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橚的“习医规格”

font print 人气: 103
【字号】    
   标签: tags:

明代医学家李橚在中医启蒙书《医学入门》中的最末一章,讲到了“习医规格”。这是李橚在成书之后,于明朝隆庆辛未年的冬天,应卢廷和、何明善、李星、侄子李时思等人的请求,谆谆告诫晚辈们要做一名好医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这章的内容就是那次谈话的记录,我们就来看看他是怎么说的。

卢廷和等人问:“您的《医学入门》已经成书,怎能没有规格来教我们怎么学习呢?”

李橚说:“行医可是掌管人命的大事,一个人如果不是品德诚实不虚、性格沉静而有恒心、并且真正知道积阴德的重要性的人,不可以轻易学医。既然一个人立下学医的志向,就可以再来考虑如何用功了。”那要怎么用功呢?

李橚说:“要每天早上对着《先天图》静坐,仔细阅读《孝经》、《论语》;接下来还要读遍全部《四书》、《易经》、《书经》等典籍。因为医道都是出于儒学,如果不能读书明理,终是庸俗昏昧,不能疏通变化。

每天中午要将《医学入门》大字从头至尾,逐段诵读,要一字不漏;就像自己随口而出一样。而且要学小科不可不读大科;欲专外科也不可不读内科。熟读之后,还要潜思默想,了解其中所述的真正意义。遇有疑难要查阅各方医书,或向名家请教。

对于《医学入门》一书如果能融会贯通,就可以成为一名小医。此后学医人更要努力静坐,研读儒书。渐渐懂得阴阳消长之理后,先为自己治病,见效了,再为别人治病;先为亲人治病,见效了,再为陌生人治病。直到学医人自己感觉到胸有成竹,即使闭门造车也能天下合辙的程度,然后才可以开门行医。

至于行医后的行为操守,尤其不可没有定规。医生每天五鼓清晨清心静坐,早起后再诵读一两本儒书,来清理杂念。要时时刻刻都保持清晨时的心态为妙。”

之后,李橚又讲了诊症时的规范:“先问证起何日,从头至足逐一详问,仔细察脉。先单看各经隐曲,再总看确定病症的虚实程度。诊后对病家要实话实说,有察未及者也要坦言。用药之际,尤其要仔细。

在病疾稍有疑难之处,用药不甚见效时,医生姑且在五鼓清晨清心静坐,潜心推究病源,再次为病人诊察改方,病一定没有治不好的。

为病人治好了病,这也是医生的分内事,纵然医生不求功名利禄,全凭行医养家糊口,也不可过分索取钱财,只能听任病人家酬谢。如果病人家也一样清贫,医生要分文不取,这尤其体现了医生的仁义和清廉。因为病人不能回报医生,上天也一定会回报医生。如果医生抱着这样一种心态行医,他的医术还能不高明不见效吗?”

后来,卢廷和又上前问道:“我根基浅又愚钝,请老师送学生一句话。”

李橚说:“‘不欺’而已。学医人读《医学入门》一书,却不从头至尾滚瓜烂熟,得了一方一论就自称会医术,这是欺。学医人熟读《医学入门》,却不思融会贯通,这是欺。

学医人融会贯通后,却不每天早起静坐调息,为诊视病人做准备,这是欺。学医人诊脉后却不据实相告,这是欺。学医人论方用药潦草而不精详,这是欺。学医人治好病后贪求酬谢,不脱市井小人风味,这是欺。

因为学医人不怕行医无利可图,只怕自己医术不高明。学医人有所心得,屡用屡验,却不纂集经验来补报天地,公诸于世,这也是欺。欺则良知日益蔽塞,而医道终将没落;不欺则良知日益发扬,而医道更加昌明。学医人欺与不欺之间的抉择,这不是别人能管得了的。”

何明善于是率领众人礼拜说:“我们敢不矢心立志来继承先生的德教吗?”

中国古代医书(Fotolia)

从李橚的这篇《习医规格》,我们可以领略到古人行医的严谨认真,他们知道自身使命重大,不敢有丝毫造次,因为习医人是在做与人命相关的大事。而要做一个合格的医者,首要的是德行,要成为一个诚实不欺的人,而且还要有坚韧不拔的恒心,有为病家着想的爱心。

但是为什么学医人要先学儒学,学习《四书》、《五经》呢?李橚说:“不读书明理,则庸俗昏昧,无法融会贯通。”我想这里是说,要当医生得先学会做人,要明了人的道德规范,先是个好人,才能做一个好医生。那当医生为什么还要早起打坐呢?

我们人生活在现实社会中,每天接触很多俗事,顾虑甚多,难免心绪烦乱,无法清净,而古人通过打坐诵经,让自己去除杂念,心无旁骛,保持一种纯净的心态,才能专心致志的为病者诊症。

古人通过打坐,去除杂念,让自己保持纯净的心态,才能专心致志为病者诊症。(大纪元图片库)

尚不论中医、西医的优劣问题,单就古人为医者的基本素质、诚意和一丝不苟的态度,怕是让今人望尘莫及的。

当一个社会整体处于道德缺失的状态下,尽管是人命关天的行业,尽管有着精良的现代设备和耀眼头衔,一个医生如果没有基本的良知,不能珍视生命,那行医可能不是积阴德的问题,而是造恶业的结局。

善恶有报是天理,任何业果都得自己承受。所以,现代的习医者千万不可不明此理啊!

--转载自明慧网

责任编辑:王书林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邵雍字尧夫,又自称安乐先生,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卒于宋神宗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谥康节。
  • 李勉,唐代中期名臣。他幼通经史,生性耿直,一生崇尚道学,为官做人更是正直无私,为民所信服。
  • 丙吉,西汉鲁国人,为人厚道,通大义,有功却从不夸耀。汉武帝晚年时,宫中发生了诬陷太子的冤案,太子儿女妻妾皆连坐受害。太子的孙子刚刚生下几个月,也被株连关在狱中。
  • 东方朔的小名叫曼倩。父亲叫张夷,字和平,母亲是田氏。父亲张夷活到二百岁时,面貌仍像儿童。东方朔出生三天后,母亲田氏死了,这时是汉景帝三年。一邻家妇女抱养了东方朔,这时东方刚刚发白,就用“东方”作了他的姓。
  • 人都有过失,能诚心听取他人意见和指责,并虚心改正,这只有有德之人才能做到。唐太宗是历史上少有的圣君明主,他以广开言路、虚心纳谏而著称,以下是史书上记载的几则唐太宗“诚心求过,闻过则喜”的小故事,身为天子的那份谦逊和博大胸怀足可以垂范后世。
  • 三国时,蜀汉建兴九年,诸葛亮命人制造木牛流马运输军粮,再次出兵祁山,第四次伐魏。魏明帝曹睿亲自到长安指挥作战,命令司马懿统帅诸将领,带领大军三十万直扑祁山。
  • 朝人宋憬,官职是侍中(侍中是门下省的长官,朝廷的高级政务官员),他为官清正刚直,办事从来不徇私情。
  • 古以来,当社会道德普遍低下时,往往会有瘟疫流行。但是人们却传说,如果修养道德,人就会避免瘟疫降临在自己身上,而且对于家人也有帮助。这种说法对于不信神的人大概会以为是天方夜谭。下面就举个千金良方的传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