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矩和爱,成就孩子的未来(七)

可以体罚孩子吗?(中)
font print 人气: 33
【字号】    
   标签: tags: ,

作者: 王涛

犹太人的“杖”和中国人的“家法”

在各民族的教育中,最让我肃然起敬的是犹太人的教育。这个受尽磨难的民族只有一千多万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千分之二),却从各方面向世人展示了他们的教育智慧和成就。历史上,诺贝尔奖得主有二二%是犹太人,“二战”以后,美国诺贝尔奖得主有将近五○%是犹太人,而犹太人的家庭教育遵循的正是《旧约圣经》。他们的教育成就不得不让我们认真思考《圣经》中的教导。

《圣经》中的三处经节都提到,要用“杖打”来体罚孩子。无独有偶,在中国古代家庭教育中也有用来打孩子的杖,名为“家法”。这不是巧合,杖的作用也不是要让父母打孩子比较省力。“杖”和“家法”具有严肃的象征意义和重要的教育效用。

中文的“家法”一词明确地表达“杖”是象征规矩、象征着法。父母用杖而不是用手打孩子,是要传达两方面的重要讯息。首先,是规矩要打你,而不是父母要打你,你挨打是因为触犯了规矩。其次,象征着规矩的杖是在父母之外,在父母之上的。所以透过杖打是要建立孩子对规矩的敬畏而不是对父母的惧怕。相反地,如果直接用手打孩子不仅太随意,也很难让孩子明白这个重要的道理。

如同法律最根本的目的不是处罚,而是透过惩罚来警惕我们对法律心存敬畏。同样地,打小孩也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而是培养孩子对规矩的敬畏。所以,这根象征着规矩的杖是神圣而有权力的。中国传统家庭中的家法有两个重要特点:首先,家法是专物专用的,这样的分别是为了体现它的神圣。其次,家法常常固定放在家里的醒目位置,目的是要孩子常常看见家法,每看到一次就受一次警惕,受一次震慑,直到内心产生一根无形的杖而实现自律。你不可能拥有孩子一辈子,管教孩子的权力也是暂时的。当孩子慢慢长大,我们的权力也渐渐失去了。在有限的管教时间里,父母要努力用神圣的权力帮助孩子从“他律”转变成“自律”。

一根杖不仅有丰富的教育含义,也让我们看到传统教育观点和方法,与《圣经》的教导惊人的相似。

虽然“杖”在体罚孩子中有那么重要的作用,但是不要误以为用杖一定能教好孩子。现实中有很多父母杖打孩子却失败的案例:尽管用杖打孩子,但最后孩子对杖、对规矩仍然没有丝毫敬畏,甚至有些父母把年幼的孩子殴打成残。

发生这些失败的案例和悲剧,原因在于:父母看待“规矩”欠缺理性的敬畏,他们体罚孩子完全是为了发泄自己的愤怒。

用怒气体罚孩子没有正面的教育效果,因为你的怒气会让孩子失去理性而变得极度恐惧或愤怒。在这样的极端情绪中,孩子没有任何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这样的体罚不再是教育而是发泄,是权力滥用,是犯罪。所以教孩子守规矩,父母要先敬畏规矩;如果自己欠缺敬畏之心,即使用“杖”打也打不出孩子的敬畏。(待续)

─ ─摘自:《规矩和爱,成就孩子的未来》野人文化提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不少中国父母认为:孩子是我生养的,不是我的是谁的?这样的观念,是在占有孩子的思想和情感。每个人都有独立的思想和情感,虽然会受到父母影响,但是不属于父母。
  • 教育的核心是处理好规矩和爱的关系。尊重和理性是规矩与爱结合的前提。相反地,如果父母以占有为目的,很容易失去基本的教育理性和教育界限。
  • 目前忽略型的父母正急剧增加,最典型的是父母离家工作,孩子留在家中,这种现象逐年递增。由于这些孩子缺乏规矩又缺乏爱,心理发展不健全,出现厌世自闭、反社会人格、空虚、自卑、胆怯、没有精神寄托等现象,最重要的是缺乏爱。这些孩子不懂什么是爱,更不知道什么是敬畏,最后对自己和别人的生命极端地不尊重。
  • 孩子的行为有所改变时,要理性地给予肯定,也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孩子的行为反复,是在考验你设立规矩的界限是否坚定。父母第一次认真地立下规矩,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 很多父母常舍不得孩子受罚,这是让孩子失去对规矩的敬畏。例如,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有些家长每次看到孩子认错,就开心地夸奖起孩子,根本没想到还需要处罚。孩子可以认错值得肯定,但不代表可以不处罚。
  • 打小孩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孩子对规矩的敬畏。传统家庭中的家法,目的是要孩子每看到一次就受一次警惕,受一次震慑,直到内心产生一根无形的杖而实现自律。
  • 在成长到学龄的这个阶段,孩子们正在培养和练习帮助新朋友、与他人相处和交友能力。还有自我调节和理解他人观点的能力。
  • 学龄儿童往往喜欢独立,但他们仍然需要你的爱、关注和认可。在成长和探索的过程中,孩子也需要一些限制和指导。这些限制可以帮助你的孩子感到安全,并为开始上学后的新规则、惯例和责任做好准备。
  • 我们已经知道,儿童都会努力追求优越感。父母或教育者的责任,就是将他们的努力追求导向有效、有益的面向。他必须确保,孩子的努力可以获得心理健康与幸福,而非精神疾病、身心失调。
  • 我们知道,不劳而获的成功多么容易转瞬即逝,因此训练儿童满怀企图心没有什么好处;更重要的是训练他具备勇气、坚忍和自信,这样他才能体认到失败时永不气馁,而且应该视“失败为需要被解决的新问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