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四季(二)

作者 : 古镜
font print 人气: 22
【字号】    
   标签: tags:

春天里万物生发,夏天里万物成长。在中华文明的夏日里,则是文化成长的季节,各种文化之苗开始在此时成长、扩展、丰富、壮大,逐渐长成了一个个参天巨树、形成了一片片文化森林,郁郁葱葱、通天覆地。

而在这个夏日里,从遥远的南亚次大陆刮来一股南风,送来了佛法文化之种,遍撒在神州大地上、慢慢成长,最后溶入中华文化的森林里,与儒、道两家鼎足而立,共同支起了中华文明的大厦。

秦始皇统一中国,废封建、置郡县,书同文、车同辙,给中华文明大一统的政治架构奠定了完备的制度基础;同时皇帝一词的出现也给中国的君王注入了更高的文化内涵。

然而其法家的暴政理念却遭到了迅速的失败,为后世君王留下了永久的政治教训。秦朝覆灭,就像是中华文明初夏的一场暴雨,随后四百年的大汉王朝,像雨后的晴明,展开了无限的初夏风情。

在两汉四百年的时光里,中华文化总体上展现的是博大、雄浑。无论是政治上的开阔、文学上的诗赋、军事上的征伐,都恰如汉朝“汉”字取义,如天汉之运转,真力弥满。

这一“汉”字也成为中华民族主体的又一代称--汉族。道家的无为政治开创了中华历史上大一统王朝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他也是道家文化在政治领域的最后一次回响。

而随着大儒董仲舒进献的天人三策,使得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给中华文明开创了天人合一的政教文明模式,也给华夏文明注入了两千多年长盛不衰的文化原动力,这是中华文明的初夏。

随着东汉的灭亡,中华文明进入了频繁的动荡期,政治上风云激荡、此起彼伏。政权的交替、征伐恰如仲夏的暴雨一场又一场,来的快去的也快。然而在这频繁的动荡中,却孕育了无数文化精义与精神丰碑,光明与黑暗、道义与利益的抉择交织在无数历史事件中。

三国的尚义、魏晋的玄风、南北朝的禅风,似连珠般呈现在历史的画卷中,把儒家、道家、佛家各自的精神特质更广泛的溶于中华文明之中。

在这文明的仲夏里,政治上的黑暗动荡与文化上的清幽玄远,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对称,就像当空的烈日与林下的微风。一大群文化精英在此时期创造了最为闪光的人物流风与文化审美。

诸葛亮鞠躬尽瘁、关云长义薄云天、嵇叔夜临刑弹琴、陶渊明挂印归隐、王羲之泛舟江湖、弘忍断臂求法、谢安石决胜千里……这是一个政治的动荡期,也是文化的审美期。

隋朝的统一,为中国社会三百多年的大分裂划上了句号,中华文明由仲夏过渡到季夏。隋文帝开创科举、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为即将登场的大唐盛世作出了强有力的铺垫。

在此之后,李世民一手缔造的大唐帝国,迅速走向繁华盛世,成为世界文明的典 范与文化中心。传统中国的政治制度、文化科技、器物制造、经济成就、军事外交、信仰修炼都在这一时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状态。

在中国人的生活经验里,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往往不是仲夏,而是在季夏。在中华文明的仲夏过后,大唐帝国的丽天繁华、盛世雄风,正如季夏里的阳光,热烈而富有激情,中华文明的阳刚之气在此时期得以充分的展现,万邦来仪、泱泱大国的风范一览无遗。

儒、释、道三家文化也在这个时期交相辉映,各趋于鼎盛。借用一下修炼界的术语,如果说春秋战国是中华文化的百花齐放,那么盛唐之世则如中华文化的三花聚顶,即使在唐诗里,也是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鼎足而三,代表了儒、释、道三家文化的丰厚与成熟。

中华文明在这个火热的夏季,一千多年的风云演义,已经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基本风貌与最高成就。其间的汉唐气象与魏晋风度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两大高峰,二者一是文明境界一是人物境界,一阳一阴,一阔大一玄远;他应是每一个中华传统文人的理想境界。自大唐落幕,文明的夏日终结,秋气袭来。@*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古代“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涵盖了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只要依循天道运行的轨迹过生活,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等等,渺小的个人,自然在天地诸神无私的庇护里,心安理得。所以古人都明白︰“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名位利禄皆前定,道德操守能立身。”因而少欲望,鲜烦恼;高品德,乐修身!
  • 话说,御厨告老还乡后,富贵在身,名望在上。终日闲来无事,闲情难耐,于是雇了一伙机灵能干的人,开了个酒馆。因为都是乡里乡亲的,酒馆渐渐成了大家消遣叙旧的地方。有事无事到酒馆坐坐,请客会友,自然热闹非常。
  • 孟通判,籍贯密州,是个士子,官至丞郡。任期届满而回归故里,平素羡慕神仙、长生之说。
  • 曾国藩(1811~1872年),字涤生,清代湖南湘乡县人。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权绾四省。谥称文正。
  • 祥符地区有个人叫袁海,景泰(明代宗年号)初年,被征募去戍守边界。当时,袁海的母亲在家却生病了,媳妇徐氏就偷偷割块股肉煮给她吃,那病即刻痊愈。
  • 仓地方的蒋生,弱冠年纪就能文了。有回跟着一群商贾们乘船泛海,结果随着海浪飘流至一处,那儿环山排列如屏风,河川澄澈若画图。一望无际,四围没有市镇、城郭,只有数万株桃树,环绕着像是一所郡治似的。
  • 酒如祸水?仙家之饮与凡人的酒真是天差地别......
  • 海宁地区的庄太史家,有个婢女名叫宠奴,小时得病落下后遗症,面色发黑有麻点,裙底下的大脚约尺二长。兵营士卒中的陆某却不以为意,聘她为妻室,只是因家贫,尚未娶过门就是了。
  • 会稽的周梦荃,他还在襁褓中时,父亲就出外经商于粤(广东)、闽(福建)两地,二十年间音讯断绝。这会儿,周长大成人,于是奉了母命,前往探视父亲的消息,一路上,露宿餐风,备极辛劳,走了两个多月,可离粤界还是很远。
  • 梅花被誉为花中“清客”,与松、竹称为“岁寒三友”,是“梅、兰、竹、菊”四君子中的长者。梅花傲霜斗雪、凌寒独开的高洁禀性被文人所喜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