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感冒老不好是患癌?这10种不起眼症状可能是肿瘤前兆

郑孝祺

感冒老不好,小心鼻咽癌。(fotolia)
人气: 154882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大纪元2014年11月29日讯】(大纪元记者郑孝祺综合报导)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发现,1/3的癌症可以预防,1/3的可以早发现、经及时治疗可治愈,而只有1/3的癌症不能治愈。但一些癌症早期症状具有很强迷惑性,有些甚至会被误认为其他小病,从而耽误治疗,抱憾终生。以下10个不起眼的身体毛病,需要谨慎对待,很可能是癌症前兆。

1、感冒老不好 小心鼻咽癌

鼻咽癌初期症状不明显,早期发现有困难。如果出现流鼻血和一些感冒症状,如流鼻涕、咳痰等,很长时间也没好,或者平时鲜有感冒的人,却发生连续感冒的现象,就要有所警觉,尽快去医院检查。

一名18岁的台湾中坜男子,鼻塞症状延续数月,原以为是普通感冒,经诊所治疗后,症状仍然无改善,遂转介至坜新医院耳鼻喉科检查后,赫然发现造成长期鼻塞的原因,居然是两侧鼻腔已被肿瘤阻塞,再进一步切片化验,证实罹患鼻咽癌。经治疗后,男子鼻塞症状缓解,疗程结束后追踪检查,肿瘤已完全消失。

2、尿频 小心卵巢癌

美国癌症学会表示,女性如果有下腹肿胀、闷痛、骨盆或腹部疼痛、很快就有饱足感、尿频与尿急等症状,而且几乎每天出现其中一种症状时,应快速诊治,很可能是卵巢癌的前兆。

另外,肿瘤有时可能会压迫大肠,因此若排便习惯有改变,也是警讯之一。

3、体重莫名骤减

如果体重在几个月中明显降低,原因不明,应注意胰腺癌、胃癌、食道癌或肺癌。

此外,若出现上腹闷胀,或持续且不明原因的腹痛,甚至是背痛,照了胃镜或是肝胆超音波都未能检查出问题,尤其是在没有刻意节食的情况下,体重莫名的减轻,应警惕胰腺癌。

4、腰老疼 小心肾癌

肾脏位于后腹腔,空间很大,与此相关的疾病早期均不容易发现。如果发现血尿、腰部疼痛、腹部有肿块,就要小心是肾脏癌,应尽快做进一步检查。

常吃止痛药或经常染头发的人,是肾癌的高危人群。

5、想小便却尿不出来 当心前列腺癌

如果男性出现很想小便却尿不出来,并伴有尿灼痛等症状,可能是尿路感染,但也要警惕前列腺癌的可能。可以做直肠指检和前列腺特异抗原筛查。

前列腺癌其他伴随症状还包括:勃起困难,臀部、大腿、腰部疼痛等。

6、久咳不愈应警惕肺癌

约2/3的肺癌患者有咳嗽症状,可以是轻度干咳,也可以是严重咳嗽。(fotolia)
约2/3的肺癌患者有咳嗽症状,可以是轻度干咳,也可以是严重咳嗽。(fotolia)

肺癌是中国第一大癌症。不少患者是发现咳痰带血,又或是因胸痛、吞咽困难等症状才去医院接受检查,已经为肺癌晚期了。

约2/3的肺癌患者有咳嗽症状,可以是轻度干咳,也可以是严重咳嗽,慢性咳嗽病人可能出现咳嗽性质的改变,如咳嗽变频或出现刺激性干咳,常不易引起患者的重视。所以如果久咳不愈,就需要就医检查。若有人具有吸烟经历,久咳不愈,就更应去医院接受检查。

7、频繁发烧小心白血病

临床上,50%的白血病患者首发症状为发热。(fotolia)
临床上,50%的白血病患者首发症状为发热。(fotolia)

白血病的起初症状与流感十分相似,临床上,50%的白血病患者首发症状为发热,体温达39℃~40℃以上。

如果还出现异常瘀青或出血不止,血小板和血红细胞异常,就更可能是白血病症状。

此外,几乎所有的癌症患者在发病及治疗的某段时间,会因为免疫系统受影响而发烧,一些癌症还伴有疲劳等症状。

8、大便习惯改变或带血

大便习惯、便秘或腹泻频繁,尿血、尿痛或膀胱功能失常等,都可能预示肠癌或膀胱癌等。

如果大便带血,除痔疮外,便血颜色发黑,最常见的是结肠直肠癌。应接受肠镜检查确诊。

肠癌患者大便次数多,且有解不干净的感觉。胰腺癌的早期症状是大便多而发白,且特别臭。

9、乳房出现包块 小心乳腺癌

乳头出现鳞状色斑或疼痛,以及胸部或乳头出现异常分泌物,就要当心乳腺癌。其他症状还包括:包块、胸口疼痛、皮肤出现红斑、鳞斑,乳头下陷或出现异常分泌物等。

10、月经不规则 提示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好发于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

阴道出血是子宫内膜癌的主要症状,常为少量至中等量的出血。在年轻女性或围绝经期妇女常误认为是月经不调而被忽视。在绝经后女性多表现为持续或间断性阴道出血。

有些患者仅表现为绝经后少量阴道血性分泌物不规律出血:经血过多或痛经以及两次月经之间的阴道异常出血,很可能是子宫内膜癌。

总之,突然变瘦、无原因的消化系统症状、无原因的身体肿块、皮肤异常变化及身体异常出血都是较常见的癌症表现。需要提醒的是,大部分上述症状都没有特异性,并不是说出现了就一定是癌症。身体的这些症状提醒我们要及时的就医,以便于及早的了解健康状况,防治疾病加重。**◇

责任编辑:李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