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探微(上)

作者 : 归正
font print 人气: 73
【字号】    
   标签: tags:

中国画是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民族绘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独特体系,以表现题材划分有人物、山水、花鸟三科;按表现手法来看有工笔、写意、兼工带写之别。

绘画工具材料为中国特制的笔、墨、纸、砚,造型手段以线条为骨,以颜色为辅。由于书画同源,以及二者在抒情达意上都和线条运用紧密相连,因此,绘画同诗文、书法乃至篆刻相互影响,日益结合,形成了诗书画印四位一体的艺术特征,有人说这样一句话:“书画不分家”,也是此种意思。

中国画的发展历程就如奔流在华夏土地上的黄河、长江一样源远流长。从战国、秦、汉一直到清代,在二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中,画家辈出,仅《历代画史汇传》所录,就有画家七千五百余人,加之他书所载及见于画迹者,当在万人以上。

他们辛勤的艺术创作,留下了无数的优秀作品,是承载中华神传文明的重要依据,在中华神传文明的历史上做出卓越的贡献。

源流与奠基

在上一次人类文明由于道德的败坏被神销毁时,那时的文化也大量丧失。随着新人类开始,人们只能使用石器,在新石器时代,远古的先民们用简单的黑、白、红三种颜色,以粗放的线条为主要造型手法,在陶器上绘制出自己所熟悉、所喜爱的人物和动物形像。

这个时期的绘画实践都是通过这种反应,表达人们的生活和对神的崇拜,同时满足生活中审美的需要,这是中国画的萌芽阶段。

经过夏、商、周,进入战国、两汉,随着神传文明的开创,绘画艺术已有相当大的发展,从河南汲县出土的水陆攻战纹铜鉴,河南辉县出土的宴乐射猎纹铜鉴,湖南长沙出土的〈人物夔凤帛画〉、〈御龙人物图〉、〈马王堆汉墓帛画〉等作品中,我们可以了解,此时,人们已进一步重视对画家情思寓意的描述,不仅要求绘画对像的概括描述,在这些作品中描述的对像从人物到大自然,从天上到人间,场景扩大了,景观丰富了,手法浪漫了,造型虽然简单,却栩栩如生,很能传神。

因此,更深刻的反映神界与神传文明的绘画诞生了。其以线描勾勒的形像,略施色彩的绘画形式和造型语言,成了后来中国画的最基本要素和传统。这个时期是中国画发展的重要奠基阶段。

魏晋南北朝的绘画与理论发展

到了魏晋、南北朝,绘画艺术非常繁荣,著名的画家有顾恺之、谢赫、陆探微、张僧繇等。
此时,山水、花鸟、走兽是画家们描绘的主要对像,尤其是山水画,已脱离人物画背景的地位,而成为一门独立的画科。这个时期,出现了一批杰出的评论家,他们的论著,对后世起了很大的影响,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东晋的顾恺之和南朝的谢赫。

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和“迁想妙得”这两个著名的论点。他指明画家在作画时,不仅应追求外在形像的逼真,还应追求内在精神本质的酷似。在他看来,写形传神,应该是画家的感受,所理解,所熔铸的形、神,应该有画家自己的人生感悟在发挥作用。

他的“迁想妙得”,就是指画家把自己的理念昇 华和人生感悟迁入绘画对像中,“神与物游”,达到情景交溶、神韵事物合一,然后“妙得”这种浸透画家思想感情的绘画对像的形、神,从而创造出更典型化、 理想化的艺术形像。

这两个论点的提出,使前人曾经有过、类似的、尚处在萌芽状态的思想变得清晰化、系统化了。

谢赫在所着的《古画品录》中提出了著名的“六法论”,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这是中国画学上较早较系统的绘画要旨,它将顾恺之所强调的画家精神贯穿到整个绘画创作过程当中。作为绘画创作与批评鉴赏的准则,“六法”论至今仍有重要的意义。

这个时期,佛教盛行。佛教中的绘画艺术也很突出,敦煌的莫高窟,是世界上宏伟的艺术宝库。留存了不少壁画。当时画家中也有不少修炼人,如得道画家张僧繇画龙点睛的故事经久流传。

传说张僧繇在寺院的壁上画了几条龙,栩栩如生,但都没有点眼睛。观看的人们纷纷要画家给龙画上眼睛。张僧繇说:“给龙画上眼睛,龙会飞走。”众人不信,请求他画上龙睛,张僧繇给其中两条龙点上眼睛,顿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点了眼睛的龙破墙而出,腾云而去。

隋唐的兴盛与成熟

隋代,在绘画史上,成为魏晋南北朝过渡到唐代的一座桥梁,其绘画艺术,主要为皇家贵族宫廷审美以及敬神所用。绘画体裁有寺壁画、卷轴画,描绘的对像既有山水景物,也有人物故事,画风上多趋于富丽。

