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树藏银

font print 人气: 56
【字号】    
   标签: tags:

清朝末年华亭县的韩漱山,富而好礼,见义必为,乡里都称他是大善人,但是韩漱山的祖先却出身贫寒。父亲韩翁在秀野桥西开了间小店卖成衣,虽然小本经营,他却好善唯恐不及。

有一年除夕前天降大雨雪。深夜里韩翁干完一天的活儿准备睡觉了,忽然听见门环响动,好像有人倚在那儿,又听到叹息声。韩翁秉烛开门一看,见一人拿着包倚门而坐。原来是上海某商行的伙计,收账回来太晚了,搭船投宿都来不及,只好露宿他家屋檐下等天亮。

韩翁吃惊地说:“客人既然收账回来,一定行囊不空,怎可露宿?就算太平无事,怎受得了严寒!陋室虽然破小,尚可遮风避雨。”
韩翁于是请客人进屋,见其衣履尽湿,就拿出自己过年的新衣为客人换上,又为客人摆上酒菜招待,说:“这是我白天备下的,用来招待客人,请贵客聊以御寒,切莫嫌礼数不周。”

当时客人饥寒交迫,不料能得到韩翁留宿款待,且礼意殷殷,客人非常感激,谢不绝口。饭后韩翁又为客人搭床铺被,安顿好了自己才去睡。

天亮后风雪更大,无法开船。韩翁又留客人等雪停再走,为客人准备好酒好菜没有厌烦的神色。当晚客人对韩翁说:“感谢您的高义,我无以为报。听说华亭县米价便宜,运到上海去卖可获利丰厚。我手头余银很多,借三百两给您做生意如何?”韩翁正色力辞,客人点头不语。

第二天风停了,韩翁为客人雇船并亲自相送。船启航前客人说:“昨天我说的三百两在床下,您收好。明年元宵节时,我在商行恭候。”韩翁很意外,想取来还给客人,船已扬帆远去。韩翁回来一看,果然有银子在客人的床下。韩翁姑且收好,到了新年正月将银子全部买米运往上海。

韩翁找到某商行,恰逢之前那位客人从里面出来。客人见到韩翁抚掌大笑,说:“您真是有信用的人!”韩翁告知买米若干已经运到上海。客人于是带韩翁一起进商行见行主,禀告说:“这就是我去年遇到的华亭县韩先生,如今他运米到了!”

行主致谢说:“敝人的伙计携重金露宿,若不是足下高谊,几乎遭遇不测。如今您又如期而至,见利不取。您真是当今的古代先贤啊!”行主下令打开正厅,请韩翁进入,盛宴款待,如同招待上宾。饭后行主叫那名伙计陪韩翁游玩,并留韩翁住下。

第二天早上,韩翁把买米的帐交给伙计,叮嘱他取米上岸,自己要回华亭县。伙计笑道:“米事已有处置,您小住数日,不要急着回乡。”他天天陪韩翁游玩,倒也不寂寞。

几天后行主又设宴请韩翁上坐,对他说:“您运来的米已卖掉,获利甚丰。如今我多借给您些银子,请您不辞劳苦帮我贩运,所得利润我们平分。”随即将一锭巨银摆在韩翁面前,说:“这是您所应得的利润。”

韩翁推辞一番后接受了,并对行主说:“既承蒙行主委任,谨当效力。但是鄙人有个请求,不知行主能应承否?”行主说:“请讲。”

韩翁说:“我听说为善必昌,我想从我所得利润中分一部分来周济贫困,遇到有好事也尽力而为。但韩某出身贫寒,银子出自于行主,必须行主允许我才敢施行。”行主许诺,并马上拿出两千两银子交给韩翁。

韩翁从此更加致力行善,而他所贩运的货物,也总是获利丰厚。

自此之后,韩家经商逐渐富裕起来。后来韩翁在秀南桥新买了一幢住宅,连同宅中的家俱等全部买下来。家眷准备搬进去前,韩翁进宅去打扫一番,看见一张桌子里有许多字纸,他从废纸堆中捡到一个本子,上面写:“如欲得银两,在梅树下。”

他向庭院里一望,不见有梅树,心想这一定是玩笑话,也没在意,把本子放在一边。这宅子的堂屋后面有几间楼房,扶梯都朽败了,现已拆掉,准备改装新扶梯。韩翁来到扶梯下清扫时,忽然看到墙的侧面画有一株梅花,枝干横斜着,姿态和颜色有如微风中摇动的感觉。

韩翁恍然记起了那个本子上的话,知道下面必藏有东西。天黑后和家人点了灯来到那里。见梅树下面全是平铺石板,撬了一下,能搬动。石板揭开,下面有四排大缸,装满了黄金白银,从此韩家成了巨富。

韩翁之后更加积德行善,韩漱山继承家业后也恪守家训,致力慈善。韩漱山儿子韩洛卿也中了举,其余子孙大多读书有成,韩家福报正享之不尽。

这段故事虽然名为梅树藏银,后人也以为韩家致富是因为得了意外之财,却往往忽略了作者汪道鼎所说的关键:“韩翁不甚读书,然而行谊颇高,言必由衷,事无作假。他的好善乐施,完全出于至诚,没有丝毫勉强。所以韩翁虽然出身低微,却突然巨富。人们只见韩家致富得的容易,却不知韩家为什么致富并非偶然。”

其实像韩翁这样富而好礼,见义必为的大善人,积德甚丰,焉有不获福报之理。而梅树藏银正是上天实施福报的一种形式而已。人们只看到了结果却不了解原因,空做着发财梦,那永远都只能是一个梦而已。

当然这个故事也彻底颠覆“为富不仁”的理论,为富不仁者虽有,但绝不会是多数,当不仁者耗尽自己前世所积之德后,等待他的就只有恶报了。所以,请记住善恶有报的天理吧!多做善事,前程光明。

--转载自明慧网

责任编辑:吴雨洁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节, 操也”(《说文解字》),指气节、节操等。气节是重要的做人理念,是自古以来中国人就非常重视的一种道德修养和高尚人格,表现为坚持真理和正义,在任何环境中都不屈服的顽强精神。
  • 语云:“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指出了人应思诚而与天道相通,做到真实无妄、诚实无欺,因此古人常用“至诚”的标准来规范自己,协调人与人的关系。
  • 中国古书中有很多强调命运和因果报应的内容,行善济人得善报,行恶害人有恶报,倡导人们遵循天理,多行善事,才会有好的际遇。由于举头三尺有神明,人们应“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人有善愿,天必佑之”。
  • 东汉光武帝刘秀在位时,桓荣被任命为议郎,教授太子读书。桓荣博学敦厚,光武帝对他十分满意。
  • 邵雍字尧夫,又自称安乐先生,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卒于宋神宗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谥康节。
  • 李勉,唐代中期名臣。他幼通经史,生性耿直,一生崇尚道学,为官做人更是正直无私,为民所信服。
  • 丙吉,西汉鲁国人,为人厚道,通大义,有功却从不夸耀。汉武帝晚年时,宫中发生了诬陷太子的冤案,太子儿女妻妾皆连坐受害。太子的孙子刚刚生下几个月,也被株连关在狱中。
  • 东方朔的小名叫曼倩。父亲叫张夷,字和平,母亲是田氏。父亲张夷活到二百岁时,面貌仍像儿童。东方朔出生三天后,母亲田氏死了,这时是汉景帝三年。一邻家妇女抱养了东方朔,这时东方刚刚发白,就用“东方”作了他的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