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絮语:苏格拉底的申辩

作者:青松
font print 人气: 31
【字号】    
   标签: tags:

最近,和朋友去看了一场舞台剧。演的是苏格拉底在七十岁高龄,对各种不公正的指控,为自己辩护的事。

演员的演技很棒,曾获过艾美奖。整个演出不像演出,很像是真实场景的再现。演员给人的感觉,从着装,到表情,到每一个细小的动作,好像他就是苏格拉底,而观众好像是当初法庭上陪审团的成员。

大概是太真实了吧,听着苏格拉底一个多小时的演讲,我很感动。以前只是把他当作哲人、智者,真正聆听过他的智慧之后,突然明白他是一个圣人。因为他心中有上帝,有信仰,对自己和他人的所言所行,都是有着最理性的判断。

舞台上,苏格拉底请上帝做自己的证人,针对条条对他的指控,把自己的理念娓娓道来。他明确告诉人,金钱和其他物质财富都来源于“virtue(美德)”。换言之,人生在世,为人之本是要有德。他正是这样教诲年轻人的,虽然他的教诲被指控为是腐化年轻人的思想。

演出中,苏格拉底多次抬头仰望上空,似乎是在向上天致敬。对那些裁决应将他处以死刑的人,他并不怨恨,但是也向他们指出世间因果,向他们预言,如今他们惩罚他,他们将会遭受更加严峻的惩罚……

演出的最后,苏格拉底裹着褶皱的长袍,步履蹒跚地离去。作为观众,我们看到的是一位圣人,也是一位外表看来再普通不过的老人。我掉下眼泪。

拥有那样无私包容的内心,拥有那样卓越超群的才智,更拥有一双看透世事的慧眼,却依然有人对他进行愚昧地指控和裁决。难道这样的闹剧从古至今都没有停止过吗?要到什么时候,要怎么样,才能让更多人不去人云亦云,而能聆听到内心深处的善良,并做出最正确的判断呢?

我们周围的世界就是这样普通,即便如苏格拉底那样的圣人、智者,虽被后人传颂几千年,但在当初也只是以最普通的外表和面容示人。而真正聪明的人,定会透过这些普通,看到背后的神圣吧。@

责任编辑:方远

更多:【文史】苏格拉底:一个关于智慧的故事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shown)也许世界仍是鱼龙混杂,但我坚信拥有美好心灵的人会看到圣洁和希望。
  • (shown)当有些事暂时不明时,一定不要急于推卸责任,即便不是自己的错,也能给别人反思的机会和空间,何乐而不为呢?
  • (shown)心的高度没有止境,永远都可以更好,所以我们如果哪天发现正停步不前,那就是应该鞭策自己的时候了。
  • (shown)过程永远不等于结果,所以哪怕付出多些、吃苦多些,都要在心里牢牢记住结果的美好……
  • 就像在人群中机械性地迈步向前。要改变这种身不由己的状态,最好的路子便是转向、超脱出来。因为只要还置身其中,就会继续身不由己……
  • 人都应时时反思自己,是不是形成了一些不易察觉的偏见或思维定式,让自己不知不觉间在走弯路。有时候,这与聪明与否没有关系,甚至越是聪明的人越容易进入这样的怪圈。
  • 每个人内心最深处,都有对神圣的纯善纯美的向往。有时候,生活的忙碌会让我们迷失方向,甚至迷失自我。不过,一旦有触及到心灵最深处的词句或景色,最起码在那一刻我们会有幡然醒悟的感觉,一切外物都不再重要。
  • 我们还需要岁月的磨砺,磨去内心的浮躁,磨去那些追求浮华的蠢蠢欲动。只有这样,才能最终看清楚什么是最重要的。
  • 如果在等待中看不到尽头且改变不了什么,我们该做的便是不再翘首望那尽头,转而看当下,心态也就平和了。
  • 未来的日子里,这里还会有类似的盛事,也会有盛事之后的落差。热闹时,我们上前看看;冷清时,我们心如平常。一场文化节,似乎是生命中的一课,提醒我们聚散随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