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后学运时代 民进党压力渐增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4月8日报导】(中央社记者苏龙麒台北8日电)反服贸学运将告一段落,屡遭指边缘化的民主进步党,虽可望取回部分主导权,但学运对民进党是助力或压力,仍在未定之天。

反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学生团体自3月18日起占据议场,4月10日晚间6时将退出议场。

这20多天,民进党籍立法委员扮演守门“保护者”角色,党内各要角也曾在3月24日占领行政院后的驱离行动中,与民众站在一起。虽筋疲力竭,仍被外界指为遭学运边缘化。

体制外抗争落幕后,体制内还是需民进党这个最大在野党扮演监督者角色,却遭批评为没方向感,也有立委促党内应从学运中自我检讨。学运究竟是后续助力或压力,值得继续观察。

服贸议题重回国会战场,民进党若要持续杯葛,恐怕难获民众支持,如何紧守学生运动“先立法、后审查”底线,与学运站在一起,立法院议事攻防策略上,民进党也须再三思,后续压力也逐渐增加。

民进党籍立委林淑芬表示,民进党不能假装学运发动与民进党失能无关,更重要的是反省,从学运中检讨路线,找出问题症结。

前民进党籍立委林浊水说,服贸问题只是冰山一角,民进党应探讨学运下的台湾社会整体处境,并面对包括全球化下台湾的经济现象,及台湾宪政体制改革等问题。

他说,学运展现出台湾宪政体制设计不良问题,包括鸟笼公民投票与重大争议下宪政僵局,民进党有必要领导社会改造宪政。面对公民社会,如果民进党躺着不动,不只是中国国民党垮台,民进党也会垮台。

民进党人士表示,中央常务委员会9日就将讨论学运后续因应,预计除国会攻防,还有宪政体制改造。不论罢免、倒阁、公投门槛修正或年金改革、核能四厂问题等重大议题,都是民进党思考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

学运反服贸诉求,抢走民进党长期以来深耕的议题,也成为社会关注服贸问题的重要关键。

对民进党来说,学运引发社会新一波改革动能,民进党有机会趁势而起,但学运也对民进党造成省思与检讨的压力,如何转换压力、运用助力,将是民进党内各要角须进一步深思的课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