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疾病背后的一些心理因素

叶淑贞

人气: 607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4年04月10日讯】(大纪元记者叶淑贞编译报导)古人说:“七分精神,三分病”。有些疾病是心理因素,而非生理因素造成的。虽然有些人遇到非常真实的疾病症状,但这些症状可能是他们的思想所诱导出来的。下面就让我们来检视疾病背后的一些心理因素吧!

安慰剂效应(Placebo Effect)

哈佛医学院的卡匹特丘克(Ted Kaptchuk)正在研究安慰剂的治疗怎样才能发挥作用,不欺骗患者是此类治疗主要的关注问题。

在2010年的一份研究,他发现当患者被告知他们给予安慰剂之际,显示与给予真正药物治疗的病人病情有同样的改善。这样看来安慰剂治疗仍然是有效,即使当病人知道这只是一种安慰剂。

在20世纪70年代,研究人员就已经发现,安慰剂刺激大脑的化学反应,与药物具有类似的效果。

反安慰剂效应(Nocebo Effect)

韦氏(Merriam Webster)字典把反安慰剂定义为:“一种当病人服用时,因为病人负面预期或心理状态有关,而产生有害影响的无害物质。”

纽约客(New Yorker)杂志给出了反安慰剂效应的例子:“例如在东京1995年奥姆真理教(Aum Shinrikyo)沙林神经毒气袭击之后,医院充斥着未暴露在沙林毒剂的病人,却都患有被广为宣传的诸如恶心及头晕等潜在症状。”

以正面思考治愈疾病

迪斯潘兹(Joe Dispenza)是一个能够以积极思考医治自己疾病的神经学家。因为一场车祸,使他的椎骨患有骨折,医生告诉他若要再度走路,唯一的方法就是动手术。但他决定不开刀,相信他可以用自己的意志力治愈自己。三个月后,他可以再次走路。

罗布森(Jon Robson)开业,以消除病根的一门叫作超药物(Meta-Medicine)的学科从事帮助人们找到自己病情的心理根源。

他给了大纪元时报一些他以这种方法帮助过的患者的例子。其中之一是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免疫系统认为人体某些组织和器官是癌细胞,因而引起身体攻击自己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的疾病。它的根本原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

罗布森问患者一些深层的问题,例如:“为什么这个身体会攻击自己呢?他们自己有什么更深的怨恨吗?”借此帮助患者从心里找根源。 经过仔细分析,他发现,患者贬低自己,她把她母亲放在一个显要地位,觉得她自己无法与之匹配,因而渐渐发展出系统性的红斑狼疮打败了她的身体。 她不觉得值得被爱,且对自己有很深的愤怒。

罗布森表示,透过治疗疾病的心理原因,她痊愈了。

心里和生理结合的身心疾病

病人倡导者和健康的作家托里(Trisha Torrey)在About.com网站发表了一篇文章,探讨部分是生理,部分是心理的疾病。 托里写道:“称之为心理生理(psychophisiologic)疾病(心理和生理的结合)的身心疾病,患者被确诊拥有身体的症状,但其根源似乎是基于心理的。排名首位的身心疾病在19世纪中叶被描述为歇斯底里。

“躯体型症(Somatoform Disorders)是这些类型疾病的更现代化的名字。他们是真正的身体障碍,但他们的基本成因还没被确定,并且这个名字代表一种可治疗的医疗诊断。”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已经正式承认躯体型症,并说明受到不同文化的不同思维所影响,他们的表现在世界各地有所不同。

(责任编辑:宋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