做完了,这时应该首先对他的这种责任感加以鼓励。如果在这个时候,家长责备孩子字写的难看,或者挑其它毛病,孩子会难以接受,产生逆反心理,就更加不愿意做功课。所以建议家长把功课里面的亮点圈出来,哪怕只是很小的亮点,也要拿出来作为孩子的成就,表扬他,鼓励他继续按照对的做。这样孩子就会对功课保持兴趣。耐心的、循序渐进的态度可逐步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并逐步改掉缺点,从而良性循环。

有一个具体问题:孩子做功课时,家长要不要陪着?陈博士建议,刚开始家长应该陪着,通过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做功课,让孩子养成习惯。一段时间以后,家长就应该逐渐抽身,最后完全放手。

要让孩子觉得你很爱他

在培养孩子的自信方面,陈博士有两点建议。一个是,一定要让孩子知道你爱他。应该说,没有家长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孩子是否真的感受到了呢?另外,什么时候孩子感受家长的爱最强烈呢?就是当他在犯错的时候,家长那种宽容的态度。

孩子打翻了牛奶瓶,你怎么做?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科学家,他的研究有了重大突破,得了大奖。别人问他为何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他说这得从他童年时代讲起。

在他4岁时,有一天,他打开冰箱要把牛奶拿出来,可是手一滑,牛奶瓶掉下来,牛奶流了一地。妈妈看见之后,没有生气,相反说:“哇!从来没有看见这么大的一个牛奶池,你想不想玩?”孩子说想,然后就在有牛奶的地方蹦跳起来。等玩累了,妈妈说:“好,既然你已经玩够了,那麽现在我们应该把它擦干净。”这是告诉他,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他和妈妈一起把地上的牛奶擦干净之后,妈妈没有就此打住。“刚才牛奶瓶从你手里掉下来,牛奶流了一地,都浪费掉了。你之所以犯这个错误,是因为你不知道怎样才能把这个瓶子拿紧。那麽现在,我们一起到后院去练习。”于是妈妈带着他,在后院用空瓶子练习怎么把它抓牢,保证瓶子不会再从手中掉下来。

这个故事告诉家长:孩子犯错并不可怕,是可以改正的。家长对孩子错误的处理态度,影响着孩子自己将来面对错误的态度。孩子天生是一张白纸,并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能力。当孩子犯错时,家长是一面镜子,要用宽容的态度,让他感受到自己的爱,才能真正让他感觉到自己可以改正错误、可以再继续学习,这样他才能学会喜欢他自己,从而培养出更强大的自信。

我们都读过拔苗助长的故事

曾经有一个孩子,不论读什么书,读后写感想的时候,总是三句话:太有趣了;太好笑了;我非常喜欢这个故事。爸爸看过这本书之后就说:“这里面不是还有很多其它的意义吗?比如说,人不能说谎话等等。”就命令他重新写感想。可以想像的是,家长在那里气呼呼的说,孩子在那里掉着眼泪写,最后的效果一定好不到哪里去。

后来,这位父亲来请教陈博士,陈博士建议他先放放手,在这个问题上暂时不要太心急。结果,一个星期之后,这个孩子自己的读后感被老师评为A,虽然还是类似的那三句话。因为老师知道,以孩子这个年龄段的能力,如果读后感写的很多,那一定不是他自己独立完成的。

如果父母总是帮忙,其实等于给了孩子一个信息,即不相信孩子自己能做好,不相信孩子有能力。这样的孩子怎么会有自信心呢?所以父母一定要肯定孩子的亮点,从而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未完待续)。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目下的金融危机中﹐许多家庭面临经济困难。亲子书房中文图书馆4月19日在南湾世界文化中心举办座谈会,主题是经济危机中的亲子教育。毕业于台大社会系﹑后赴美获得幼教博士的陈姝伶介绍了在经济危机情况下,训练孩子遇到困难时懂得如何处理﹐帮助父母教导对不同年龄孩子培养金钱价值观念,面对经济困难如何与子女沟通等。
  • 4月18日在南湾世界文化中心举办“经济危机,家庭如何办”座谈会。这次座谈会是由亲子书房发起。邀请临床心理医学蒲俊玉博士﹑会计师何美惠﹑幼教博士的陈姝伶﹑社区资源专家余怡箐分别从不同角度探讨在经济危机下家庭如何面对困境。
  • 常觉得家中的青少年对父母的态度冷淡或不耐?亲子关系如能处理得宜,父母也可成为孩子无话不谈的朋友。
  • 情感教育(Emotional Educaiton)是教育的世界趋势,被看成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在教育过程中关注被教育者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教育个体的健康发展。但由于情感教育不像知识教育那样具有可视性和测量性,往往易被家长们所忽视和不够重视。
  • (大纪元记者肖甜综合报导)您是不是心疼宝贝的爸爸妈妈?不小心宠坏了孩子可不是件好事儿。其实给不懂事的孩子上规矩,恐怕是为人父母最头疼的事情之一了。给孩子立规矩不能框的死死的,也不能过于任性;具体需要对孩子深刻了解后再做相对应的规定。
  • 最近参加“爱的书车”巡回宣导研习会议,讲师的内涵和准备的资料非常充实。其中,台湾阅读文化基金会讲座陈老师提供的资料,大大震撼了我的心灵,资料提到:“每一个学生都必须有深度和广度的阅读”。
  • 孩子成长到几岁才可以放心让他们独自在家?其实,没有特别年龄标准,主要取决于孩子的独立性、适应能力以及他们的心理成熟度。也许一个13岁的孩子还不喜欢独处,一个15岁的孩子也可能会招朋引伴邀请朋友到家里来玩耍。
  • (大纪元记者肖甜综合报导)每个妈妈都是爱孩子的,可是在孩子的眼睛里,你是不是一个好妈妈呢?来看看什么样的妈妈不受宝宝“待见”吧:
  • (大纪元记者肖甜综合报导)任何人都不喜欢自己的孩子说谎,更不会鼓励孩子的谎言。但是,怎么做才能既不伤害孩子的自尊与自信,又不纵容孩子说谎呢?
  • 现代父母奉行爱的教育,不愿意打孩子,但又不能放任不管教孩子,到底父母要如何孩子管教才适当呢?临床心理师提供父母教子五大心法,有效管教却又不伤亲子关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