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诗醇:百姓无家可归是官员的极耻之愧

——(唐)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font print 人气: 33
【字号】    
   标签: tags:

于学谦

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这首诗,作于唐代兴元元年(784年),是作者韦应物出任滁州刺史的第二年的名作。李儋,字元锡,是作者在京城时结识的好友,当时担任殿中侍御史。诗人出守滁州后 ,他曾托人致问,并有亲赴滁州相访之意。这首诗可视作诗人的回复。

诗中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对黎民百姓的深厚关爱,以及对亲友、家人的深情思念。

首联,以相似联想起笔,自然景色的相同,与友人处境的不同,构成强烈的反差。横亘于其间的,不但有诗人官场遭际的风云际遇,更重要的是国家政局的沧桑巨变。

在任滁州刺史之前,作者于建中二年(781)除尚书比部员外郎。唐代尚书省,设在大内西极宫之南的皇城内,故有南宫之称。唐人重内轻外,尚书比部员外郎,虽为从六品上,却为日后的升迁奠定了坚定的基础。果然在两年之后,韦应物出任滁州刺史。滁州虽为下州,其刺史也是正四品下的级别,跳跃的幅度是相当大的。韦应物夏天离开京都亲友,秋天来到滁州。首先感觉到的是“守郡卧秋阁,四面尽荒山”(〈简郡中诸生〉),“风物殊京国,邑里但荒榛”(〈答王郎中〉)。自然环境的荒僻,迫使他在处理公务之余,常常陷入对身处京都之中的家人和亲友的遥想与凝望之中。

更为令诗人忧心忡忡的是,这时的京华长安,已不是离别时的花红柳绿,风光宜人,而是战神降临的兵燹之地。就在韦应物滁州上任不久,受命东征路经长安的泾原兵,因食物粗劣,没有赏赐,而发生哗变,众兵拥朱泚为帅。朱泚原为卢龙节度使,建中三年,因其弟朱滔,叛唐被免职,以太尉衔留居长安。这种突如其来的哗变,使刚刚登基才四年的唐德宗,不得不出奔奉天(今陕西乾县)。京城被贼兵占据,朱泚被立为帝,国号秦,年号应天,次年又改国号为汉,自号汉元天皇。

韦应物赴任滁州,本是独身而往,未携家眷同行,从“暗窗凉叶动,秋斋寝席单”(〈秋夜〉)等诗中,可见一斑。逢此政局突变,社会动乱,诗人对国家命运和家人、亲友的忧思,是极其沉重的。他也曾派专人北上探询,但这时探视者,尚未返回滁州。“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正是诗人忧心如焚,愁肠百结时的真实写照,当然也包括对李儋的惦念之情。

颈联,由思亲怀国,转入对自身境况的描述。当时的滁州,还是淮河以南、长江以北的一座荒僻山城,“寒花独经雨,山禽时到州”(〈郡中西斋》),“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登楼寄王卿〉),“赋繁属军兴,政拙愧斯人”(〈答王郎中〉)。作为一州之主的韦应物,他深感自己,不能使老百姓安居乐业,流离失所,饥寒交迫,从根本上消除流亡现象,觉得身为官员,食公俸禄,而有愧于国家,有愧于百姓,也有愧于这四品官的职位。感到深刻的愧疚,而无地自容。韦应物能有这样的爱民之心,确实难能可贵。

朱熹读了此诗、此句(“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后,称之为“贤矣!”

范仲淹评说,这是“仁者之言!”

黄彻认为:这样的诗,足以使“视民如仇者,无地自容!”

上述这些评价,都是肺腑之言;且堪称:铁语金论!

尾联,表达的是对李儋即将来访的热烈欢迎和急切等待。就在这一年的五月,朱泚李晟击败,逃奔彭阳(今甘肃庆阳)后,为部将所杀。德宗收复了长安。韦应物派去探询消息的人,也回到了滁州,正所谓“还信忽从天上落,唯知彼此泪千行!”(〈寄诸弟〉)。到夏天,李儋果然履约,远道来滁州相访,这两位挚友仁者,相聚了很长时间,才依依惜别。

这首七律,感情真挚,比衬鲜明,属对工整,照应周全,起承转合,颇有法度。起句两个“花”字,把执手相聚与天各一方的迥异人事,置于相似的自然环境之中,在“物是人非”的比衬中,突出了对友人的思念。接着,把政局的动荡和自己的忧虑,和盘推出,使感情的浓度,更加强烈。颈联,转到对自身政务的陈述,这也正是对方所急于了解的内容,转得自然而流畅。最后,又归结到同友人的关系,西楼望月同花中相逢,在感情上是照应和绾合,在景物上是对比和反衬。全诗起承转合的法度,是非常精严的。颔联和颈联,对仗相当工整,感情真挚而充沛,历来为人所称道。@*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