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故事:庄子超脱于悲恸

作者﹕林灵
font print 人气: 226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3年08月03日】
惠子到庄子家中,却没有看到应有的伤心场景。庄子正对着妻子的尸体,席地而坐,两腿像簸箕一样随意曲伸着,一边敲着盆状的瓦缶,一边高声歌唱。其声慷慨激昂,响遏行云。

惠子十分气愤,走上前去,对他说:“你与死去的妻子,共同生活了一辈子,她为你生儿育女,日夜操劳。现在她因衰老而死,你不哭也就罢了,居然敲着瓦缶高歌。你不觉得太过分了吗?”

庄子放下手中乐器,缓缓回答道:

“并非如此!你没有看到我悲伤,是因为我的悲伤已经过去了!她刚死的时候,我悲痛万分!每次,我看到家里她曾经用过的一切,就不禁回想起她平日的一言一行,心里如同刀割一般!”

“但后来,我忽然领悟了。”庄子站起身,继续说道:“你看那春夏秋冬,自然变化:春天,芳草萋萋;夏天,绿树成荫;秋天,果实累累;到了冬天,万物凋零,一片萧瑟。从春到冬,再从冬到春,一切都自然而然地变化着。人的生命,正如这春夏秋冬的变化一样。人起初是没有生命的,更不用说形体和气息了。恍恍惚惚的世界,经过变化,形成了气,气再经过变化,成为形体,形体又变成生命,现在又经过变化,回到死亡。她现在安安静静地躺在天地之间,而我却在为她哭泣,这不是没有明白天命的表现吗?我在忽然领悟了之后,所以,我才停止哭泣,而放声高歌。”

【附言】

妻子死了,庄子开始是无比的悲恸,在忽然领悟了光后,便鼓盆而歌。庄子之超脱,可见一斑。在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眼中,死亡是自然而然的事。面对死亡,我们不必过分悲伤,一切都要顺应自然。这就是道家所倡导的安时处顺,天人合一。

【知识小辞典】

庄子(约纪元前369至前286年间),名周,战国中期宋国蒙(今河南省商丘市东北)人,大约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庄子放弃功名富贵,自甘于贫穷,年轻时曾做过蒙漆园小吏,后来一直过着隐居生活。楚威王曾经用重金礼聘他为相,被他一口回绝,自愿 “曳尾于涂中”。惠子曾为梁惠王相,庄子去拜见他,他却担心庄子来取代其相位,在国中搜查了三天三夜。庄子却自喻为凤凰不食腐鼠,对相位不屑一顾。

作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思想,而将其发扬光大,把老子的道,进一步引入人的生命体验,从而使道,更趋于完备。不仅如此,庄子还在多方面发展了老子思想。世传《庄子》一书,为其轶散之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