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荒”未过 江苏工商行再爆理财欺诈门 客户抗议

人气 6

【大纪元2013年06月27日讯】(大纪元记者顾晓华综合报导)大陆各地工商行刚刚经历了一场“钱荒”,余波还未平,又再爆“理财欺诈门”。6月26日,中国工商银行苏州分行大厅里发生数名客户穿白服,头戴高帽,抗议苏州工商银行理财欺诈。外界认为,事件突显大陆银行理财乱象纷呈。

据大陆媒体报导,6月26日,数名客户身着白服,头戴高帽,身书“苏州工商银行理财欺诈”等字样,围坐在位于苏州市三香路与阊胥路口的中国工商银行苏州分行大厅里,并向过往办理业务的民众散发“工商银行理财欺诈讨,客户严重损失”、“苏州工行还百姓的备汗钱”的宣传单进行维权。

6月26日,中国工商银行苏州分行大厅里发生数名客户穿白服,头戴高帽,抗议苏州工商银行理财欺诈。(网络图片)

银行理财变“委托贷款”

对于客户的指控工行苏州分行今日(27日)公开回应否认是“理财欺诈”,只是“委托贷款”。

工行称2011年9月,上述客户委托工行苏州道前支行向指定的借款人发放贷款,贷款由苏州市中融信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提供保证担保。工行苏州道前支行作为受托人,根据这些委托人确定的贷款对像、用途、金额、期限、利率,向借款人发放个人委托贷款。

大陆银行理财乱象“理财门”事件不断

银行理财产品是指由商业银行自行设计并发行,将募集到的资金根据产品合同约定投入相关金融市场及购买相关金融产品,获取投资收益后,根据合同约定分配给投资人的一类理财产品。

大陆近年来理财产品因民众对于银行信誉度的信任以及高收益而受到追捧,但是,去年不断被曝许多客户被忽悠或者不知情地被骗买了银行理财产品,导致最终亏损巨大。从去年年底开始出现了大陆银行理财乱象。

今年1月,工商银行一款名为“2007年第1期基金股票双重精选人民币理财产品”的产品再度成为中资银行亏损幅度最大的产品。自2007年成立以来,一直没有盈利,截止今年1月21日,亏损幅度更高达44%。

据称,该款募集规模为100亿人民币的理财产品投资标的是中融信托的“超日太阳股权收益权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不过,该信托计划投向的超日太阳,当时却陷入资金链紧张与董事长携款跑路的传闻中。

2012年底,华夏银行上海嘉定支行员工私卖的“中鼎财富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入伙计划”投资产品到期后,客户本息均无法兑付。之后,中信银行、南洋商业银行等也被曝出“理财门”事件。

曾有大陆媒体报导了大陆理财产品的乱象:“口头承诺”成风,刻意隐藏风险;理财资金投向不清晰,员工专业性欠缺;实际收益频频缩水;大量的银行理财产品并未公开公布到期收益率,其真实的经营状况或被隐瞒;“资金池”运作方式将风险推后,或致风险集中爆发;客户盲目信任或带来“刚性兑付”困境。

还有大陆经济人士总结出民众陷入投资陷阱的六种类型,分别为炒股、投资私募、听免费的投资理财讲座、迷信所谓的专家学者、把买保险当成投资理财、投资理财变成“买房保值”等。

工商行近期事件频频从“钱荒”到“理财门”

大陆银行近日备受民众关注,纷纷陷入“钱荒”风波之中,作为全球市值最大的中国工商银行也未能幸免,从“钱荒”到目前的“理财门”事件频发。

6月23日上午,工商行在北京、上海、武汉、四川、广东、新疆、安徽等大陆多个省市的多个网点突然不能办理业务,许多柜面、自动柜员机(ATM)外排上长队,客户无法取款。有人甚至担心银行会发生挤兑。中午时,工行称因电脑系统升级所致,但民众纷纷表示质疑。

地方政府转嫁地方债 “银行理财”成骗钱手段

5月30日,中国《时代周刊》的一篇文章揭示了地方政府官员们如何同大陆金融业合作,以“理财产品”的名义,把银行不愿意接手的地方债,转卖给了大陆民众的操作路线图。

《时代周刊》文章披露,首先,各地方政府主导注册一些名为“某城建开发公司”、“城建资产经营公司”的融资平台,然后地方政府为了政绩或满足升迁的好大喜功开始立项,比如:建机场、建高速公路、盖政府大楼……

然后,上述融资平台拿着政府的项目去找银行融资,更多是找跟自己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城市商业银行。因为是政府背景的公司,又是政府的项目,所以这些融资的获取就异常顺利,一般情况下,是分管副市长(副县长)审批金额多少,银行就给贷多少。

城商行当然知道,融出去的钱大半是有去无回,所以就把此债权转卖给信托公司,比如10亿元的融资,银行说,我只留下2%的利息,剩下的你接手,签的是5%的利息,你还有3%可赚。

接盘的信托公司也知道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是个什么东西,信托公司为逃避风险就把这些个债权打包成一个个“项目投资产品”,比如“城建公司修高速项目”。不过,它们都有一个很炫丽的名称叫理财产品。

信托公司把“理财产品”“回笼”到银行,让银行代理销售并拿取回扣。银行就印些广告,再开一间“理财室”、配个理财经理,打开电脑,看着储户的存款额,开始给闲钱多的“VIP客户”打电话推销。

在理财经理殷勤介绍和利息的诱惑下,这些VIP客户就开始买这些理财产品。至此,这些储户,或者说普通的老百姓(特别是大爷大妈),就稀里糊涂地成为了地方政府的债权人。

这些理财产品往往不能及时兑现,去年华夏银行起步50万元一份的VIP产品让客户血本无归。但经典一幕是:客户去找银行,银行会说:合同上没有银行的章子,我们只是代售。

如果投资人依照合同上的章去找信托公司,信托公司会说:我们只是理财的信托公司,就好比你买了中石油的股票赔了,你不能找开户的证券公司吧。

投资人去找城建公司,城建公司说:我们是跟银行签的约、融的资,你是谁?

投资人再去找信托公司说:“明明写着保本的!”信托公司反驳:投资有风险,你没看合同条款细则吗?这是政府项目,政府不光说保本,还说有补贴呢,不信你去问政府!

投资人去问政府,政府说:我们只是立项,审批项目,我们只是行政机构,连这你都不知道?

投资人要去打官司,但发现要在被告人所在地法院打,而银行在本地,信托公司在上海,城建公司在北京……

(责任编辑:谢东延)

相关新闻
外媒聚焦:央行无意缓解钱荒 中国股市暴跌
外媒:中国闹“钱荒” 股市难摆脱熊市格局
大陆银行闹钱荒央行袖手 专家:或许真没钱了
大陆A股一日蒸发1.34万亿 股民直呼“伤不起”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