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正明:定命与自由

――谈《鲁拜集》里头的几首名诗
font print 人气: 22
【字号】    
   标签: tags:

作者:傅正明

在波斯大诗人奥玛•珈音的《鲁拜集》(即四行诗集)中,有一个著名的比喻:每个人像一顶帐篷一样,肉体是帐篷的支架和帆布,灵魂是帐篷里的人,灵肉一体的人是上帝造的,这个帐篷何时搭,何时拆,取决于上帝或天命,这就是人类的定命。

诗人的雅号珈音(خیام)就是与帐篷相关的,据说取自他父亲的职业。该词英译为tentmaker,但中文工具书的中译“天幕制造者”欠妥,因为该词可以兼指制作帐篷的匠人和搭帐篷、拆帐篷的苦力,从《鲁拜集》的内证来看,偏重于后一义,应当是“帐篷工”。例如,英国翻译家费兹杰罗(Edward FitzGerald)的英译第45首,我的翻译如下:

此处架帐篷,供他一日住,
一旦明朝赴冥土,苏丹倒大树。
另有苏丹兴,黧者甚忙碌,
撤除旧账造新帐,过客一夜宿。

中译“黧者”(the dark Ferrash),可以直译为“黧黑的帐篷工”,ferrash是tentmaker 的同义词。这里的黧者,是伽亚姆作为平民诗人的自况。可以说,这首诗写的是历代苏丹即伊朗君主的定命:不管他们如何盛极一时,都是历史的过客,难免覆灭的下场。这种定命论,既彰显了变易无常的宇宙法则,又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

珈音生前并非以诗人闻名,而是以天文学家、历法家和哲学家著称。他的哲学论文<论存在与必然性>,涉及多种不同领域的定命论,“必然性”是一个与定命论接近的概念,因此,与定命相对的自由意志的实现属于偶然性的范畴。

经常仰观天象的伽亚姆,相信决定人类命运的是造物主,是宇宙的“四根七宿”,即希腊哲学中的火、水、土、空气四种要素和土星、木星、火星、太阳、金星、水星和月亮七大星宿,这属于本体论的定命论。在《鲁拜集》中,表达这种定命论的名诗是费译第71首,依照波斯文原文和费译,我译为下面两首七绝:

神笔书成无法改,
苦源深远酿悲哀,
任君泣血泪流尽,
天命外无甘露来。

圣手挥毫写命书,
为君生死定玄机。
慧心难改半行字,
清泪不刊一个词。

但是,珈音并非绝对消极的宿命论者。一方面,诗人深知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是有限的,另一方面,他有天赋的叛逆性格。处在突厥人入主波斯的塞尔柱(Seljuq)帝国的专制统治之下,多种宗教相容的波斯日益独尊伊斯兰。珈音不满于言论自由和信仰自由受到打压,以诗歌或直率或曲折地表达他的自由之恋和正义的呼唤。类似的是,在他的哲学思想中,有一种定命论与自由意志之间的张力。这种顺从自然和积极进取的两个面向,典型地表现于上述诗歌和菲译第99首。诗人不满于丑陋现实和重塑宇宙的热望,与腐败的清末以来中国知识分子改造世界的革命呼唤遥相呼应,使得各家中译争奇斗艳。胡适的中译是他自己颇为得意的:

  要是天公换了卿和我,
  该把这糊涂世界一齐都打破,
  再磨再炼再调和,
  好依着你我的安排,把世界重新造过!

该诗波斯文原文没有菲译添加的向心爱之人的致辞。直译大意是:假如我有天神手,我要摧毁老地球,开创一个新宇宙,世人如意得自由。我以词体“归自谣”意译了这首诗:

工匠手,梦裏如神临宇宙,
环球轻拨离窠臼,
重开新宇添美酒,
心无囿,自由胸臆舒身手。

《鲁拜集》中许多诗歌都是吟咏美酒的。但是,诗人的酒,既是物态的红葡萄酒,又是神秘的隐喻之酒,有时是普世之爱的象征,艺术美和自由的象征。伽亚姆既重自觉和情感,也强调以理智来判断是非善恶,选择自己的精神道路。在这首诗的多家英译中,我最推崇的是印度学者提塔(S.G.Tirtha,860)的移译,译者另出机枢,想像出一场星际足球赛:

Had I but on the skies divine control,
I’d kick this bluish ball beyond the goal;
And forthwith furnish better worlds and times,
Where love will cling to every freeman’s souls.

