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月饼文化”

font print 人气: 282
【字号】    
   标签: tags:

海外媒体报导:网路疯传“起义月饼”……其文中曰:据传,元朝统治非常残暴,害怕汉人反抗,规定一家一户只可以有一把菜刀,不准私藏兵器。而汉人更不甘受蒙古人统治,朱元璋欲整合抗元力量,苦于无从传递消息。

刘伯温想出一个计策,说是冬天将有瘟疫流行,必须在中秋节买月饼才能躲避灾祸,于是百姓人人在中秋节这天买月饼,回家切开发现,里面藏有纸条,写着:“八月十五杀鞑子,家家户户齐动手”。民众纷纷响应,一举推翻元朝统治。月饼曾经传递秘密资讯,为凝聚民众力量、齐心协力推翻外族统治立下一功。

 
记得前几日海外媒体报导:今年月饼难卖等等……如是,我搜索了下,发现《送 礼的人少了,月饼礼券今年卖不动了》、《中秋金月饼低调上市,个头缩水市场冷清》、《为天价月饼“退出江湖”叫好》、《月饼“去礼品化”》……等。
 
如是,我想坦言:吃月饼,其实就是吃一种形式,吃的是文化。而如果吃不出月 饼原有的文化意蕴,或是月饼原有的文化意蕴走样了,那么,月饼存在的意义就没有了。而月饼存在的意义没有了,销售自然就困难。
 
其实,在我儿时,海外媒体所说的“起义月饼”,也常听大人们这么说。可是,不知如今的孩子们是否还能听到大人们这么说了。更重要的是近些年来,月饼成了礼品、成了巴结领导的载体。
 
通过本文篇首引用的传说,我们不难发现:月饼的文化定位,是弱势群体用来传 递资讯、传递心中的想法等。而如果月饼成了礼品,其文化意蕴就没有了。再如果月饼成了巴结领导的载体,那么,月饼文化的原有定位就被彻底破坏了,月饼文化的原有方向就被整个弄反了。如是之月饼,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而一种传统的食品,在丧失了其原有文化意蕴后,又丧失了其存在的意义的话, 那么,再指望这种传统的食品旺销,无疑是一种痴人说梦,是不?
 
月饼要想找回昔日的辉煌,无疑要走销售的低端路线。除了要走销售的低端路线 之外,恐怕很重要的、还是要在挖掘“月饼文化”上下工夫--如“里面藏有纸条”,写着:“八月十五杀鞑子,家家户户齐动手。”
 
当然,如今的厂家们若在月饼里面藏纸条、写上“八月十五杀鞑子,家家户户齐 动手”,已没什么现实意义了。但,厂家完全可以灵活一些,可以揣测老百姓的消费心理--如商贩们买到“八月十五杀城管”,一定会高兴。被强拆户买到“八月十五杀强拆队”,也一定喜出望外是不?

那些上访人员若是买到“八月十五杀截访人员”,他们会怎么样呢?而如果再把“杀什么”设计成一套,岂不又无形中扩大了销量?如果再印上年分与生肖,厂家商家们还怕明年不好卖吗?凡此种种,全靠厂家商家们去开发。生意是人做的嘛!人们都羡慕李嘉诚,其实他的财富、也不是一夜之间积累起来的,是不是这理?
 
“月饼文化”,其实也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一个部分。离开了月饼文化的意 蕴,月饼走向没落是完全可以想像得到的。而抓住了月饼文化的意蕴,月饼生产厂家商家们还需要转营其它吗?@*
 
顾晓军 2013-9-10 南京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秋节的月亮圆满,象征着人团圆,因此又称为“团圆节”。中秋节前两天叫做“迎节”,俗称“迎月”;节后两天叫做“余节”,俗称“追月”;中间十五才叫“正节”,就是俗称的“赏月”。
  • 东汉年间,费长房曰:‘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 重阳节有登高、饮菊花酒、配挂茱萸等习俗,相传是由东汉时桓景和费长房...
  • 今年九月九,瘟魔又要出来害人。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
  • 宋朝在在重阳的食俗中还开始注重蒸花糕,号曰“食禄糕”,这是取“禄”、“鹿”同音的好口彩。
  • 中国传统文化中,过年时有一些风俗习惯,这些风俗是怎样流传夏来的?黄历新年的历史悠久,据传起源于殷商时期…
  • 黄历新年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在过去的传说中................
  •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
  • 年画是中国民间绘画艺术中,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早在尧舜时期,年画就已出现了。至今,中国城乡每到黄历新年还有张贴年画、除旧迎新的传统。
  • 灶神,也称灶君、灶爷、灶王爷,灶王菩萨、灶公灶母、东厨司命、司命真君、九天东厨烟主、护宅天尊、东厨司命九灵元王定福神君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