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高材生才知道的惊人“记忆术”(五)

学会“整理归纳”,才能快速记忆(下)
font print 人气: 312
【字号】    
   标签: tags: ,

作者:筑山节 译者:李伊芳

“想要认知”是不够的,必须“确实认知”

在此建议容易健忘的人:为避免发生“认知忽略”,大脑必须有“输出”的动作,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书写或说话。

单用眼睛看、用耳朵听,只能说是“想要认知”;然而真正要写成文字、说出口时,就必须“确实认知”才行。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学习,只有念过、听过是“想要记下”而已,一定要养成习惯,手写或口述“输出”自己认为真正重要、非记不可的情报。

“手写和口述”效果惊人,可强化记忆力

“输出”的动作还具有两项附加效果:

1输出等同“再次输入”,可再次强化脑中记忆。
2提高对重要资讯情报的“注意力”。

动手写笔记,会让内容经“眼睛”再次输入;出声朗读时,会经由“耳朵”再次输入。如此一来一往,再加上首次输入,使输入次数达3次之多。虽然输入的动作很单纯,但输出的动作却有“输出+再输入”的双重效果。反复输入、输出,配合使用大脑的视觉、听觉与运动功能,无形中也强化了脑中记忆。

举例来说,如果在街上散步,突然被问到“有什么特别显眼的建筑物”时,能确实回答的人少之又少。不过,如果“散步前”就知道这个问题,散步时势必会特别注意周遭建筑物,减少“认知忽略”。学习也是如此,先想着之后要整理“重点笔记”,听教授讲课、读教科书、抄笔记时都会格外专心,集中注意力记下重点。

重点2
情报无法“引起共鸣”,只会一知半解

将教科书或老师讲课内容一字不漏抄写下来,仅是做到“基本认知”;但是想以自己的想法进行归纳时,就要自己尝试说明与解释。

例如医学教科书往往一句话就含有数个专有名词,教授在课堂上能讲解的相当有限。学生得查询专有名词后,才能对内容有进一步了解。否则光想着“这部分在讲些什么?”内心不会产生任何感想或共鸣。如果一味死背、顺利通过考试,日后对行医也没有实际帮助。因为没有引起任何共鸣的情报、不经思考的资讯,很容易随时间而淡忘,无法成为长期记忆。如果只是机械式地写下自己无法理解的笔记,不但劳心劳力,也没有任何增强记忆的效果。

从现有认知联想,有利下次唤醒印象

站在神经学角度看“解释”这件事,以脑海中勾勒的影像来说,当大脑试图获得新的情报资讯时,就预计要把新资讯纳入已建立的“知识体系”中了。

例如第一次看到“homeostasis”这个单字,并尝试记下时,字典里的解释为“不论环境变化,生物体运作仍保持一定规律”。

即使第一次看到这个单字,但每个人都能将它理解为:“不分寒暑,人的体温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心脏也持续跳动。尽管跳动频率可能暂时提高或下降,但仍会迅速回复正常范围,如果不能顺利恢复,则代表健康出现问题,血压与脉搏也是相同情况。”

大脑在这个基本认知上,记住了“homeostasis”,可以轻松理解并记忆。下次看到此单字便能迅速唤起印象。

─ ─摘自:《医学院高材生才知道的惊人“记忆术”》采实文化提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脑清醒时思绪敏捷,工作时处于兴致高昂的绝佳状态;学习时,解题速度会比平常快上许多,即使碰上高难度的题目,也可以马上找到方向;写文章时则能文思泉涌,条理清晰。因此,每当提到学习方法时,如何刻意让大脑保持“清醒”,并在每一次学习时间善加利用,绝对是要优先强调的重点。
  • 有人会问:“轻微的兴奋状态有助于提升大脑的清醒度,那么紧张与迫切感是否也会有相同效果?”没错,正是如此!“感受紧张与迫切”是让大脑保持清醒的第三种方法。
  • 以下是控制大脑清醒度的两大前提,希望各位读者牢记在心:
  • 就读医学院时,同学都说我是“归纳整理达人”。学习可细分为许多类型:有人擅长研读分析论文,有人专攻解题,大家各有强项。而我唯独对“整理、归纳”特别有自信。
  •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曾说过:“早上第一件事就是吃一只活青蛙,那么接下来的一天就不会有更糟糕的事情了。” 这句标志性的名言是“吃青蛙”学习法的起源,这是一种通过确定优先级进而提高效率的方法,有助于人们识别并首先完成最困难的任务,让它们不再挡路。
  • 随着教学和学习方式的不断发展,可以公平地说,今天的方法与过去几代人传播知识的方式几乎完全不同。不断发展的学生特征和数字技术的大规模采用,已经使学习过程越来越注重视觉资源和简短的复习时间。微学习就是这样一种方法:它鼓励人们在不到15分钟的时间内学习。
  • 作为父母,你是否经常为如何让孩子保持对学习的兴趣而苦恼?这并不奇怪,因为孩子们受到游戏、社交软件和许多其它各种形式的干扰,这些干扰的轮番轰炸,可能使他们无法学习。
  • 孩子会在学习过程中的某个阶段,对学习本能的热爱常常会消失。许多孩子逐渐开始厌恶甚至害怕上学和学习新事物。 以下是一些简单的策略,家长或老师可用来培养孩子保持对学习的热爱。
  • 很多人应该都会同意,人生是不断学习的过程。除了职场之外,人们在生活中也会经常学习新的技能,这些技能不但能满足生活中的需求或为生活添增乐趣,也能强化脑力,预防大脑退化。对此,有专家提供了8个能有效学习新技能的诀窍,值得人们参考。
  • 在1880年代,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藉由记忆的实验发现了遗忘曲线(Forgetting curve)。该曲线描绘了记忆如何随着时间消逝,而且证明人们会随着时间忘记事情。那么,人们应该如何对抗遗忘曲线以保存记忆,尤其是在念书的时候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