梦中星际足球赛,
我是射门好将才,
一脚地球踢局外,
乾坤如意重安排。

一方面,珈音高扬自由意志,另一方面,诗人避免把个人的自由意志发挥的极端。在哲学论文<论存在与责任>中,伽亚谟强调个性的“随时必要的自我修炼,用以抵抗扰乱心智的兽欲”。珈音崇尚的精神修炼,是神秘的苏菲之道(the Way of Sufi),其核心信仰是“自我消解”和“与神同在”。例如下面这首诗:

真醇杯底响洪钟,
清笛浩歌气势宏,
神我合一爱溢满,
自由多彩叹辞穷!

中译以“气势宏”来移译原诗的美学概念“崇高”。诗人崇尚的自由,是与崇高密切相连的。崇高的精神内涵,就是普世之爱。诗人心目中的“祂”或神明,究竟是不是伊斯兰真主,这是有争议的。诗人在多首诗中表达了这样一种信仰:“即身有神谁识得,问道瞽盲遍世间”(Whinfield 34)。这样的“神”,与佛教的“佛”的概念非常接近,带有泛神论色彩。“自我消解”类似于“破除我执”,“与神同在”或“神我合一”则类似于“见性成佛”。

由此可见,在接受定命又追求自由的珈音那里,有一个自由与约束的悖论(paradox)。这与孔子的“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自由观念是相通的。@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评莫言小说《檀香刑》
  • 15年前,发生在北京的“6.4”屠杀,并不是一件孤立的事件。就在
    同一年3月上旬,西藏拉萨街头发生了一场类似的屠杀。和平抗议中国的西藏政策的不少藏人,倒在血泊里,或遭到监禁和酷刑。他们的故事往往被中文世界忽略了。
  • 《民主论坛》创刊6周年了。6年以来,该刊发表了大量诗文。其中不少作品富于鲜明的民主理念、普世的人权观念和敏锐的政治眼光,表达了作者对当今中国问题、亚洲问题乃至世界局势的当下关怀。同时也展示了作者的心灵世界和精神风貌,体现了他们的终极关怀。
  • 一位年轻的美国航海者
      在蔚蓝的大海采撷草叶
      一颗诗心波涛起伏
      扬帆到黄河长江入海口
      想探索两条江河的源头
      测量它们的辽阔和深度
      半途而废
      当他老了
      在一位漂泊的中国诗人身上
      发现人体吉他绷紧的两弦
      就是黄河长江的血脉
      弹奏的黄钟大吕
      反响出一串晶莹的诗珠
      挂在胸前到天国赏析
  • 在杨春光诗歌中,可以看到一种与西方黑暗诗人相通的哥特式风格,
    一种浓罩神州的恐怖氛围。从他的组诗《枪毙诗人》及其诗作《撑死
    诗人》、《活捉诗人》,组诗《伪文盲时代》的《撕裂自己的伤
    口》、《我的尸体》等诗作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渗透着审美意识的
    恐怖意象,例如:
  • 为纪念伟大的波兰作家贡布罗维奇(WitoldGombrowicz,1904-1969)冥诞百年,由波兰下议院提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推动的2004年“国际贡布罗维奇年”,已在波兰、法国、瑞典以及欧美文坛和剧坛展开了一系列纪念活动。1939年,纳粹入侵波兰引发二战炮火之时,旅游南美的贡氏被迫滞留阿根廷,此后长期自我放逐,直到1963年折回欧洲,终生未能重返祖国。贡氏生前曾多次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1969年在法国逝世。米兰。昆德拉将贡氏视为现代文学中可以与乔伊斯、普鲁斯特媲美的巨匠。著名美国作家约翰。厄普狄克(JohnUpdike)将贡氏誉为“后现代造诣最深的人物之一”,著名女作家和批评家苏珊。桑塔格(SusanSontag)也在今年推出了她的贡氏剧作新译本,将他誉为才华横溢的作家。
  • 藏人说:“天山有太阳月亮,人间有达赖班禅。” 西藏“和平解放”以来,那些曾经受到传统文化教育或濡染的藏人被“洗脑”了,那些本来就是一张白纸的“空脑壳”被不断灌输了“革命思想”,加上相当一部分农奴“翻身”了,因此,中共自延安唱起《东方红》以来的造神运动在西藏同样赢得了一大片“新神”的地盘。毛崇拜的革命歌曲取代了藏人的达赖和班禅的颂歌。
  • 在十年文革期间,流亡印度和世界各地的西藏诗人,并不是无动于衷的“隔岸观火”的人。他们密切关注中国的命运,关注西藏的前途,他们是文革的海外观察家,思考者,乃至行动者。他们以艺术形式记述了自己在文革期间的听闻和思考。这类诗人主要有创巴仁波切和土登达瓦、K. 顿珠 ( K. Dhondup )、和嘉波才让( Gyalpo Tsering )等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