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春秋: 河流哺育文明 (中)

——“地水火风”系列之“万物之源”(三)

人气 11
标签:

【大纪元2014年04月05日讯】(接上期)

文明的起源、成长和发展无不与河流有关。一切古老文明,均发源于河流。

五、黄河:一条桀骜难驯的大河

刘禹锡《浪淘沙》写道: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黄河是世界上最桀骜难驯的大河。世界上所有的河流,都可能发生洪水泛滥,而大水退去之后,河流都会复归河道,唯独黄河,一旦决堤,就不再回到原来的河道,历史上的黄河多次发生过改道。

黄河自河口镇迄潼关间,左岸支流有汾、涑、沁,右岸有泾、洛、渭等9条河流。包头以上,含沙量平均不超过2.5%,但从陕县以后,泥沙含量最高已达46%。

黄河主、支流切割黄土高原后,挟带大量泥沙,输沙量平均每年16亿吨。

自郑州以降由于坡度减缓、流速减慢,泥沙逐渐淤积,且河水被约束在黄河大堤之内,河道逐渐堆高,形成地上“悬河”。下游除大汶河汇入外,几无大型支流汇入,其面积仅占全流域3%。

黄河下游现今的河道是1855年黄河铜瓦厢决口后形成的新河道。1855年黄河铜瓦厢决口后,泛滥的洪水由桃花峪以上禹王河河道、桃花峪至东坝头明清河道、东坝头至陶城埠古地面冲刷出的新的河道,由陶城埠以下大清河至渤海海口等4个不连续的河段构成,这四段河道连在一起构成了黄河现代下游河道。

历史上,黄河下游改道频繁。自西起郑州、北至天津、南抵淮河口的黄淮海大平原上,曾发生过许多次大小规模不同的决口改道,或北流注入渤海,或南迁夺淮流入黄海。

根据现有的资料,自公元前602年(周定王五年)以来,黄河决口泛滥达1500多次,较大的决口改道26次,重大的决口改道9次,黄河小的决口而且决口后又在不太长的时间进行堵复的则不计其数。

1938年5月19日,侵华日军攻陷徐州,沿陇海线西犯,郑州危急,武汉震动。6月9日,为阻止日军西进,蒋介石出于无奈,只好下令扒开花园口。花园口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区北郊17公里处的黄河南岸。

决堤后,黄河洪水顺着贾鲁河迅速下泄。第二天,黄河中上游降下暴雨,黄河水量猛增,花园口决口处扩大至1.5公里宽,同时赵口也被大水冲破。两股水流汇合后,贾鲁河开始外溢,漫溢的河水冲断了陇海铁路,浩浩荡荡向豫南、皖北流去,后夺淮入海,甚至进入长江主流,在豫、皖、苏三省形成广大的黄氾区,对日军西侵造成一定程度的阻绝。

但花园口决堤造成的黄氾区,1200余万亩耕地被淹没,1200多万百姓成为灾民,390万人流离失所,淹死和饿死的百姓估计达89万人。

这次黄河改道南流后,夺淮入海达九年,直到1947年重新填补花园口后,黄河才回归北道。

六、庄子:黄河与大海

古代作家善于用故事讲述深奥的哲理,庄子就是善于讲故事的人。《庄子•秋水篇》,就是从黄河开始讲起。

秋天到了,雨水丰沛,黄河大大小小的支流都涨起水来,黄河变得宽阔起来,两岸之间,牛马都分辨不清。

河神非常高兴,为河流的广阔陶醉起来,于是顺着河水向东而行,看到大海的无边无际,才明白才知道自己原来如此渺小。这就是成语“望洋兴叹”的出处。

《秋水篇》中海神与河神的对话非常有意思,常常被后来写文章的人引用。

海神对河神说,对井底之蛙而言,讲不清楚大海是什么,它认为不可思议,因为它的眼界就这么大;对于夏天的虫子而言,你讲不清楚冰是什么,因为它生在夏天,死于夏天,它的生命就局限在这个时段;孤陋寡闻的人,你不可以跟他谈论玄奥的大道理,因为他现有的知识就这么多,讲更深的东西他理解不了。

文章由此引出“井底之蛙”的故事:一只青蛙住在一个积水的洞穴之中,一只来自东海的巨鳖偶然来到洞穴边上。青蛙向这只巨鳖炫耀:“你比我快乐吗?我可以自由自在地在洞穴边上跳来跳去,累了就回到洞里休息,脑袋和嘴巴露出水面,脚踩柔软的淤泥,所有水族生物,像那些虾米、螃蟹、蝌蚪,都无法与我相比,我是这个洞穴的主人,这样的快乐你比得了吗?”青蛙得意地邀请东海巨鳖到洞穴里感受一下。