流传下来的作品中,以展子虔的〈游春图〉最负盛名,它是中国山水画发展史中有迹可考、最早的一件作品,从中可知,山水画的发展此时已结束了“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稚拙阶段,从而进入了“青绿重彩、工细巧整”的新时期。

唐代,是五千年中华神传文明中的最辉煌时期。伴随着文学、诗歌、音乐、舞蹈、雕塑、书法等各种艺术的发展高潮,绘画也进入到一个繁荣昌盛的阶段。此时的绘画已有了人物、山水、花鸟、鬼神、鞍马、屋宇等分科,而且风格多样,有吴道子的疏体、李思训的密体、王维的疏密相间体,整体画风雄伟壮健。

较为突出的画家有阎立本、李思训、吴道子、王维、曹霸、韩干、张萱、周昉、边鸾等等,他们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流传下来的作品,如〈历代帝王图〉、〈步辇图〉、〈江帆楼阁图〉、〈送子天王图〉、〈雪溪图〉、〈五牛图〉、〈虢国夫人游春图〉、〈簪花仕女图〉等,均成为千古佳作。不但对后世,而且对东方各国,都有极为深远的影响。

(公有领域)

唐朝的绘画在历史上之所以光辉灿烂,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当时的画家能够面向现实。他们的取材,不但触及当时重大的社会政治事件,而且注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种活动。

虽然描绘的对像,只限于皇公大族、富贵人家,但对这些人物形像的塑造,都能刻画出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对于自然山水的描写,产生的青绿、水墨二种不同风格,体现出画家艺术思路的广阔和表现手法的丰富。

唐代的绘画,与同时代的文学艺术(诗歌、音乐、书法、舞蹈)交流甚密,如吴道子观裴将军舞剑后,作画“有若神助”,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器而草书甚是长进,诗人李白、杜甫、顾况、白居易写了不少论画诗,而画家王维则“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种密切的相互影响与交流,是唐代绘画之所以出现高峰的又一重要原因。@

(待续)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发自内心的善举,让命运也跟着改变......
  • 《西游记》一书家喻户晓,其中主要人物孙悟空真我本色更是为人称道......
  • 宋代时汀梁曹州有个秀才叫周荣祖,周家先世广有家财,祖父周奉敬奉神佛,盖了一所佛院,每日看经念佛,施仁布德,家业兴旺。到他父亲手里,只经营产业,不信神佛,为修理宅舍,不舍得另搬木石砖瓦,就将那所佛院尽拆毁来用了,等到宅舍工完,得病不起,百般医治无效,人皆以为不信佛之过。父亲死后,周荣祖掌管家业,因学业有成,想上朝应举,就带了妻子张氏和尚在溺褓中的儿子长寿同去。他把祖上遗下那些金银成锭的做一窖埋在后院墙下,随身只带些零碎金银,叫一个当值的看守房廓屋舍,就举家应试去了。
  • 吴道子,盛唐时期杰出画家,被后世尊称为“一代画圣”,被民间画塑匠人尊称为“祖师”......
  • 在中国历史上,从禹、汤到周成王、秦穆公、汉武帝、唐德宗、清世祖、清圣祖,每当有重大的天灾人祸发生时,帝王们常常都要反省自己--我做错了什么?为什么上天会震怒?然后,沐浴斋戒,拜祭天地,甚至向天下发出〈罪己诏〉,公开对自身的过错和失败进行反省忏悔,向上天、向所有百姓承诺一定会改正错误,并要求天下人务必要劝谏、监督自己,以此来获得上天的原谅,免得上天降罪、百姓受苦。
  • 《礼记‧乐记》中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礼是天之经,地之义,是天地间最重要的秩序和仪则;乐是天地间的美妙声音,是道德的彰显,礼序乾坤,乐和天地,气魄何等宏大!
  • 师旷,名旷,字子野,今山西洪洞人,晋国主乐大师(当时地位最高的音乐家名字前常冠以“师”字)。大约生活时期在公元前572~532年,晋悼公、晋平公执政时期。师旷生而无目,故自称盲臣,又称瞑臣。为晋大夫,亦称晋野。是当时著名的大音乐家,以“师旷之聪”闻名于后世。他还是位杰出政治活动家和博古通今的学者,时人称其“多闻”。
  • 弃恶从善,张生靠一善念脱离了饿鬼道......
  • B>一、陆绩的郁林石
  • 古语说:“做善事,贵在坚持不懈。取小所以就大,积一所以成亿。九层高的楼台,最初也是开始从累土渐渐累高的;千里之远的行程,最初也是开始从脚下一步一步的走!”知道是善事,就要马上去做,而且还要认真努力的去做,持之以恒。
评论