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软硬兼施” 艰难走近三中全会(上)

人气 5

【大纪元2013年09月21日讯】(新纪元周刊344期,记者王净文报导)在与国际企业家代表座谈时,李克强以“壮士断腕”来回应其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心。外界普遍把李克强这句话解读为他真实困境的写照——想要打破原来的既得利益集团的格局,既得利益集团必然会进行疯狂的反扑,使得改革举步维艰。

李克强此一强硬表态,是对阻碍其经济改革的利益集团的再次警告,既凸显中国经济危机,也曝光中共高层深层分裂。

自从2013年3月李克强从温家宝手中接过国务院总理大印后,上任百日后的6月中旬,中国出现了“钱荒”,很多人第一次听说了外媒发明的新名词:“李克强经济学”,等到了9月,习李阵营执政已半年,各方都在关注中共18届三中全会将对中国经济未来走向的定调问题。在此大背景下,9月11日在大连召开的夏季达沃斯论坛,吸引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李克强在会前会上会后的一系列表态,成了人们议论的热点。

同往常一样,人们在大陆媒体上看到的信息都与海外报导大有出入。

陆媒只唱赞歌 不提痛处

9月11日下午,李克强在达沃斯开幕式上作了题为“以改革创新驱动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的演讲,陆媒报导说,30分钟的演讲,30分钟的问答,没有漂亮的口号,没有空洞的语言,“李克强让‘中国经济升级版’蓝图更清晰地展示在世人面前。”

面对人们担心的中国经济“硬着陆”,李克强称,中国经济现在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并称将采取“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方式,继续推进改革开放,激发市场活力,并着眼转型升级,调整优化结构。李克强介绍了其“开门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大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消和下放了2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扩大了“营改增”试点范围、打造各种自由贸易区升级版。

在大陆报导中,只字未提李克强面临的困境,然而海外媒体报导中却传出了李克强说的一番令人震惊的话。

在李克强与国际企业家代表座谈时,当美国杜邦公司董事长问“当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挑战和重点是什么?”“对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前景怎么看?”时,李克强回答说:“这些都是触动利益的事情。但是,我讲过我们会用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进改革,做到‘言必行,行必果’。”

“壮士断腕”这句成语出自唐.窦《述书赋下》:“君子弃瑕以拔才,壮士断腕以全质。”指的是勇士手腕被蝮蛇咬伤后,要立即截断手腕,以免毒性扩散全身,比喻危机时刻,作事要当机立断,不可迟疑、姑息。外界普遍把李克强这句话解读为他真实困境的写照,是对阻挠他的利益集团的再次表态,暗示对方如果继续阻挠,他将“壮士断腕”死拼下去。

在达沃斯论坛的前一天,9月9日,英国中文网刊登了李克强的英文文章〈中国将给世界传递持续发展的讯息〉,文章基调和他论坛上的发言类似,表示中共“将进一步通过简政放权,推进结构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市场能做的交给市场,社会能办的分给社会,政府该管的管好。……不仅是技术创新,更重要的是制度创新,坚持改革就是创新。”李克强还谈到今后开发的方向是“积极探索扩大开放的新办法,在上海设立自贸区实验区就是一个重要的尝试。”

话语间,李克强也承认目前中国经济增长缓慢的事实及所面临的一系列经济发展困境及危机,以及必须深化社会、经济改革的迫切性和艰难性,不过不谙经济的人还读不懂李克强话语背后的意思。

外界分析认为,李克强的强硬表态是对阻碍其经济改革的利益集团的再次警告,既突显中共高层公然分裂,也曝光中国经济陷入危机。

利益团体羁绊 经济改革步履维艰

美国之音12日报导,中共人大常委,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尹中卿承认,中国经济面临四大泡沫:产能过剩泡沫、房地产泡沫、政府债务泡沫、金融泡沫。北京独立政治评论人士刘苏里分析,习近平继承的实际上是一个烂摊子:“他接到手的全是棘手的问题。全是一堆烂螃蟹。这些问题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经济肯定有大问题。”

最近几天,中国的经济数据“亮眼”。但许多经济学家警告,中国在重回投资型增长的老路,又增加许多不必要的基础设施,并且令国企和地方政府的杠杆从一个已经惊人的高水平继续上升。这种增长短命,只会增添未来下行性风险,使经济更失衡。

北京时政观察人士华颇认为,李克强想要打破原来的既得利益集团的格局,既得利益集团必然会进行疯狂的反扑,使得改革举步维艰。

李克强的“钱荒”测试与首次妥协

2013年6月初,李克强掌管国务院100天后,人们普遍认为他正在采取强硬的措施,严格控制投资和银行贷款规模,逼迫企业向高效率,低能耗,高就业(单位投资和GDP的就业量)方向发展,实现经济结构转型,从而告别以高投资、高出口、低技术、高污染和高能耗的传统增长模式。

不过到了6月7日,银行间开始互借高利贷,8日,隔夜拆借率飙至9.581%,端午过后愈演愈烈,6月20日达到高峰,拆借率逾13%。然后,业界传言纷纷:“要奶,不给?砸盘!”

于是在利益集团的操控下,沪深两个股市狂泻,6月26日收盘1951点。与此同时,银行间的隔夜拆借利率继续上升,直逼高利贷的利息区间。如果股市继续下跌,如果银行间的拆借利息不降,许多企业将要濒临破产,实体经济将受到打击。

为了保证实体经济不大幅度下滑,尽管起初李克强坚决要求不放水,要下面合理调配、消化存量,但看到钱荒可能引发实体经济的崩溃,李克强不得不让国务院作出妥协。于是央行银根开始松动,允许银行有更多的自主权,并开始放松贷款条件。

在西方,GDP增加3%,就基本满足新增就业人口的就业问题,而在中国,扣除GDP本身计算时的夸大和水分,若GDP下滑到6%,就无法解决1000多万的新增就业岗位,特别是700万新增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社会就会出现动荡,经济问题就会演变成政治问题,从而直接影响政权问题。

人们发现,李克强处于两难的境地。如果调整结构的手段太激烈,不当犯了投资饥渴症的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奶妈”,就会导致短期的经济危机,但如果李克强不加控制的当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奶妈”,将导致长期的经济危机。中共所谓的“稳发展”,就是为了避免短期经济危机,而所谓“调结构”,就是为了推迟长期经济危机的发生。

但专家也发现,尽管第一回合李克强以妥协收兵,但人们看到中央政府并未向利益集团真正妥协。有人把6月发生的银行钱荒当成两个测试反映,一是李克强在测试他的新政策的民间反映,同时也是利益集团在“测试”并考验李克强团队的抗压能力。利益集团通过A股暴跌产生的社会骚乱心态向李克强逼宫,意在围魏救赵。而有如此力量抗衡并敢铤而走险的,只有那些房地产与金融资本苟合的利益集团,这些利益集团不仅涉及国有的金融大鳄,还牵涉国际金融资本。 (待续)

本文转自344期【新纪元周刊】“封面故事”栏目
想提前看到新纪元更多精彩文章吗?请访问新纪元周刊网站:
http://mag.epochtimes.com/

新纪元杂志PDF版订阅(52期10美元)

相关新闻
经济危机逼近 台媒揭习李真正的最大敌人
七常委闹“失踪” 北戴河在危局下关门权斗
俞正声缺席秘密会议?北戴河三艘军舰巡逻风声鹤唳
“绞杀周永康”风声四起 审薄前夕高层北戴河厮杀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