巨鳖尝试着进入洞穴,可洞穴实在小得可怜,小到连它的一只脚也放不进去。

东海巨鳖开始跟青蛙讲它所了解的大海:你见过大海吗?大海之阔,几千里几万里计算不了;海水之深,千仞万仞无法测度。

大禹治水的时代,接连发了9年洪水,海水不见增多;商汤时代,发生了连续7年的旱灾,海水不见减少。能在不受洪水与大旱影响的海洋里生存,这才是我感受到的快乐。

七、黄河的阳刚之美

黄河在中国文化中,以奔腾不息、壮阔渺远的阳刚之美着称。像“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洲词》),“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时至塞上》),“古来黄河流,而今作耕地。都道变通津,沧海化为尘。”(萨都剌《过古黄河堤》),“黄河九曲天边落,华岳三峰马上来”(黄滋《送李佑之赴陕西参议》),“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这些描写黄河的诗句,无不给人一种毫无遮挡的空间感,从白云、天上、白日、落日,到大漠、大海、通津、沧海,一无阻隔,空间的广阔达到一种单一、单纯且至简至易的地步,其间几乎没有变化,天高地广,一任神思驰骛。

同样,阳刚之美的黄河孕育出阳刚之美的艺术:壶口斗鼓。壶口斗鼓的特点是以“舞”演“武”, 展现出中华民族的神勇。

据《水经注》载:“禹治水,壶口始。”《壶口》一诗是明代一位不知名姓的诗人的作品,写得气势磅礡:“源出昆仑衍大流,玉关九转一壶收。双腾虬浅直冲斗,三鼓鲸鳞敢负舟。”明陈维藩在《壶口秋风》诗中描写到:“秋风卷起千层浪,晚日迎来万丈红”。

气势磅礡的黄河壶口瀑布造就了壶口斗鼓的艺术形式,在陕西省宜川县黄河沿岸的壶口乡、高柏乡一带广泛流传。

明代刘子诚描写黄河壶口瀑布的诗句说:“西出昆仑东入瀛,悬流喷壁泻瑶琼。涌来万岛排空势,卷作千雷震地声。映日红霞浮瑞马,满天风雨起神鲸。奔腾今古宣元气,圣主当阳正待清。”

“涌来万岛排空势,卷作千雷震地声”,描写的是壶口瀑布,同样可以形容壶口斗鼓。壶口斗鼓融舞蹈、武术、击鼓为一体,高亢昂扬,粗犷豪放,剽悍威武,威猛刚烈。

传说大禹治理黄河时,一条蛟龙兴风作浪,大禹奋力与蛟龙搏斗,百姓黄河岸边摆起鼓阵,成千面锣鼓争抢着涌向瀑布,用气势冲天的鼓声来压住黄河的怒吼,震住黄河蛟龙,为大禹击鼓助威,斗鼓由此产生。

据说,大禹将蛟龙压在壶口的十里龙槽中之后,民众擂鼓庆祝。鼓声具有神威,舞蹈表现力量,鼓和舞结合成为斗鼓独具的民族特色。

中国民间传统斗鼓一般在农闲季节举行,锣鼓声震数十里开外,如雷贯耳,山鸣谷应,地动天摇。

鼓手头扎英雄结,胸挎尺六鼓,手持硬木椎;察手身披战士袍,脚踏皂布鞋,手执青铜察。双方列队相向,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演奏时从擂鼓开始,起伏相间,张弛结合,如同摆开战阵,一个接着一个,前后进退,左右开合,快如风卷残云,猛若如雨打枯叶,真有刀光剑影的战场意境。

壶口斗鼓只有鼓、锣、察。打击技巧的变化有正击、轻击、边击、邦击;察有擦击、抛击、闷击、平击,技巧不下几十种。传统配置比例是一鼓对一察。演奏方法是主鼓指挥,锣主奏,群察齐鸣,众鼓争威,上百面鼓,成百付察,共鸣齐奏时,如天地轰鸣,再现了当年大禹征服蛟龙的威风。

表演者结合鼓点节奏和场面变化,作出种种舞姿身段。鼓手有“左右开弓”、“马步冲击”、“穿插对打”、“开合斗打”;锣手有“反扣前冲”、“回扣后弓”;察手有“双人对察”、“大察高翻”、“胸前空翻”,还有“单翻”、“双翻”、“斜叉”、“正叉”等,鼓锣察在这里变成刀枪剑,演奏者则成为将校卒,威武雄壮,“舞”变成了“武”。

演奏巧妙自如地运用了“鼓花”、“锣花”、“察花”,加之棰腕上的彩带装饰,整个场面显得五彩缤纷,酣畅淋漓,“武”又成了“舞”。

(待续)
—-转自《新纪元周刊》自由评论

相关新闻
水能听人类的语言 能读人类的文字
水的变化与生命的生死轮回
古春秋:地水火风系列之“万物之源”
古春秋:地水火风系列之“万物之源”(二)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