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变化的两种突破方式

山崎启支

人气 3
标签:

● 我们对于人也是透过印象看待

“记忆”(价值观等)产生印象,阻碍我们如实地体验事件。我们看待他人的时候也是如此。

例如,有的人喜欢美国演员,也有的人喜欢韩国演员。虽然不同族群的肤色或感觉等特征差异很大,不过却无法评论何者较优。在这样的情况下,不会因为国籍或肤色而产生孰优孰劣的绝对价值,而是“无色透明”的真实看待。

这表示如果我们能够改变“在无意识中加诸于事件的印象”,也就能够改善人际关系。因为人际关系之所以会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是自己的看法与不同价值观的对方完全不同。

那么,该怎么做才能够改变价值观的印象呢?

答案很简单,只要改变“印象”或“意义”就可以了。

● 如果“印象”与“意义”改变,加诸于事件的印象的质也会改变

如果试着研究我们的“反应”(身体感觉的反应)的话,就会明白我们面对事件或他人时,是根据某种特定“印象”,或是价值观所做出的“定义”而做出反应。
读者阅读至此,应该非常清楚地了解,是“意义”产生“反应”。基本上,是价值观产生特定的“意义”,而让我们感觉到好•坏的。

然后,“印象”就跟着产生。

例如,与父亲关系恶劣的人,通常在生理上就无法接受与父亲长相或感觉类似的上司。“头脑”(意识)能够了解这个人是公司的上司,不是父亲本人,但是“身体感觉”(无意识)就是会感觉不自在。在这个例子中,不仅“真实的父亲”的存在会产生影响,连父亲的样貌(印象)也会引发负面反应。所以仅仅是长相与父亲类似的人,也会在我们的无意识层面中被判定为危险对象。

如果回想起程式是如何产生的,理由就显而易见了。“恐犬症”是因为发生与狗相关的负面体验而产生的。不过,如前面已说明过的,无意识为了确保“安全•安心”,所以会“学习”。当然,无意识必须先设定看到狗就想要逃跑的程式,这样才会对于狗的“样貌”(印象)产生反应。因此,无意识会设定一旦看到狗的“样貌”(印象),就会自动地感觉恐惧的程式。

● 人类经常为没有实体的印象所苦

如上所述,我们体验某种事情时,会对于特定的“意义”与“印象”产生反应。不过,这些只不过是与“事件本身”没有关系的印象而已。只是“大脑无法区分现实与印象”(参照六十八页),所以我们会误以为这是现实而产生“身体反应”。
真实无法改变。不过,印象是“没有实体的东西”,所以能够改变。因此对于人类而言,这将是非常大的希望。

假如人类经常感到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或“人类本身”,而只不过是没有实体的印象,这意味着我们能够让各种痛苦的感觉产生改变。@

摘自 《弱点当然可以克服,惊人的NLP!》 商周出版社

相关新闻
不要成为天不怕地不怕的人
与其没做而心生遗憾 倒不如后悔做了
努力的成果体现于人格的成长
卖中古车要避免7个错误 以免损失数千美元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